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9月1日实施。8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主任周建在接受集体采访时介绍了这部法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的规定。
据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国家要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筑专业、交通运输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应当增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教学实践内容。
鼓励高校开设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石宏表示,传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主要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无障碍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等软件供给。
“这项工程说起来可能比较简单,但实务当中是相当专业的,很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是相当复杂的。”石宏说,比如无障碍设施本身涉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一个完整的链条,设施建设本身还有和主体设施建设有效协调配合的问题,相当复杂。因此,在实现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国家要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开设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开展无障碍环境领域的理论研究、国际交流和实践活动。
建筑、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应当增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教学实践内容,相关领域职业资格考试、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培训的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无障碍环境建设知识。
国内已成立70余家无障碍研究机构
周建表示,目前我国无障碍学科专业发展刚起步,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为加快无障碍领域的人才培养,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国家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是对国内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国际有效做法的借鉴。
据介绍,为主动适应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近些年,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学术团体等开始优化专业设置,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成立了70余家无障碍研究机构,加强无障碍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应用型专业人才,产出了一些高质量研究成果。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成立无障碍专业委员会,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合力推动无障碍人才培养,无障碍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实践基础。
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申报的目录外新专业“无障碍管理”正式进入目录,是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的第一个专业。为配合法律贯彻实施,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今年率先在全国招生了第一届本科生近50人。无障碍专业建设取得突破。
此外,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开设了无障碍通识课,建筑、交通运输、城乡规划等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在部分高校加强了有关教学和实践内容,少数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开始开设信息无障碍课程或信息无障碍方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的《通用无障碍设计》已经纳入全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必修教材,无障碍课程和实践得到加强。
“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贯彻实施,对无障碍专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周建介绍,下一步,中国残联将推动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采取更实的措施支持和鼓励无障碍人才培养。
同时,鼓励专家学者编写无障碍相关领域的教材,推动完善无障碍领域的课程建设,在建筑、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中增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通识课程,培育学生的无障碍环境理念和意识。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推动更多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无障碍专业,成立更多无障碍研究机构,鼓励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理论研究、国际交流和实践活动,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推动建筑、交通、计算机等领域的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培训的考试,适当增加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带动相关从业人员掌握无障碍环境专业知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