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鸟欧盟,不惧北约?冷静务实的匈牙利,到底能在大国夹缝中走多远?

不鸟欧盟,不惧北约?冷静务实的匈牙利,到底能在大国夹缝中走多远?

00:00
15:22

匈牙利,一个冷静务实的国家。

1999年3月12日,北大西洋公约在美国密苏里州举行仪式正式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北约成员国,标志着冷战结束后,北约东扩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作为冷战的产物,北约从1949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决贯彻围堵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不动摇,配合随后成立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构成了资本主义阵营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紧箍。而因为欧洲长期作为美苏争霸的主战场,因此诞生于欧洲大陆的北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围堵苏联的杀手锏。

为了对抗北约的咄咄逼人,苏联于1955年成立了针锋相对的“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大陆由此形成了东西欧剑拔弩张的态势。

而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龙争虎斗后,冷战终于以苏联的分崩离析戛然而止,“华约”更是在苏联解体的前夜作鸟兽散。

但问题是,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却依然生龙活虎,并在苏联解体,东欧局面波谲云诡的大背景下,马不停蹄地焕发了第二春。

为了确保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死得彻底,凉得通透,美国多管齐下,除了勾结吃里扒外的俄罗斯寡头上蹿下跳,更推动“北约东扩”,吸纳昔日的苏联卫星国甚至加盟国,不断蚕食俄罗斯在东欧的战略回旋空间,东欧国家匈牙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北约成员国的。

作为名副其实的东欧国家,匈牙利的身上有着深深的东欧文明烙印。由于地形相对平坦且基本无险可守,因此东去西走、南来北往的东欧各方势力很容易影响这里,所以从11世纪马扎尔人建立匈牙利王国开始,匈牙利的历史发展轨迹就与东欧密不可分。

13世纪蒙古骑兵横扫东欧后,匈牙利不可避免地深受屠戮,死伤人口超过一半,可谓损失惨重。但彼时作为欧洲列强之一的匈牙利撑到了蒙古撤军的时刻,并成为欧洲面向蒙古的基督教之盾,蒙古盛极而衰后,匈牙利又成为欧洲对抗伊斯兰世界即奥斯曼帝国最坚硬的大门。

长期的战争推动了匈牙利文化的复兴,这里也一度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阵地,深刻影响了周边的波兰、奥地利等国。

从1699年开始,匈牙利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占据,直到1849年才建立匈牙利共和国;1867年,匈牙利共和国与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一跃成为欧洲五大强权之一。

但由于一战期间加入同盟国阵营并遭遇惨败,匈牙利在一战后受到了战胜国的野蛮报复,丧失了72%的国土和64%的人口。

由于一战后被报复得太狠,于是心怀仇恨的匈牙利在二战期间再度与纳粹德国结盟,并作为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参与了苏德战争等一系列战争。

苏德战争逆转后,轴心国兵败如山倒,匈牙利全境在1945年4月被苏军解放,随后匈牙利在苏军铁蹄的支持下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并最终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

对于苏联而言,二战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输出的历史契机,于是被苏军解放的东欧各国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嫁接了斯大林模式的发展模式。

然而,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尚且出现瓶颈,在其他国家就更是水土不服。于是当各国在复兴后很快触碰天花板,其内部矛盾以及与苏联的交恶也就“水到渠成”。1956年赫鲁晓夫抛出《秘密报告》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风起云涌,并接连引发了一系列暴力和矛盾,比如1966年的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反对苏联入侵的“匈牙利事件”,极大地恶化了匈牙利和苏联的关系和感情。

虽然匈牙利事件被苏军两度平息后,两国关系恢复,但却再也回不到从前。尤其是当面对苏联积重难返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匈牙利与苏联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

相比之下,匈牙利与新中国的关系则相当融洽,除了新中国成立后匈牙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率先与新中国建交,匈牙利在抗美援朝等问题上也积极声援新中国。

1959年中苏交恶后的,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压力下陆续撤走驻华大使,但匈牙利则不为所动,相反,在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等问题上,匈牙利长期扮演着仗义执言的角色。

匈牙利的对华友好,收获了新中国的空前好感,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的子女就分别以“布达”、“佩斯”和“丽达”命名。

80年代末,由于斯大林模式的积重难返,更因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折戟沉沙,苏联对于东欧卫星国的控制大不如前,于是颜色革命横扫东欧,各东欧国家纷纷改旗易帜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东欧剧变”,匈牙利也在1989年10月23日将国名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为“匈牙利共和国”,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部分。

由于苏联作为“东欧剧变”的高潮彻底终结了两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态势,于是东欧瞬间天下大乱,匈牙利也未能免俗。

彼时的匈牙利作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的最前沿,自然在北约东扩中首当其冲。

而彼时的欧盟也不甘人后,旋即追随加入到了“东扩”的滚滚浪潮中。

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彻底将西欧各国打回了原形,昔日的国际政治舞台中心沦为美苏争霸的边缘之地,于是西欧各国在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并成功复兴后,为了抵抗美国的挟持,避免美苏争霸的裹挟,更为了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选择放下历史恩怨抱团取暖,这是西欧一体化的最初原型。

西欧一体化起步后,很快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西欧一体化本质上是经济的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阵营这个共同敌人的存在,美国对西欧一体化保持了相当的克制,甚至是默许。毕竟欧洲再抱团也不够美国打,而且欧洲一体化还有利于美国的控制,因此西欧一体化一日千里,冷战结束后的1993年正式成立了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欧盟。

对于欧盟的领袖德国而言,由于欧盟本身是德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欧盟越大对自己越有利,再加上冷战后欧洲东部确实出现了权力真空,于是追随北约东扩一路向东进成为欧盟发展的主旋律。

2004年5月1日,匈牙利加入欧盟,从此匈牙利同时成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

对于很多东欧国家而言,由于冷战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积重难返,使得冷战结束后即便开始了私有化转型,其经济发展也长期一言难尽。因此顺应“欧盟东扩”的大趋势成为欧盟成员国,虽然客观上意味着被富裕的西欧成员国吸血,但也能得到相当可观的援助和补贴。

说白了,经济落后的它们成为欧盟成员国,本质上是利大于弊,不爽的是西欧老会员,尤其是已经与欧盟分道扬镳的英国。

而它们之所以对北约也趋之若鹜,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无处不在的影响力。虽然冷战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一言难尽,但沙俄以来“噬土成性”的行事风格,早已让近在咫尺的东欧各国深受其害,所以即便有过冷战几十年的交情,但一旦苏联解体,无需敢怒不敢言,它们就会立刻做出“一路向西”的判断。

所以,在与俄罗斯不共戴天的情况下,加入美国主导的北约以获得安全感也就成为它们的首选。因此对于东欧国家而言,政治军事上加入北约成为美国鹰犬,经济上享受欧盟的支援无疑相当划算。而这种一国分饰两角的操作也让东欧国家成为美国埋在欧盟内部的特洛伊木马甚至定时炸弹,随时让欧盟彻底玩儿完。

然而,匈牙利似乎并没有随波逐流,反而特立独行,甚至成为我们在欧洲的亲密伙伴。除了坚决拒绝被北约拉下水,匈牙利还时常因不够无耻而与欧盟格格不入,其冷静务实的操作令北约和欧盟都无可奈何。

而这种冷静务实,基本都拜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所赐。

作为西方媒体眼中的“民主斗士”和“实用主义者”,欧尔班身上可谓标签众多。出生于1963年的他,年少时就因学习成绩优异、天赋过人,拥有远见卓识和独特思想受到索罗斯的欣赏。

1988年“东欧剧变”前夜,欧尔班创建“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并在随后的政治运动中大放异彩,欧尔班也在1990年成功当选为匈牙利议会议员。

由于剧变后的匈牙利非但没有涅磐重生反而一蹶不振,尤其是深受政治动荡、经济停滞、通胀严重、货币贬值、失业率攀升等危机威胁,于是欧尔班再度崛起。

1998年,时年35岁的欧尔班带领青民盟赢得匈牙利议会选举并出任总理,匈牙利从此进入欧尔班时代。

欧尔班上台后,对内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坚持融入西方,是匈牙利加入北约的推动者。

2002年欧尔班竞选失败下台后,左翼政府虽然推动匈牙利加入欧盟并得到欧盟的经济援助,但由于接纳欧盟资本导致国家资产被外资控制,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对匈牙利形成了毁灭性打击,于是风雨飘摇的匈牙利,再度推动欧尔班在2010年出任匈牙利总理。

二度出山后,更加成熟的欧尔班不再盲目推动私有化经济,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使匈牙利的经济不断回暖,于是欧尔班从此成为欧盟的眼中钉,但越是如此欧尔班的威望越是居高不下。

2014年6月和2018年5月和2022年5月,欧尔班三度连任,这是匈牙利政治稳定的坚实基础,而欧尔班冷静务实的作风也深刻影响着匈牙利的内政外交。

对于当前的匈牙利而言,得罪欧盟也许会被常年针对,但这一方面确保了匈牙利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则使得欧盟在不断沉沦时能尽可能地独善其身。

在静夜史看来,欧盟的“一票否决”制度虽然看起来扯淡,但某种程度上说也保全了欧盟的脸面,尤其是匈牙利长期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反华问题上的坚持己见,令欧盟和中国保持了“万事留一线,将来好见面”的可能。但欧盟却始终执迷不悟甚至不断地对匈牙利发难,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匈牙利不仅在欧盟内部保留了欧盟的最后尊严,避免了欧盟被美国卖了还帮忙数钱,更在北约问题上不给组织“行个方便”,避免了匈牙利成为波罗的海三国这样吃着欧盟饭,砸着欧盟锅的“欧奸”。

当然,欧尔班之所以不愿意被卷入北约和俄罗斯的对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尔班深知能源安全对匈牙利的利害关系,没有石油的欧盟也许可以烧柴火,但匈牙利却不能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

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一旦上了美国的贼船,等待匈牙利的必将是“国将不国”,毕竟美国实力虽强却喜欢看炮灰们前赴后继的场景,因此一旦匈牙利与美国协作首先要有争当炮灰的觉悟,其次要做好美国关键时刻拉稀的心理准备,而任何一点,都不符合欧尔班的心理,所以匈牙利在第聂伯河两岸烽烟再起时,做出的最正确选择就是“不掺和”。

应该说,相比于无可奈何的欧盟,美国对忤逆者的手段可谓相当齐全,毕竟在急需盟友表忠心立军令状的时刻,中立就是不配合,不配合就是资敌,所以身在北约的匈牙利一定比身在欧盟的匈牙利难过。

但问题是,就像土耳其在北约内部上蹿下跳美国也无可奈何一样,正是因为加入了北约,才让美国不好直接下手,毕竟传出去影响不好。虽然美国不要脸,但身边的盟友都在看着,匈牙利的下场必然会产生同病相怜的效果。

所以,正是因为有“北约成员国”的头衔护身,匈牙利才相对安全。再加上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确保了匈牙利不会成为北约东扩首当其冲的炮灰。

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匈牙利在欧尔班的带领下冷静务实,所以匈牙利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匈塞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模范工程,正在彰显着匈牙利作为身在北约和欧盟中的“中立者”,如何在夹缝中取得越走越远的成果。

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匈牙利在欧尔班的带领下,一定能在夹缝中走出一条冷静务实的睿智之道。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73834603

    又是二极管同志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