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决定性瞬间——电影《封神第一部》旧瓶里盛着中国现代文明的新酒

人生的决定性瞬间——电影《封神第一部》旧瓶里盛着中国现代文明的新酒

00:00
04:24

神话,是民族的梦,是民族精神的母体。

民族神话,是源远流长、众所周知的故事样本。新的吟游诗人可以据此不断地写出新的好故事。《封神第一部》这部由神话改编的电影,就是导演乌尔善,在吟游诗人视角下,呈现的既有崭新着眼点、又极富魅力的好故事。这是和诗一个层级的创新创造,在神话传说的“旧瓶”里盛装着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思考和探索。

电影《封神》创造性地化用了春秋战国的质子制度,成功避免平铺直叙一个俗套的英雄主义瑰奇战争。在电影开场,主角姬发摆脱因反抗暴君而造反的固有定位,用平的视角拉近他与当下所有渴望成功的年轻人距离,怀揣理想,崇敬英雄,相信集体,渴望建功立业。随着征战、献俘、庇护、重用、摇摆……一个个紧扣年轻人成长烦恼的故事相继展开,鲜活生动地展现了青年人从崇拜权威,到怀疑权威,到反抗权威,再到建立新叙事的故事,张力十足地讲述了一部个人成长与文明发展相互隐喻推进的新故事。

具体拿影片片段举例——张力最强的四诸侯王子弑父的场景。这是一个隐喻个人选择政治上的“父”,和人性初始善恶观之自然“父”的抉择过程。不同王子的个人选择暗示其处世原则、未来选择,亦铺垫了各位不同的命运走向。北伯侯之子崇应彪毫不犹豫杀父拥抱不义之利而沉沦,东伯侯之子姜焕犹豫不决而痛苦不堪,南伯侯之子恶顺匮乏智慧而无益牺牲。而时代的主角姬发,于无路之处找路,选择思考,审时度势,求万全渐进改造之法。剧情在姬发对英雄的定义和对自我的探索中不断向前。养父还是生父?个人英雄或是天下英雄?姬发的彷徨与情节起伏相伴相生,最终被姬昌说出“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的瞬间点醒。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就是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这是博尔赫斯写在《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中的一句话。文学的诗意与哲理,此刻与电影的美学与艺术共鸣,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地域,演绎不同的人但相似的“瞬间”。

人的一生由一个个瞬间演绎,电影的价值以留在观众心中的瞬间呈现。

宏大的开篇往往起于对微小细节的精雕细琢。漫天飞雪,战场残兵,雪花坠至瞳孔,逐渐消融,顺着脸庞滑落,像是一滴浓缩了对战争恨意的泪;高阁鼎立,幔布珠帘,青丝如瀑肩头,红衣美人,转身惊鸿一瞥,华丽又含蓄的东方美学流淌幕间。乌尔善极富个人特色的镜头语言,是他演绎神话故事的扎实底气,用最细腻的笔触绘制最神秘的诗篇,长镜头的客观记录与特写镜头的主观放大并存,他的镜头里有天穹与高阁的壮阔,亦有剑纹与龟壳的细节,大小并重方得共同铸就故事的血肉。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逐鹿,顷刻兴亡过手”。千百年来,文艺作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解读与喜好。在时代对当代电影人发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提问时,电影《封神》是导演乌尔善的回答,值得新时代电影人参考借鉴。付出时间加持潜心思考,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上别开新面融入现代价值,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思反映现代思想的剧本,搭建成熟的工业体系,注重高新技术下的视觉效果和坚持类型化的创作,开创既很好承接历史文明又书写新时代中国现代文明的电影新局面。据此乌尔善敢将电影《封神》定义为“中国神话史诗”,足以窥得他在建立一套试图与好莱坞魔幻类型平行的中国魔幻电影体系。如此举措给后续电影人探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相信在一代一代电影人的努力创造下,将推动中国电影越拍越精彩,中国故事越讲越出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