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姚:欧盟为何要对中国能源车展开反补贴调查?

管姚:欧盟为何要对中国能源车展开反补贴调查?

00:00
08:46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三宣布,以公平竞争为名,对所谓中国产新能源车的价格补贴展开调查,管先生,你对此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冯德莱恩是周三在欧洲议会发表年度欧盟“盟情咨文”讲话时,作这番宣示的。也就是说,调查中国新能源车,是冯德莱恩极力鼓吹的欧盟产业行动之一。

放到更大背景来看,目前在美西方政坛提及率颇高的一个政策热词,即“对华去风险”,最早正出自冯德莱恩的主张倡导。目前,欧盟正制订对华新战略,要进行全方位政策评估与重整。也因此,上周在新德里参加G20峰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与冯德莱恩举行双边会晤的相关表述,尤其具有针对性,值得外界深思。李强总理当时向冯德莱恩强调,防风险与合作不是对立的,不能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更不应将经济问题泛安全化、泛政治化。

但遗憾的是,对经贸议题作泛安全化泛政治化操弄,冯德莱恩玩得相当遛,这恰恰也是美西方媒体对她昨天政策讲话的关注角度。今天《纽约时报》报道称,此举凸显了欧洲与中国日益激烈的工业和地缘政治竞争,而英国路透社的署名评论稿,直接以“POLITICAL POSTURING”即所谓“政治作态”作为小标题,质疑冯德莱恩推动此举的真实动机。路透社评论也提到,欧盟明年将迎来选举年,冯德莱恩被普遍预期将寻求第二任期,此时作秀展示保护欧洲核心产业的强硬姿态,对其选战布局谋求连任,是极大加分项。冯德莱恩是德国人,对汽车产业之于经济版图的份量与意义有充分认知。

所以在我看来,欧盟此时要针对中国新能源车搞所谓价格补贴调查,就是要打着竞争旗号反竞争,其产业大背景是全球汽车格局正面临重大变革与调整。这一行业大势,在刚落幕的慕尼黑车展上已经显露无遗,甚至有媒体认为,欧洲汽车业迎来了分水岭时刻。

直新闻:为什么你认为欧盟动作是打着竞争旗号反竞争?慕尼黑车展又带来了什么信号?

特约评论员 管姚:就慕尼黑车展,《纽约时报》上周一篇报道的标题特别打眼:“中国速度”抢镜慕尼黑车展,凸显德国经济多重难题。美报称,几十年来,“德国制造”曾是汽车行业尖端技术和设计的标志。但现在,德国汽车商在生产更多电动汽车的全球竞赛中落在了后面,一些高管用 “China speed”即“中国速度”这个热门词,来形容他们亟需加快行动,才能迎头赶上。美报引述柏林电动汽车市场独立分析师施密特称,“我认为欧洲人几乎被中国企业在欧洲的表现吓呆了”。

“中国速度”见证的,当然是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范围的强势崛起与进击。比亚迪之前刚在深圳办了第500万辆新能源车的一场盛大交付仪式,比亚迪由此成为全球第一家跨过500万交付大关的车企,创始人王传福在仪式上激动到哽咽落泪。今年中国对外出口承压,但“中国速度”在新能源车领域却相当惊艳,根据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中国本土市场前8个月新能源车销量按年激增39.2个百分点,达537万辆。CNN引述欧洲统计数据称,今年上半年欧盟9国从中国进口35万辆新能源车,数据已超去年全年。UBS近期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估算,到2030年,预计中国车企的全球市场份额,将由去年的17%跃升至33%,报告也警告,全球新能源车产业格局的重构,也可能意味着欧洲车企的市场萎缩。根据欧洲汽车业协会 的统计,欧洲汽车业的雇佣人群高达1300万,占欧盟整体就业人群7个百分点。我想这大概是分析师施密特戏言,德系车被“中国速度”吓坏了的原因所在,这背后,恰恰是欧洲车界对自身产品力与竞争前景的不自信。

所以现在的最核心问题在于,新能源车的“中国速度”,到底是怎么来的?全球新能源车加速成形的产业格局,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还是政府干预塑造的结局?我之前曾评论,在拜登毫无底线抛出所谓中国经济“定时炸弹说”之时,应该让王传福告诉拜登,拆谎有关中国经济的不实抹黑。在此我同样强烈建议,就请王传福告诉冯德莱恩,告知“中国速度”的全部真相。

直新闻:就欧盟所谓反补贴调查,商务部发言人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也强调将坚定维护中企合法权益,这又意味着什么?欧盟调查会引发针对中企的限制措施吗?

特约评论员 管姚: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贸易事务负责人东布罗夫斯基斯已在社交媒体发推宣称,将在下周访华,讨论议题包括贸易及经济机遇与挑战。他同时也为欧盟最新调查辩护,声称欧洲对竞争持开放态度,但反对不公平贸易,欧盟希望保持对话,去风险,但不“脱钩”。可以预料,东布罗夫斯基斯如访华成行,双方势必会在新能源车领域展开激烈交锋。

今天商务部发言人的回应很强硬,也很硬气,直言欧盟所谓调查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动,将严重扰乱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发言人警告,中方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我认为,信心来自实力,底气来自强大,中国能源车的强势崛起,是市场竞争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光靠政府与公权之手的干预与打压,并不足以削弱消耗中国新能源车的产品力与市场竞争力。事实上,中国本土车市已成全球最大最开放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单一市场,能从这最有规模效应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就是它们驶向世界的底气与本钱。何况,“中国速度”早已贯穿了新能源车上下游,全球大型车企发力新能源车,有哪家不是在跟诸如绿色电池等中国供业商展开合作呢?这些都可以成为中方谈判乃至反制的筹码。

我也注意到,尽管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称,欢迎欧洲委员会最新调查,强调此举并非要把高效、便宜的新能源车逐出欧洲市场,而是关乎“不公平竞争”,反倒是德国汽车界出言审慎,一方面它们都和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界展开广泛合作,另一方面,它们在传统车领域,也一直是中国市场的最大受益者。举个眼前例子,现在芯片战打得火热,但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迈老总最近由衷感慨,孤立中国是没有希望的,“中国有14亿人,而且聪明人很多。出口管制只会迫使他们提升创新能力。他们做事更努力、更专注、更快,我们太自以为是了。”在美西方强势主导的光刻机领域如此,在中国早已打通全产业链的新能源车领域,这就更是硬道理。

作者|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陈佩瑶,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汤乐怡,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