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梨鹭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见习记者 车家竹 绵阳报道
靶向载药微球、飞机用中频卷筒充电电缆、新水法提油工艺、超精细线路25/25μm开发、果树组培脱毒......9月8日,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毛大付,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唐毅,以及来自涪江流域十地科协、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共计170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
川渝牵手
共谋科技创新和发展
科技供需不对等怎么办?四川和重庆以后将会开展怎样的合作?对此,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唐毅对记者说:“四川天府科技云在推进科技创新的供需需求对接方面有非常深的认知和理念创新。接下来我们重庆市的数字重庆建设、数字科学建设也将积极对接四川天府科技云,为成渝两地科技创新、科技供需对接提供样板、提供示范,用科技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支撑力量。”同时,唐毅还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在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涪江流域沿线各地科协同时被带动,广元市科协主席李佳表示:“这次川渝科协共同举办科技供需对接会,把涪江流域科协系统科技工作者、科技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永远在路上,开放共享的工作格局,我们两地协同开展科技学术交流、科技供需对接以及科普宣传工作都具有开拓性意义。”
会议上,涪江流域科协还共同签署了《涪江流域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涪江流域各科协“牵手”合作,恰巧这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科技项目签约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现场签约金额达2.53亿元
本次大会,十地共征集遴选出200项科技成果及科技需求,促成63次有效对接,达成28项意向合作,现场发布了10个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15项在大会现场签约,累计实现签约金额2.53亿元。此次大会签署合作协议与现场发布项目围绕涪江流域各地特色产业,充分展示科技协同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动能,为后续深化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树立典范。
封面新闻记者在会上还采访到了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霍冀川教授,他主要负责玄武岩纤维的应用研究,对于这种科技感十足的新型材料,他这样解释到:“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岩石,玄武岩纤维就是从里面提取出来的。它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大概只有五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比起普通材料,玄武岩纤维更耐磨,可以耐高温,防水,防火。在建筑材料,高速路建设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何将实验室技术落地到实践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也是高校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霍教授这一次也希望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和企业合作,将玄武岩纤维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次涪江流域川渝科协通力协作,达成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深度合作,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发展平台,推动各地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供需对接、科技人才共享、科普全域交流,为唱好“双城记”,下好川渝“一盘棋”贡献涪江流域科协力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