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社区报记者 杨铠 新津区行政审批局供图
8月29日,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四川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成都市新津区行政审批局荣获“四川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新津按照省市推进“一网通办”重要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紧抓数字赋能政务服务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建设,着力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聚焦专项能力建设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在新津各镇街政务服务大厅的窗口、街道办事处的办事一体机、村便民服务站的电脑、代办员的手机上,连接的正是省市政务平台“一张网”。
目前,新津依托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建强新津分站点,打造贯通区、镇街、社区的三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围绕个人和家庭全生命周期,可办理出生、学习、就业创业、救助、退休养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事服务事项。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企业办事方面,新津搭建工程建设一站式服务区,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策划到落地运营的全流程“管家式”“定制化”服务。
据新津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津立足于企业和办事群众需求,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流程,全区1322项目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98%“全程网办”,承诺提速率90%。将19个部门740余项审批事项纳入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一窗受理”,推进国家13个、省市52个、新津特色10个“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落实。
聚焦创新能力建设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新津全力推进线上线下“一网通办”,持续加码智慧政务服务建设,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太新奇了,‘机器人’还能办食品经营许可证!20分钟就办好了。”市民钟先生在全新的“津小助”机器人上自助办完食品经营许可证后,为新津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出的新服务点赞。
“智慧”理念始终被新津贯彻于政务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新津创新建设“CIM+策规建管运”平台,开发城市数据信息可视化、决策辅助、工程审批全流程服务等功能,有效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在服务企业方面,新津搭建“人业场”数智服务平台,运用“社群码”和“企业码”等数字化工具,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一体化集成,“惠企政策+烟火生活”精准化供给。
目前,依托天府蓉易享平台,优化新津“科创通”,汇聚全区4.7万家企业数据、221条政策数据,关联企业标签项73个,完善精准查询、主动推送、部门联审功能,初步实现了“政策找企业”。上半年已有超630家企业通过平台进行政策申报。
为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全区优化智慧新津政务服务能力,打造智能导办,按照最小颗粒度梳理形成一套300余项常办事项的“情形化、标准化申请手册”。
“建成智慧勘验系统,通过重点拍照、全程影像记录的方式,推出自助勘验、远程勘验等模式,实现‘不见面’勘验。”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通政务智能客服后,梳理上线政务服务领域高频问题3400余条,为群众提供智能问答2.2万余次。
聚焦兜底能力建设
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新津充分利用“智慧新津”数字底座支撑,将医疗救助申请办理涉及的部门、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救助计算方式,集成纳入“一网通办”系统,推出医疗救助一件事,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展医疗救助“零跑路”探索。医疗救助审批时限由90天缩短至20天,多重救助办件量同比增长400%。
在深入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上,新津委托、下沉镇街事项221项、社区事项113项,五津街道、花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级“三化”试点。在镇街、产业园区、商业银行配备10台“津小e”自助申报打印一体机,上线300余项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效度,新津搭建“津商·茶叙”政企沟通平台,在区、镇街服务大厅开设“办不成事窗口”反映窗口,依托12345网络理政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诉求反馈处置机制。今年以来,收集诉求问题2.5万个,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8%。
新津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津将加快梳理通办事项,扩大网上受理范围,加强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办证办事的融会贯通,努力实现从“群众多跑腿”到“数据多跑路”的根本性转变,在“事项精简”“数据共享”“流程优化”等方面出实招、下功夫,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