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
第二节鲁迅
(一)概述
l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 《狂人日记》中使用的笔名。
l 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标志“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l 中国文学的第一篇现代意义的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
(二)小说——《呐喊》与《彷徨》
1.《狂人日记》 (1918年5月)
地位: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内容:
a人吃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b大胆怀疑,否定一切的变革精神
c救救孩子”
艺术:
a“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点”
b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c 日记体,第一人称“我”
2.《阿Q正传》
人物:阿Q(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艺术:
◆a 外冷内热
◆b 以讽抒情
◆ c形喜实悲
精神胜利法: 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
3.题材内容
农民题材:
《阿Q正传》刻画病态的灵魂,挖掘民族劣根性,以达到思想启蒙;
《祝福》祥林嫂揭示妇女环境的压迫和自身的软弱;
知识分子题材:
描绘新旧交替时代其思想的矛盾痛苦的命运;封建制度和传统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并对其的出路进行思考。
总主题: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4.艺术成就
创作方法:开辟多种创作方法;
如:清醒的现实主义《孔乙己》、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日记》、描绘人物的潜意《兄弟》
创作风格:多样化。白描、抒情、讽刺、乡土风情;
格式:“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狂人日记》个人独白的日记体、《药》的插叙。打破中国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模式。
情节:不追求离奇曲折,注意情节的深刻蕴含;
人物塑造:典型性,集多人为一体。个性化塑造;环境描写。“画眼睛”的方式。
(四)小说——《故事新编》
思想内容:
“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20 年代:《补天》、《奔月》、《铸剑》
30 年代: (歌颂)《理水》、《非攻》。
批判:《采薇》、《出关》《起死》
写作特点
a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
b将古人写活。以“画眼睛”的方式深入挖掘古人的内心世界。
c“油滑”。用现代性因素套在古代人物身上,以喜剧性为借古讽今服务。
(五)散文——《野草》、《朝花夕拾》
1.散文诗集《野草》:艺术特点——现代散文诗走向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
文体:散文诗——抒情为主,含蓄凝练
最显著的特点:取象、造境、构思上的独特性。
语言:反义词的运用、句式的循环。
手法:象征和隐喻的结合。
2.《朝花夕拾》:写于 1926 年,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最初刊载于《莽原》,题为《旧事重提》。 1927 改为《朝花夕拾》
艺术特点:
a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集。
b叙事、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寓褒贬于平淡的叙述中。
c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相统一。
(六)杂文
1.分期:以 1927 年为界。
前期:1918 年至 1926 年,《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后期:1927 年到 1936 年,《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2.艺术成就
形象: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语言: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