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将“雷暴哮喘”纳入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新京报快评

有必要将“雷暴哮喘”纳入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新京报快评

00:00
04:19

雷雨天气也可能诱发哮喘。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呼和浩特地区经历一场雷雨天气,网传多家医院急诊涌入大量哮喘患者。记者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悉,此次就诊高峰源于一场雷雨天气造成的雷暴哮喘,患者症状以咳嗽、胸闷、气喘为主,往年虽也有发生,但如此大批量是头一次。

“雷暴哮喘”这个原本陌生的名词,不仅引发了医务人员的广泛讨论,也进入普通民众的视线。

“花粉易致哮喘和皮肤过敏等症状”,已经成为基本的生活常识,以至于每到花粉增多季节,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患者、甚至普通的过敏体质者,都会通过减少外出、戴口罩、冲洗鼻腔、预服药物等方式严加防范。

如今,雷暴也变成了哮喘的诱发因素,这事听起来既新鲜,又让人感到有些困惑。

其实,雷暴虽不能直接诱发哮喘,却能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空气中的花粉数量,进而间接诱发哮喘。

其原理是,受雷暴发生时的气压、湿度、电磁场等影响,环境中的花粉粒吸收水分而爆裂,每个花粉会释放数百个微小颗粒,产生大量强致敏性的花粉颗粒物。

可以看出,雷暴实质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膨胀的花粉被打碎成数百、数千个微小的颗粒,过敏原呈数倍增加,并且更易进入下呼吸道,不仅会引发急性哮喘发作,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休克等过敏症状。

这次事件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来说,是一次提醒。将来,这类患者不仅要防花粉,也要防范雷暴。当花粉和雷暴相遇时,尤其要谨防两者叠加对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花粉指数”与“雷暴指数”,都应该纳入预防过敏的重点关注内容。

在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中,包含紧急医疗救护内容,比如针对地震导致的外伤、火灾导致的烧伤、水灾导致的淹亡等,在医疗救灾物资储备、医务人员调度、伤病员转运与收治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哮喘通常被认为是单一的疾病,且似乎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不大,所以各地的应急预案普遍没有将之纳入。

然而,“雷暴哮喘”的出现,不仅让这类疾病与自然灾害沾上了关系,而且哮喘发作突然,症状更重,再加上患者集中出现,势必严重威胁到生命健康安全,必须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因此,有必要将“雷暴哮喘”的应对方式,纳入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短时间内出现“急诊超800人”等现象,即使对于较大的医院也是不小的压力,中小医院更会应接不暇。

尤其是,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可以临时调动对应科室的资源来分散应对,但当大量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集中出现时,对于同一专科医生和同类急救物资的需求迅速增加,医院将更加难以应对。

因此,医院应该在平时针对医务人员做好“雷暴哮喘”的知识培训,从而储备好后备人才,并就此制定好应对措施,比如组建“雷暴哮喘”应急处置小组、预备好急救物资和简易床位等。

“雷暴哮喘”短期内大量出现,让民众普遍增长了见识,通过进一步的科普宣传,过敏性疾病患者将更加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除了患者应该借此提高健康素养,这一现象更值得公众广泛思考。尤其是,相关应急预案应做出一些调整,医疗救护措施也应该更加周全高效。如此,才能从社会、医疗机构、个人等不同层面,做好对“雷暴哮喘”的预防与应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