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脊髓损伤关注日丨致残率高、并发症多,“两便”问题亟须改善

国际脊髓损伤关注日丨致残率高、并发症多,“两便”问题亟须改善

00:00
02:54

9月5日是国际脊髓损伤关注日,全国脊髓损伤者关爱行动联合中国肢残人协会和康乐保中国发布《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既往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现存脊髓损伤患者374万,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约9万人。中国脊髓损伤患者数量激增,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

“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外伤性的,一类非外伤性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脊髓损伤康复病区主任丁明甫介绍,外伤性的主要是由脊柱骨髓导致脊髓损伤,也有少量人遭受外伤以后并没有表现出脊柱骨髓仍然会有脊髓损伤;非外伤性的则是有关脊髓损伤的疾病,如急性脊髓炎、脊髓的肿瘤以及脊髓的血管病变等。

丁明甫指出,脊髓损伤是致残率最高的病种之一,这给脊髓损伤本人或家庭都带来困难或挑战,“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站不起来、不能走或是不能坐,他们还面临着很多并发症。”

其中,泌尿系统并发症最为严重,影响最大。此次调研数据显示,74%的患者在三个月内出现过尿失禁,并且每位患者平均每年发生泌尿系统并发症达10次。在伤后5年内,患者上尿路损伤发生率快速增长,为正常人的30倍。这些数据表明,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全方位低于一般人群,且肾衰竭高发,这些都是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挑战。

丁明甫提醒,正确的膀胱管理方式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需要重视上尿路功能的保护;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遵循医嘱标准进行间歇导尿。调研表明,我国能够采用间歇导尿作为膀胱管理方式的患者比例仅为22%,横向对比瑞士和美国仍有很大差距,间歇导尿并没有成为患者管理膀胱的第一选择。

“患者‘两便’管理是最迫切需要改善的临床问题和康复问题。然而,受患者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医疗用品不可及性、疾病治疗和康复费用负担大、 家庭护理成本较高等诸多因素影响,科学管理‘两便’困难重重。”丁明甫指出。

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建军表示,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康复和科学管理疾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