时隔25年《红色恋人》再来成都 叶大鹰:那时拍电影没那么多算计

时隔25年《红色恋人》再来成都 叶大鹰:那时拍电影没那么多算计

00:00
08:52

1998年,电影《红色恋人》剧组曾来成都,导演叶大鹰和主演张国荣、梅婷到成都太平洋影城与影迷互动,这是张国荣为电影《红色恋人》的宣传第一次来到成都,也是唯一一次来到成都。

25年过去了,电影《红色恋人》于9月12日复映,导演叶大鹰再次来到成都,一位张国荣的影迷捧着25年前的签名出现在活动现场时,让叶大鹰十分动容。

“其实我不太敢重新看这部片子”

9月11日,《红色恋人》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不少来到现场的观众发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中国电影资料馆1号厅九排十二座留给了哥哥张国荣,座位上摆着一束鲜花,鲜花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祝福哥哥67岁生日快乐!!!致敬经典!!!”

时隔25年,《红色恋人》再度回归大银幕,于9月12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影院专线上映。9月12日复映当天,是《红色恋人》主演张国荣的67岁冥诞。

活动当天,制片人张和平特意穿上了红色衣服,他表示,“今天晚上,我一边看一边流泪,大鹰坐在我身边,我听到他也哭了。我今天特意穿了件红衣服,这件衣服不那么新,但是它诚恳、真实。同志们啊,这部电影的复映太不容易了,这里面经历过多少沟沟坎坎……我可以写一本书。”

9月14日,叶大鹰来成都参加路演活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北京首映时的情况,叶大鹰直言,他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看自己的电影,有一瞬间会觉得像看别人的一样,“那天北京放映,我重新看了一遍,25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完,而且好几次热泪盈眶。”

叶大鹰与成都影迷合影

在成都路演活动现场,一位影迷拿着25年前张国荣在成都的签名给叶大鹰看,并动情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这是25年前哥哥给我的亲笔签名,谢谢你能把哥哥带到成都来,也谢谢《红色恋人》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观影享受。”听完成都影迷的这番话,叶大鹰很感动,毫不犹豫地将25年前的一段原版胶卷送给了这位影迷留作纪念。

1998年7月,导演叶大鹰曾率《红色恋人》剧组张国荣、陶泽如、梅婷、叶丹丹等主创来成都为影片作宣传,这是张国荣第一次来成都,也是唯一一次来到成都。谈到自己主演的《红色恋人》,张国荣曾说,他对这部影片倾尽了全部心血,所付出的精力,半点也不比《霸王别姬》差。

张国荣追求完美,拍戏时主动要求戴真镣铐

《红色恋人》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以靳和秋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的故事。影片于1998年首次上映之时,在全国掀起观影热潮,取得了当年票房季军佳绩,并获得当年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五项提名和最佳剪辑奖,在开罗国际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

此次经典复映是以胶片版本转至数字版本,依然保留着在大银幕上所呈现的胶片质感。影片以美国医生佩恩的视角展开,有大量英语对白,但上映时考虑到观众,有中文配音版。据悉,此次上映的是原汁原味的版本,观众能听到张国荣在片中既讲普通话台词,又讲英语台词。

影片中,选择张国荣出演共产党员,在当时曾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大胆的选择。提到为何选择张国荣,叶大鹰表示,“我希望能找到一个知识分子,他有一种文人气,他希望方方面面能做到完美,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张国荣和我们这个剧当中有一句台词‘如果我不能骄傲地活着,那么我选择死亡’特别吻合。”叶大鹰直言,与张国荣合作起来非常默契,他认真、执着,追求完美。

据叶大鹰回忆,《红色恋人》当时在上海拍摄时很不容易,其中一场戏,张国荣身着单薄的衬衫站在冬天的冷风中,戴着沉重的脚镣。“那天天气特别冷,我们到了江湾那边一个荒地里,风巨大,湿冷湿冷的。”当时剧组本来为张国荣准备了一个假脚镣,但他坚持戴真的,“我说那个真的脚镣有好几十磅重,特别沉,他说,我要戴真的。”张国荣戴上真脚镣后,走两步路脚上的血就流了下来,“那么冷,光着脚,他说‘我就要那种感觉,我有了感觉,走到椅子那儿去,走到敌人枪口面前的时候才有感觉,我的眼神是那样的’,这点让我特别敬佩这样豁得出去的演员。”

《红色恋人》片尾部分,有一场演员扭秧歌的戏份十分浪漫,叶大鹰透露,这场戏是后面补拍的,张国荣也很喜欢这场戏,专门飞到北京补拍,“我们就给他组织了一个小的场面,把他的镜头放进去,我觉得那场戏表达了革命先烈对胜利的喜悦,而且是和孩子串联在一起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情节。”

影片复映之际,主演梅婷曾在微博回忆拍摄趣事,她表示,能和张国荣一起演戏让自己开心到要飞起来。“幸运的是哥哥又是一个那么真诚、温暖且有趣的人。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是幸运的,作为一个新人,被他呵护、照顾,也得到了专业上的指引。”

“我们当时没那么多算计”

叶大鹰透露,当年他在创作《红樱桃》时采访了多位革命烈士的子女,听他们讲父母牺牲的故事,也讲烈士们的爱情。《红樱桃》拍完后,很自然地就拍了《红色恋人》。

叶大鹰透露他正在筹备“红色三部曲”的第三部,“我们之所以对革命先辈们有如此强烈的情感,实际上是想在内心表达一种对他们的敬意,我由衷地觉得我们今天不该忘了他们,他们曾经付出的牺牲,包括他们的情感,他们子女的付出,这些东西都让我充满创作冲动。”

在这次路演过程中,叶大鹰发现很多年轻的观众也很喜欢《红色恋人》,这让他很意外,“这是出乎我意料的,25年前的一部电影。依然让今天的年轻观众热泪盈眶,而且还有一些老观众反复追着看,我确实非常感谢他们,而且让我觉得当年的合作没白干,这活干得不错。”

叶大鹰希望今天的观众们能看到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看到电影中对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如此之凄美,如此之精彩。”叶大鹰直言,如果这部电影能冲到国庆档,希望大家到电影院来看看。

当被问到现在拍电影与20多年前的区别时,叶大鹰直言,“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工作方法,我自己觉得在今天的商业时代,好多创作是基于一种算法,大数据算这位演员上部片子卖了多少票房,那个演员又卖了多少票房,这个导演那个编剧一通算……所以他们的创作基础来自数据。我们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我们被一件历史上的传奇或者历史上的人物所感动,至少我自己是有感而发的,是发自内心的。”

叶大鹰

提起文艺片相关话题,叶大鹰表示,“在中国的电影行业,会有人把你类别化,其实今天的文艺片也有很多环节,他们要算在国际上得个什么奖,要算算看,大家都很功利……我就拿《红色恋人》打个比方,你在电影院静下心来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被感动,是因为我们当时没那么多算计,我们当时就是把自己那份感动拍出来,然后献给观众。今天无论在票房上的算计,还是在国际奖项上的算计,其实大家都很聪明,但是我觉得艺术创作还是应该以原本的那种真诚作为前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