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套曲《狂欢节》Carnaval Op.9 完成于1835年,这⼀年舒曼⼆⼗五岁。后来在1837年的⼀封信中,有下⾯⼀段关于这⾸乐曲的记事:“这⼀系列乐曲,似乎全部是为某⼀特别的⽬的⽽写的……阿什(ASCH)是波希⽶亚的⼀个⼩市镇的名字,在此不但有我在⾳乐⽅⾯的朋友,同时很有意思的是,在我的名字中也有这个字在内 (SCHUMANN)。曲名是⽇后才附加上去的。”
阿什这个⼩市镇,位于波西⽶亚与萨克森的国境的附近。⾄于舒曼为何要引⽤这样⼀个⼩市镇,是因为他当时的未婚妻,刚满18岁的埃内斯汀 ,称之为“艾丝翠拉”。埃内斯汀是作品的关键,她出⽣于波希⽶亚阿什(Asch)镇,所以《狂欢节》全曲奠基于四个⾳符:A⾳、降E ⾳、C⾳、B本位⾳,其德⽂拼法是:“A, Es, C, H”。《狂欢节》充满创意,每⾸曲⼦在艺术上性格互异,整个作品虽充满圆舞曲般的感觉但不会单调。
这部钢琴套曲全名为《狂欢节:四个⾳符的⼩场景》,舒曼称之为“较⾼级的蝴蝶”,共包括⼆⼗⼀⾸⼩曲,且每⼀曲均有标题。⾳乐中对于弗罗列斯坦、约瑟⽐乌斯及“即兴喜剧”中的⼈物:⽪埃罗 (Pierrot)、阿尔列⾦(Arlequin)、潘塔隆(Pantalon)、哥伦拜恩(Colombine)]均加以描述,还有两⾸迷⼈的⼩品献给两位作曲家——肖邦与帕格尼尼,第⼀⾸作品惊⼈地掌握了肖邦夜曲的声⾳及风格。
本曲即为作曲家向肖邦致敬的狂欢节第九首 肖邦。
本曲配图:拉斐尔(意)《帕纳塞斯山》
1509-1511年湿壁画
宽:670厘米
梵蒂冈 梵蒂冈宫 签字厅
此画也被称为《诗坛》或《诗人之乡》。柏纳塞斯山原本是希腊一座山脉的名字,位于德尔斐东北方向,在希腊神话中是太阳神阿波罗和缪斯女神们的灵地。拉斐尔把帕纳塞斯山设想成一座岩石嶙峋的高地,并作为诗歌的发源地。
拉斐尔选择在造型上把规律性与多样化结合起来:将许多组人物并置在一起,在画面上划分为两个几何形状,即三角形和半圆形,然后使用柔和且多变的色彩搭配营造效果,以表达出整休的诗意氛围。此外,拉斐尔选择如下的画面布局:在壁画的左侧,从山地高处看,维吉尔就位于荷马身后,后者双眼望向天空,正把手臂伸在但丁身前,但丁的外形以侧面像的形式呈现;然后,视线往下聚焦于一组四人群像,其中能清楚地辨认出年轻的彼特拉克。最后视线一直往下,结束在这一侧唯﹣一位女性人物身上,即女诗人萨福,她坐于低处,一侧的衣襟滑落,露出浑圆的肩部,并摆出一个扭转的姿态,尽显华丽优雅。各个人物精心设计过的姿势表现出和谐之美,以及不受丝毫约束的自然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