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论语: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子曰:见贤思齐焉。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本集内容:
见义勇为,当仁不让
我在发刊词里说过,从汉代以来,《论语》就成了小学生必须要读甚至必须要背的书,所以《论语》里的语言就变成了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就是大家都能懂都能用的语言,所以它里面的语句被经常重复,被经常引用,最后成为成语的很多,比如我们前面在讲到人名的时候,曾引到曾子的名言,说读书人任重而道远,他需要为了实现理想,死而后已,那两句话里就包含了“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这两个至今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而类似的例子,在《论语》里常常可以看到。
当过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政局动荡的时候发布过一个《和平统一之通电》,现在收在孙中山的文集里,里面说到当时的各派军事首领中,不乏明白人,接下来一句说,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其间大有奇人在也。这里用了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两个成语,都是从《论语》里来的。《论语》里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见到你应该做的事,却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由这句话就形成了“见义勇为”这个成语,这个成语肯定每个月都能在媒体上看到,我们还设立了“见义勇为奖”,来奖励那些看到正义的事情就挺身而出的人。
《论语》里孔子又说: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你作为学生,别的事情都应该敬着你的老师,但是面临着做仁义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你也不必谦让,应该放胆去做。后来就成为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情,主动承当,不加推辞的常用成语。孙中山在《通电》里,用这两个《论语》里的成语用得很自然,用得很恰当。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说到“见义勇为”,我们可以随便找一本成语词典,翻到见字下面一查,就很容易查到,所有的成语词典都会告诉你,它来自《论语》,而你翻一下以见字开头的成语也就那么一二十个吧,来自《论语》的,远不止见义勇为这一个,除了见义勇为,我们还可以查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是人格完备的人,孔子提出的标准里有两条: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意思是见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要想着这样做,是不是符合道义,而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不惜献出生命,后来就用见利思义来指人的廉洁自守,不做不该做的事。用见危授命来指遇到危难,不惜付出生命,都成了代代沿用的成语。
而另外以见字开头的成语,还有一个,我不说,大家也能补充的。就是我们在讲《论语》对中国人起名字的影响的时候,提到过任贤齐、提到过刘思齐,他们的来源就是成了常用成语的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你看,以见字打头的成语,部头小一点的成语词典,可能收十来个,部头大一点的成语词典,也就收二十来个,其中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贤思齐这四个成语都是从《论语》中来的。
朝闻夕死
而我们在讲人名的时候,还提到过著名的文艺批评家王朝闻的名字来源于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名言后来也浓缩成一个成语:朝闻夕死。来形容人对真理的追求的热切。
中国古典名著《世说新语》里有个小故事,过去常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说西晋的时候,在现在的江苏宜兴,有个力气大,脾气暴的人,叫周处。他残害家乡的百姓,跟当地的猛虎、蛟龙被称为三害。有人怂恿他去杀猛虎、杀蛟龙。他头脑简单,力气又大,就真去了。他先杀了猛虎,又去杀蛟龙,跟蛟龙在水里搏斗了三天三夜,乡里人以为他跟蛟龙早已同归于尽,都在相互庆贺,不料他回来了,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有多遭相亲们的厌恶。他觉得年纪一大把,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太失败了。而一位名士,也是著名的文学家陆云开导他说,古人推崇朝闻夕死,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只要你从现在立定志向,一定会有美名传扬,后来周处果然成了忠臣孝子,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还被改编成了京剧,剧名就叫做《除三害》。
其他我们还在经常使用的成语如杀身成仁、怨天尤人、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既往不咎、成人之美、愚不可及、尽善尽美、举一反三、斐然成章、道听途说、血气方刚,等等,都来自《论语》。很多我们在以后《论语》精读的部分还会碰到。
论语和俗语
除了成语,《论语》里还有一些话,因为说得多,传得广,还成了格言甚至成为俗语。是哪怕从没读过《论语》的中国人也常挂在嘴边的,最有名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还有《三字经》一开头的“性相近,习相远”。我想每位朋友都会熟悉其中的几句,甚至熟悉这里的每一句,这些格言乃至俗语,我们以后在讲到具体内容的时候,也都会涉及。
最后,讲个小插曲。《论语》里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问老师:实行仁德,具体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孔子回答了四个排比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这四句话,也成了我们常会引用的俗语。三十年前,我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带当时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到南京游学,因为那是六朝古都。在南京博物馆,看到四个陶俑,一个捂着眼,一个捂着耳,一个捂着嘴,一个束着手。给我们讲解的小姑娘说,这四个动作应该代表了一定的意思,只是我们现在无从知道了。我当时脱口而出,说大概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吧。我的学生们都表示赞同,其实我这也是猜的,但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时刚刚成为教师不久,受到同学们的赞赏鼓励,非常沾沾自喜,至今记忆犹新。如果猜的不错,也可见《论语》里的格言和俗语的影响已经无所不在。
我经常被朋友问到,我们如果学习古文,用什么办法能比较方便地入门。我经常推荐的两个方法就是,一是找本《论语》这样的语录,或者《世说新语》这样的小故事,每天看三条语录,每天看一两个小故事。负担不重,又有趣味,坚持一年,古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二是找本成语字典经常翻翻,既可以写文章时学着用,也可以通过看成语来提高阅读古文能力。成语很多是从古书里来的,他们的构成成分都是古汉语中的字,所以你在看字典时,不广要看整个成语的意思,也要看所构成的字的意思。有时一个成语的意思知道,但单个字就比较难了,举个例子,先秦古书里,有人造了个木头风筝,一天就掉下来了,古书记载“一日蜚”,你看到“蜚”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古书里“飞”的假借字,但你不需要看字典,你当然知道“流言蜚语”这个成语,这个“蜚”就是“飞”的通假字。你从现在看是翻成语词典的时候开始注意,这样既可以扩大你成语掌握的数量,也可以拓展你的古汉语词汇量。为进一步读古文打基础。
而除了成语、格言与俗语,中国人在给学校起校名、定校训乃至做广告以及开玩笑的时候,都用过《论语》,我们下次再接着讲。
傅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孔子的主要思想是高中历史课本文化史中的主要内容,做为要讲这门课的老师、我却没有精读过论语,特别惭愧。我是由于近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接触了傅老师的课,课讲得非常好,听了启发很大,谢谢您的辛勤付出。有一请求,不知道老师对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孔子思想介绍有没有了解,如果有,能不能谈谈您对这些内容的看法,我特别想知道里面有没有欠妥当或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处。谢谢您。
复旦傅杰教授 回复 @JOJO_xi: 惭愧,我还真不了解高中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内容。
居然有追剧的热情啦,每天总是来刷一下,看一下更新没,听得过瘾!!!
微习惯杨 回复 @wj_t8: 😄同感
师傅引进门、引起兴趣、引导方向。困而学 学而知 学而思 思而有忆 忆而能行 。行而有道(现在的理解是方法)、我以为道很缥缈、现在重听老师讲课、其中提到的书名和人名就是延伸阅读的方向。今天的成语学习法、有趣易行、方法已收到、谢谢老师
1510844vovs 回复 @微习惯杨: 给你心心♥️♥️♥️♥️♥️♥️♥️♥️♥️♥️♥️♥️♥️♥️♥️♥️♥️♥️♥️♥️♥️♥️♥️♥️♥️♥️♥️♥️♥️
傅老师真会调学生的胃口。讲了这么多论语在文化中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却对如何学习论语只字不答。我以及开始想要如饥似渴的学论语了好吗。为傅老师疯狂打call。
复旦傅杰教授 回复 @火龙果汁子: 谢谢你和其他朋友的鼓励,马上会讲到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次读论语就发觉现在好多成语出自论语!没想到傅老师还有一特集专门讨论
我经常被朋友问到,我们如果学习古文,用什么办法能比较方便地入门。我经常推荐的两个方法就是,一是找本《论语》这样的语录,或者《世说新语》这样的小故事,每天看三条语录,每天看一两个小故事。负担不重,又有趣味,坚持一年,古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二是找本成语字典经常翻翻,既可以写文章时学着用,也可以通过看成语来提高阅读古文能力。受益匪浅
他妈的这些都是些什么人,都要收钱,
MayAlice 回复 @陈羽新_bz: 没人求你听
傅老师讲《论语》,做到了深入浅出,讲得真棒!过去并不觉得论语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付老师讲课中随手拈来的这些例子,让我顿时觉得《论语》的精灵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傅老师说:“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一定要读《论语》.”我说:“要读懂《论语》,就来喜马拉雅听傅老师讲的《论语》吧.”
欢迎大家在声音底下留言或提出你对课程的困惑,我会在每周日的互动答疑课程中一并解答,谢谢大家!
长安李桦 回复 @复旦傅杰教授: 希望早晨更新,只打理一个专辑的老师,都是早晨更新,方便学习。
听傅杰老师讲《论语》,就宛如在清寒疏落的林中漫步,就宛如在云卷云舒的天空遨游,就宛如在穿花拂叶的长路行走。不知不觉之间,品味到《论语》气质;不知不觉之间,感受到中华传统风韵;不知不觉之间,薰染到兰心蕙质。傅杰老师循循地讲,我们静静地听,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大同人爱读书 回复 @烟霞海棠: 你评论的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