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03:“弑父”之谜(上):雍正与康熙的关系如何?

雍正03:“弑父”之谜(上):雍正与康熙的关系如何?

00:00
11:51

之前的两集,我们讲了有关雍正继位还是篡位的争论。作为话题之王,有关雍正的流言远不止篡位这一个,围绕这他继位之谜的,还有他“弒父”、“逼母”、“杀兄屠弟”、“诛戮亲信”等一系列流言,这一集呢,我们就先来分析关于雍正的“弒父”。

我们之前已经给大家专门讲过了康熙的父子关系,相信听过之后,大家对康熙和儿子们之间的爱恨纠葛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康熙重视父子亲情,却又担心能干的儿子会侵犯到他手中的皇权,所以是既不允许儿子们之间相互结党,也不愿意让儿子们形成彼此竞争的关系,搞得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今天我们再来具体考察一下胤禛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也借此探讨有关雍正“弒父”的流言是否可信。大家还记得吗?我曾经提到过胤禛的一个幕僚叫戴铎,他跟胤禛说,做一个英明的父亲的儿子是很难的,因为“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那究竟怎么做,才能既博得父亲的喜欢和信任,又不让父亲对自己产生猜疑和反感呢,这是摆在胤禛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我觉得胤禛主要用了以下几个策略来攻克这一难题。第一个策略是投其所好,就是父亲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比如康熙喜欢书法,字写得非常漂亮,胤禛就专门练习父亲的字体,其实胤禛自己的书法也很厉害,我前边经过康、雍、乾三位皇帝在书法方面可以说都很有造诣,学界对他们三个人谁的字写得更好,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见解,其中认为雍正书法最佳者不乏其人,可见他是完全有自己的书写风格的。但是,在做皇子的时候,为了讨好父亲,胤禛放弃了自己的风格,开始摹写父亲的字体,到后来练到了非常相像的程度。康熙一看,哎呦,这个儿子字写得很合我心啊,还为此特别嘉奖了胤禛。除了模仿之外,胤禛还善于直接拍父亲的马屁,他常常写诗歌颂父亲的丰功伟绩,比如之前我讲过康熙每年都去木兰秋狝,就是去热河打猎,也常常会带几个皇子随行。胤禛就曾多次跟随父亲前往热河打猎。不过,有学者指出,胤禛的骑射功夫其实很一般,雍正朝的官方文献中记载了各种胤禛少年和成年时的英勇事迹,但其中很少提到骑射这样的事情,这一点和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很不相同,这两个人可以说是热衷骑射。那既然骑射不突出,胤禛就用其他方式去博得父亲的好感,比如打猎的时候他就写诗,在诗中歌颂父亲围猎之英勇和围猎这一行为的意义之重大,比如他在一首诗中说父亲“一人临塞北、万里熄边烽”,就是只要我老爸来塞北打一回猎,大清朝的万里北疆都稳固安定了。大家看看这马屁拍得水平怎么样?

胤禛的第二个策略是实干法。作为皇子,康熙常常会把一些事情交给他们办理,锻炼也是考验他们的能力,有的事情是比较重要的,有些就是不太重要的小事。但是不管父亲交待给胤禛什么事,他都用最认真而严谨态度去把它做到最好。比如康熙五十二年,顺治皇帝的一个妃子死了,康熙发现办理丧事的官员都在敷衍了事,可能因为是前朝皇帝的一个普通妃嫔嘛,大家觉得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办理,这让康熙很生气,就命令胤禛去查办这件事。胤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调查完毕,把和这件事有关的工部尚书和侍郎、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内务府总管,甚至当时的元老重臣马齐都一并给参奏了。康熙接到奏报之后就一一给了他们处分。这件事情胤禛不仅做得干脆利索、雷厉风行,而且不徇私情,不怕得罪人,这和当时八阿哥胤禩喜欢到处以宽容仁慈赢得人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做法可能反而让康熙觉得四儿子刚正耿直、可以信任。

再比如我们前边讲过,康熙曾下大功夫治理永定河。永定河是京畿一带很重要的河流,这条河原名叫“无定河”,也叫“浑河”,大家听这个名字就可以感受到它经常泛滥成灾、殃害百姓,康熙就决心要把它治理好,派李光地担任直隶总督,进行疏通河道、建筑堤坝,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后来把这条河的名字从“无定河”改成“永定河”,希望它不再泛滥,造福百姓。在永定河的施工过程中,康熙经常亲临工地视察。康熙三十九年,胤禛也跟随父亲去视察永定河工程,他并没有像别的皇子那样看看就完了,反正自己又不是相关责任人,而是非常细心地把打下去的木桩子拔出来查看,结果发现这些桩子都又小又短,根本不符合规格,明显是相关部门偷工减料了,他当即把这件事报告给父亲,康熙下令该部门返工重做。所以永定河的治理成功,胤禛也是有一点贡献在里面的。到了第二年,胤禛再跟父亲去视察永定河的时候,就写下诗一首,在诗中写到“帝念切生民,銮舆冒暑行……圣心期永定,河伯祝功成”。不管诗的文采怎么样,歌颂父亲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胤禛的第三个策略就是尽力对父亲表现孝心。康熙在废太子之后,诸子争立,朝局混乱,导致他心情很不好,健康也受到影响,人一度消瘦得不行,但彼时皇子和大臣们都忙于在储位之争中站对位置、划分阵营,其实并没有人真正关心康熙的身体,只有皇四子胤禛和皇三子胤祉恳切地向父亲进言说:“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就是说父皇你一旦有个好歹,这个国家可怎么办呢,坚持让康熙就医调治。康熙接受了儿子的劝谏,还令胤禛和几个兄弟一起跟太医检视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治疗后身体有所好转。胤禛深深明白,父亲的心病还在于儿子们之间的彼此争斗,因此他就在父亲面前各种为兄弟们的事情求情、操劳,连胤禩犯了事,他也跟父亲求情,这个咱们以后再详细给大家讲。总之,这一系列的行为让康熙觉得四阿哥真是个体贴孝顺的好孩子。康熙曾公开说过这样的话,说胤禛“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情恳切,可谓诚孝”。可见,胤禛的这个策略也是奏效的。

尽管胤禛力图用各种表现去赢得父亲的心,但是康熙却仍然迟迟没有公布皇位继承人。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之后,坊间就开始盛传一种说法,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的时候,皇四子胤禛前去探望,给父亲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了以后就驾崩了。就这样,一直努力打造孝子形象的胤禛最后背上了弒父的历史罪名。关于胤禛到底是不是真心孝顺父亲,我觉得这件问题我们可以不讨论了,毕竟皇家的父子感情本来就很复杂,而且政治舞台上的表演大家也都很熟悉了,在学界连支持雍正是合法继位说的学者也不否认他是一个善于表演、爱玩两面派的人,所以从孝子到弒逆之子的转变是不是有这个可能性,在权力面前,我觉得一切都有可能。但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胤禛在康熙病重时用一碗参汤将父亲谋害并且篡夺了皇位这种说法,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下是不是真有可能发生?

我们在讲康熙养生理念的时候讲过,清代,特别是富贵人家,在生病时喝人参汤来滋补调养确实是常有的事,但是康熙本人恰恰是特别反对用人参来治病的,他曾几次说过人参对北方人并不适用,自己不服用人参。而胤禛作为康熙的儿子,又一向把揣摩父亲的喜好当做课题来研究的,怎么会傻到把父亲一向不用的人参在关键时刻给进献上去呢?这个完全不符合逻辑啊。于是也有人说了,康熙如果不是病重的时候自然不会服用参汤,但是如果在他已经病势垂危的时刻,儿子端来一碗汤,再强行给他灌下去的话,那他也没有办法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就和人参没关系了,不管是人参汤,还是别的什么汤,只要强行逼迫康熙喝汤,那就是逼宫行为啦!胤禛有没有可能进行逼宫呢?我们将在下集继续给大家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beanspower

    雍正对康熙是真诚的,即位了以后自己说了算也仍然推崇备至。但是乾隆这个志大才疏的对于自己老爹雍正的很多政策不以为然,比如觉得雍正对待官员过于苛刻了,但是乾隆到了执政后期也开始像老爹的政策靠拢。

  • 1383169gldv

    我认为雍正是夺位更对,大家一起竞争皇位吗,谁更历害谁上位

  • 1392387bfjg

    这里为什么就只有几个人评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