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曾希圣因责任田被免职,邓小平却支持: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曾希圣因责任田被免职,邓小平却支持: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00:00
10:50

1961年,诞生在江淮大地上的“责任田”制度,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改革的序幕。虽然拉开这一序幕的华东局第二书记、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随着序幕的降落而过早地离开了历史舞台,但他播下的改革火种,却在20年后燃遍了神州大地。

1960年,在天灾人祸的共同作用下,安徽出现了灾难性的局面,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粮食极为短缺,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低落,出现了大量“饿、病、逃、荒”的情况。曾希圣对这样的形势深感痛心,他决心带领安徽人民闯出一条适合恢复农村经济的新路来。

1961年2月,曾希圣在蚌埠主持召开全省地、市委书记会议。这天中午,曾希圣和参会的同志一起吃了午饭,饭菜非常简单,只有两碗萝卜、两碗白菜、两小碟酸菜,每人3两米饭。曾希圣十分感慨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啊!我们大家也都是大官了,却吃着这样的伙食!老百姓呢?他们恐怕连糠粑粑都难吃上呀!再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们要让老百姓吃肉,才有脸把这官当下去!

在此次会议上,曾希圣正式提出了他思考已久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他说:

工业的生产责任制是非常严格的。工厂是把生产任务分配到车间,车间又把任务分配到每台机床,实行按件计酬,超产奖励。这种责任制的办法为什么不能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呢?

一位地委书记对曾希圣的想法表示担忧,他说:“曾书记,这样搞对发展农村生产力确实有好处,但我们不能不担心包产到户会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中央会不会同意这样搞?复辟资本主义这根大棒,会不会打到我们头上来?”

此时曾希圣突然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能使人民渡过难关,我曾希圣就领着全省人民走这条道!”

曾希圣的这一灵感来源于一位叫刘庆兰的老农,刘庆兰家住安徽宿县褚兰公社光华大队,曾任农会主任,他的儿子有肺病不能劳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社员们建议刘庆兰去养老院养老,但他却自愿带着儿子上山垦荒种粮,向生产队缴纳非包产的粮食。

从1958年开始,刘庆兰在山上一干就是4年,共向集体无偿缴纳粮食4716斤,尤其是在1960年,他向集体交纳了1473斤粮食,相当于生产队一年的征购任务。

刘庆兰的这种干法,实际上是种没有“包工包产”的“责任田”。曾希圣在了解了刘庆兰的事迹后,称赞他说:“这位老农觉悟高,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曾希圣认为责任到户来自于群众的创造,只要能推广下去,肯定能解决当前农民饿肚子的问题。

1961年2月,曾希圣派工作组到合肥市蜀山公社井岗大队南新庄生产队进行“责任田”试点。农民们对此非常拥护,劳动积极性特别高。曾希圣由此看出“责任田”是可行的,他决定继续进行推广,并制定了这样的原则:包产到队,定产到田,以产计工,大农活包到组,小农活包到人,按大小农活的用工比例计算奖赔。

1961年3月中旬,中央在广州召开解决农民问题的工作会议,有人在会上指责安徽的“责任田”,说这是“倒退”、“复辟”。曾希圣在会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会议间隙,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曾希圣说:“老曾,我很钦佩你的胆识,你的责任田,我和中央许多领导都是赞同的。但这一重大改革,与当前反‘右’倾是多么不协调啊!我想,你必须通天了!找主席,他支持,你就放心大胆搞;他不表态,你就三思而后行;他反对,这事只好收摊了!”

曾希圣于是亲自来向毛泽东汇报“责任田”的情况,以寻求他的支持。毛泽东在听了汇报后,爽快地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

曾希圣听后大喜,马上给安徽省的领导打电话说:“现在已经通天了,可以搞!”

正当曾希圣为获得毛泽东的支持而兴奋不已时,5天后,毛泽东通过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转告他:“责任田只能在小范围内试验,不要大搞。”

曾希圣不禁困惑了:主席不是当着自己的面对“责任田”表示支持了么?怎么才5天,就又通知自己不要大搞呢?

这天晚上,曾希圣一个通宵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就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陈述了“责任田”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好处,一再申明所有制没有变,不存在资本主义复辟,老百姓是拥护的,希望能再次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但这封信发出去以后,却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1961年7月12日,毛泽东的专列路过蚌埠,曾希圣抓住机会,再次向他汇报了推行责任田的情况,曾希圣说:“过去生产队只有队长一个人关心产量,社员只关心自己的工分,现在不仅队长关心产量,而且每个社员也都关心,甚至比队长还急。农民都说责任田好。”

毛泽东终于被曾希圣说动了,他说:“你们确实认为责任田没有毛病,就普遍推广吧!”

有了毛泽东的支持后,“责任田”在安徽省以最快的速度推行起来了。“责任田”推行一年,便大见成效,1961年,安徽全省粮食产量达900多万吨,比建国后粮食产量最高的1959年还多200万吨。当年不仅全省城乡人民都能吃饱饭,安徽省还拿出相当数量的粮食支援给了邻近省份。

1961年12月,毛泽东找曾希圣谈话说:“生产开始恢复了,是否把‘责任田’变回来?”

曾希圣回答说:“群众刚刚尝到甜头,是否让群众再搞一段时间?”但毛泽东对此没有明确表态。

此时的曾希圣或许没有想到,他已没了这种机会。在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的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曾希圣的“责任田”受到了批判。这年3月21日,曾希圣被免去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在当时沉闷的政治环境下,邓小平首先站出来表态支持了曾希圣,他还通过“责任田”,引申出了著名的“猫论”。1962年6月下旬,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讨论“责任田”时说:“安徽省的同志说,‘不管黑猫、黄猫,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责任田’是新生事物,可以再试试看。不管白猫、黑猫,在过渡时期,哪一种办法有利于恢复生产,就用哪一种办法。”

曾希圣在听说了邓小平的“猫论”后,深受鼓舞,他对有关同志说:“小平同志的意见,是对‘责任田’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中国农村改革,有了小平同志这位帅才,肯定是大有希望的!”

70年代末,安徽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又在全国率先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激发起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浪潮。

邓小平曾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曾希圣作为推广“责任田”的先行者,他的功绩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87760325

    弟哥,你还要多练练朗读,把朗读水平再提高

  • 听友45326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