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缅共在被迫“断奶”之后,内部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分化。为了延续缅共的生命,很多中高级干部开始重操旧业,做起了令人深恶痛绝的毒品生意。
在巨额利润的冲击下,缅共内部的很多干部的私欲不断膨胀,最终缅共被腐败彻底摧毁了。据外媒透露,除了德钦巴登顶之外,其余所有人都卷入了毒品交易之中。
1989年,存在半个多世纪的缅共,被毒品和金钱彻底击垮了。缅共被迫瓦解之后,由缅共武装控制的根据地开始四分五裂。
同年3月,彭家声率先在果敢宣布脱离缅共,并对外宣布当选果敢同盟军总司令;仅一个月后,赵尼来和鲍有祥宣布自立门户,随后佤邦联合军成立。
与此同时,缅共“八一五”军区司令林明贤,效仿彭、赵二人组建掸东同盟军,至此缅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分崩离析。
此后,果敢、佤邦、小勐拉为了寻求生存,都曾主动和缅甸当局提出过和谈的请求。但时隔多年之后,三者的命运却大为不同。
缅共的地盘被三家分晋之后,彼此之间各自独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三支联合军和缅甸当局的关系,大体上都是矛盾和冲突并存。
对于缅甸当局而言,军事实力较强的果敢和佤邦,一直都像两根扎入咽喉的鱼刺,恨不得将他们早日铲除。
从缅甸的社会形态上来讲,缅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隔阂,彼此之间相互仇视,只要一见面基本上就是拼个你死我活。
果敢、佤邦、小勐拉三个高度自治的地区,都拥有比较正规的军事建制,以及精良的武器装备,令缅甸当局非常头疼。
为此,缅甸当局只能采取大棒加胡萝卜的策略,一面安抚一面围剿。历史上的果敢曾隶属于我国云南,清朝末年被强行划入英属缅甸,自此之后果敢成为了缅甸的一部分。
自1989年,果敢宣布脱离缅共之后,在果敢同盟军的守卫下,拥有了高度自治权。2009年,缅甸政府军突然向果敢地区发动进攻,果敢同盟军迅速溃败,大部分地区都被缅甸当局控制。
果敢同盟军之所以一击即溃,实则与内部派系林立有很大的关系,最终被缅甸军方钻了空子。正所谓堡垒都是从内部垮塌的,这句话对于果敢而言,简直太具有教育意义了。
2015年3月,缅甸宣布已完全控制果敢地区,至此曾经风光一时的果敢彻底融入缅甸。不过令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时至今日佤邦仍然拥有高度自治权。
相比于果敢和小勐拉而言,佤邦的实力足以令缅甸当局惧怕三分。佤邦联合军总兵力曾一度达到了3万之多,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佤邦几乎全民皆兵。
控制范围和人口不占任何优势的佤邦,在紧急时刻,能迅速组织起一支人数不低于10万的部队,这也是缅甸当局畏惧佤邦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佤邦依仗天然的地理优势,各方面都深受我国的影响,小到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大到组织架构和兵役制度等,几乎完全照搬照抄我国,这也让佤邦的实力倍增。
作为缅甸最大的地方武装力量,佤邦不仅在军队人数和武器方面,完全有能力和缅甸当局相对抗,而且在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方面,也完全不输于缅甸当局。
另外,佤邦继承了缅共的大部分家底儿,尤其是组织能力方面,更是玩得炉火纯青。就算佤邦因地理因素,形成了南北不相连的两块领地,并且派系问题比果敢还要严重。
可是佤邦却因为组织架构和模式比较成熟,所以能将内部力量牢牢地控制在一起,继而远离了无休止的内耗,故此才让缅甸军方无从下手。
缅甸军方之所以能坐视佤邦实力不断增强,还有一个不被外界所熟知的原因,那就是佤邦有一个大靠山。为了搞好和我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佤邦甚至在全境开展禁毒活动。
而我国对佤邦也是投桃报李,这才让佤邦的矿产资源得以出口到我国,继而在经济建设方面,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对于缅甸当局而言,也十分依赖于对华贸易。而缅甸的出口贸易,全都仰仗于佤邦的口岸,这才是佤邦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存之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