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公投,哈萨克斯坦颤抖?哈萨克斯坦一再背刺俄罗斯到底有什么意图?

乌克兰公投,哈萨克斯坦颤抖?哈萨克斯坦一再背刺俄罗斯到底有什么意图?

00:00
13:36

俄罗斯完全不能离开哈萨克斯坦,而哈萨克斯坦则不那么需要俄罗斯,这是哈萨克斯坦敢于一再背刺俄罗斯的重要因素。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即《别洛韦日协议》,从法律上宣告了苏联的寿终正寝。

消息传来,举世哗然,毕竟苏联作为二战以来和美国对抗了近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高山仰止,钢铁洪流更是令西方国家战战兢兢。而这样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却以内部瓦解的方式收场,实在不可思议。

不过对俄罗斯为代表的苏联加盟国而言,苏联尽管强大,也早该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虽然苏联曾经带来过令人趋之若鹜的地位和荣耀,但积重难返的斯大林模式早已成为套在各加盟国头上的沉重枷锁,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家都一再表示不能忘记当年一穷二白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初心,但美国等西方国家给的实在太多了,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就把苏联推倒并埋葬了。

面对木已成舟的结局,戈尔巴乔夫在向叶利钦要了诸多退休权益后“急流勇退”,苏联也最终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体。

然而,就在俄罗斯等加盟国和西方国家都欢呼雀跃、弹冠相庆时,作为哈萨克斯坦领袖的纳扎尔巴耶夫却心如刀绞。因为就在半个多月前签订《别洛韦日协议》时,纳扎尔巴耶夫就明确表示反对苏联解体并拒绝在协议上签字。

纳扎尔巴耶夫之所以反对苏联解体,除了自己可能登堂入室并领导苏联的个人仕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此时的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穷国,一直需要苏联的救济,如果没有了苏联,哈萨克斯坦必然心痛到无法呼吸,所以哈萨克斯坦也成为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的加盟国。

面对纳扎尔巴耶夫的依依不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深受感动,并义无反顾地将哈萨克斯坦一脚踹开。没办法,哈萨克斯坦实在太穷了,对俄罗斯而言,这样的热爱不是甜蜜,而是负担。

而这一念之差,也成了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渐行渐远的起点。因为俄罗斯不由分说的始乱终弃,哈萨克斯坦只能自力更生。

但推开哈萨克斯坦的新生之门,纳扎尔巴耶夫才发现,眼前的祖国破烂得熟悉而又陌生。

一方面,作为游牧民族起家的国家,哈萨克斯坦虽然和沙俄及苏联同在一片屋檐下上百年,但却依然带着浓厚的部落色彩,由于没有了苏联的大旗覆盖,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大中小三个玉兹“异军突起”,成为比哈萨克斯坦这个祖国更高的民族认同,哈萨克斯坦也在事实上被大卸三块;

另一方面,由于苏联在中亚推行“民族识别”政策,哈萨克斯坦与其它加盟国的关系并不融洽;而苏联为了同化哈萨克斯坦,曾将5个俄罗斯州划入哈萨克斯坦版图,再加上苏联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导致哈萨克斯坦境内作为主体民族的哈萨克族比例竟然低于俄罗斯族,这给这个中亚最大国家埋下了分崩离析的祸根;

与此同时,由于东斯拉夫势力在中亚地区的全面退潮,美国等域外势力趁虚而入,就连印度也想重返中亚“寻根问祖”,一时间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各国成为各方势力纵横捭阖的角斗场。

面对内忧外患的危险局面,纳扎尔巴耶夫审时度势,确定了等距离的“多元平衡”外交战略,秉承就算印度也是根葱的思想,同所有想要在中亚施加影响力的势力都大开方便之门。

在这样的情况下,土耳其势力疯狂东进,推动了中亚“泛突厥主义”的死灰复燃。再加上此起彼伏的“泛伊斯兰主义”等势力,中亚地区风云激荡,尤其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上蹿下跳,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在2001年的应运而生。

“上合组织”成立的初衷,就是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中亚地区的稳定,确保俄罗斯后花园和中国与亚欧各国陆上通道的畅通,这也意味着哈萨克斯坦在战略上更靠近中俄。

从哈萨克斯坦的区位来看,靠近中俄无疑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正确选择,这也是纳扎尔巴耶夫能在2005年挫败“颜色革命”,粉碎美国意图控制哈萨克斯坦野心的重要资本。

然而,对于纳扎尔巴耶夫而言,对苏联的再多留恋,都不如八面琳珑来得实在。所以哈萨克斯坦在加入上合组织的同时,也始终在美国的咬牙切齿中保持着密切联系。因为纳扎尔巴耶夫深知,相比于美国无孔不入的颠覆企图,纳扎尔巴耶夫更害怕俄罗斯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而由于中国在面对西方国家围追堵截时,选择与俄罗斯背对背拥抱地“抱团取暖”,无法成为哈萨克斯坦反制俄罗斯的后盾,于是纳扎尔巴耶夫将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在美国的支持下,纳扎尔巴耶夫推出了一系列扫荡俄罗斯影响力的政策,包括停止俄语广播,驱逐俄罗斯族精英,号召海外的哈萨克族回国置业等,使得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抑制哈萨克斯坦“只知玉兹,不知国家”的局面,纳扎尔巴耶夫一方面平衡高层内各个玉兹的比例,另一方面主导迁都阿斯塔纳,通过这种“天子守国门”的方式,哈萨克斯坦不但提升了各玉兹对国家的认同,更遏制了北方俄罗斯州的蠢蠢欲动。

事实证明,纳扎尔巴耶夫的努力确实立竿见影,虽然在国际社会与俄罗斯亦步亦趋,但哈萨克斯坦的道路却越走越稳健。

相比于政客走马轮换,国家乌烟瘴气的乌克兰,纳扎尔巴耶夫长期主政的哈萨克斯坦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又靠着里海石油资源的助力,哈萨克斯坦长期繁荣。

然而,长期的稳定之下,孕育着暗流涌动的危机。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断紧逼,迫使俄罗斯退无可退不得不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八面玲珑的发挥空间也就越来越小。

因为美俄对抗局面的不断加剧,双方的盟友不得不及时站队,以应对更大的危机。

然而,作为俄罗斯盟友的哈萨克斯坦,虽然频频出镜,高调发声,却大唱反调,甚至不断背刺俄罗斯,令俄罗斯感受到了后院起火的尴尬。

这是一种典型的忘恩负义,要知道在今年年初的新一轮颜色革命中,托卡耶夫之所以能稳坐钓鱼台,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仗义出手。

而今颜色革命的余音尚在,托卡耶夫就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不仅不承认乌克兰东部4地区的“公投入俄”结果,更一再强调哈萨克斯坦在对外政策中秉持中立立场,坚决不与俄罗斯同舟共济。

那么,哈萨克斯坦为何要如此恩将仇报?为何本应和俄罗斯荣辱与共的哈萨克斯坦,却在乌东4地区的“入俄公投”中坚决与俄罗斯对着干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

哈萨克斯坦惧怕有样学样的“革命输出”。

不错,因为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越来越被动,所以必须确保新的战略回旋空间。而自古以来,俄罗斯从来就不相信它国能充当战略缓冲。因此只要有可能,俄罗斯不介意把所有地区尤其是俄罗斯族占优势的地区收入囊中。

乌东4地区的“公投入俄”就是这个套路,在综合国力不足以支撑俄罗斯重新将整个乌克兰纳入麾下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底线就是退而求其次,将乌东地区作为战利品。

毕竟,虽然北约也有核武器,但俄罗斯只要敢为了新的领土不惜以核武器同归于尽,那么乌克兰东部4地区“脱乌入俄”的命运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样的结局,必然会让哈萨克斯坦胆战心惊,因为当年苏联划给哈萨克斯坦的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卡拉干达州和巴甫洛达尔州,虽然俄罗斯族占优势的人口结构正在被改变,但俄罗斯族对俄罗斯的向心力则不亚于克里米亚和顿涅茨克等乌东地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有理由相信:只要俄罗斯想,哈萨克斯坦北部的5个州将极有可能不再是哈萨克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为了避免成为乌克兰第二,哈萨克斯坦必然选择不给俄罗斯面子。

当然,从托卡耶夫的角度来看,除了避免手中国土分崩离析进而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民族罪人。与俄罗斯针锋相对的另一个重要考量就是遏制国内的纳扎尔巴耶夫影响。

虽然2019年纳扎尔巴耶夫急流勇退,但其本人继续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亲信党羽更是遍布朝堂,托卡耶夫作为纳扎尔巴耶夫的继承人更像是可有可无的傀儡。

而这必然激起托卡耶夫的强烈反制,很多关于托卡耶夫借助解决颜色革命机会扫荡纳扎尔巴耶夫势力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托卡耶夫而言,只有抑制了纳扎尔巴耶夫的力量,才能坐稳总统宝座。而否定纳扎尔巴耶夫,也意味着纳扎尔巴耶夫时代“八面玲珑”外交政策的难以为继。毕竟只要哈萨克斯坦不想成为中夹缝中的下一个蒙古,就必须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越走越近。

而为了取悦美国,托卡耶夫当然需要以反俄作为投名状。

应该说,这种操作确实相当溜。但问题是,几百年来,凡是和美国沾边的国家,都走得不太安详,哈萨克斯坦作为5方势力纵横捭阖的国家,为反俄而亲美,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毕竟,乌克兰的悲惨案例近在眼前,哈萨克斯坦越是不想成为乌克兰,其结局可能越是难逃窠臼!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61096077

    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