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5岁保送清华,47岁晋升少将,05年晋升中将,父亲是开国元帅

他25岁保送清华,47岁晋升少将,05年晋升中将,父亲是开国元帅

00:00
05:41

1988年7月1日,距我军取消授衔制23年后,军衔制得以重新恢复。一大批对军队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被相继授予了代表军人荣誉的军衔。1994年,47岁的徐小岩被授予少将军衔,58岁时又晋升为中将,堪称一代将门虎子。

徐小岩是“布衣元帅”徐向前的儿子,很多人都羡慕他元帅之子的身份,但在徐小岩的回忆中,似乎并未享受到任何特殊照顾。反之,他和3个姐姐从小到大,都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日常用度也都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毫无二样。

徐帅一生奉行节俭,作为一名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开国元勋,平日里经常身穿一袭布衣、脚踏一双布鞋,为人性格和做派都非常低调。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之下,徐帅的孩子们也都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从来都不以功臣之后自居。

由于父母的工作都十分繁忙,所以徐小岩从记事那天起,就被送进了八一小学过起了寄宿生活。徐帅认为小孩子应该培养独立自主的好习惯,所以每周末都让徐小岩和同学一起步行回家。即使学校和家里的距离有几十里地,但徐小岩就这样坚持上完了小学。

徐小岩小时候就是在这种严格的家教下长大的,培养出了吃苦耐劳等多种优秀品格。在徐小岩的记忆中,他的童年时光基本上都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的,她经常给孩子们讲战斗故事,还带他们观看爱国电影和书籍。

在母亲的爱国教育影响下,徐小岩很小的时候就立下了报国的志向。由于徐小岩生长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所以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对科技萌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并希望长大后能通过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

念完中学后,在“上山下乡”运动的鼓舞下,徐小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去农村学习种地。当时,无论多忙、多累,他都会抽时间读书。即使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后来,21岁的徐小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这也是他迈入军旅生涯的第一步。

1972年,25岁的徐小岩退伍之后,经推荐获得了去清华大学读书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系。当时,计算机还是一个十分稀奇的东西,但徐小岩深知要想实现科技报国的理想,就一定深入研究这个新兴产物。

在校期间,徐小岩废寝忘食地搞研究,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去加拿大深造的机会。国外的科研环境让徐小岩非常震撼,与此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发展科研力量的重要性。

回国之后,徐小岩被分配到“二炮”某研究所工作,在科研环境十分落后的前提下,他和同事们顶住压力,研发出了我国第一代汉字计算机。

期间,徐小岩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北郊和西郊之间往返数十里地,为的就是获得更为精确的第一手资料。后来,由他主导完成的这项科研成果,不仅为我国科研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让军队科研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世纪80年代,徐小岩和开国少将王高英的女儿王彦彦喜结连理,婚后二人一个在部队搞科研工作,一个在医院救死扶伤,夫妻俩的感情一直非常好。

1994年,徐小岩因为在部队科研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绩,在军队恢复授衔工作后,晋升为少将军衔。

2005年7月,58岁的徐小岩被任命为南京军区主管军事的“二把手”,并晋升为中将军衔。第二年,为军队建设和科技强军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徐小岩,又被调至总装备部科技委任副主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

徐小岩在父亲徐帅的言传身教下,无论职务高低和贡献多大,始终保持低调谦虚的做人风格,在生活上更是以勤俭节约而著称。他一直告诫自己,身为开国元帅之子,一切都要靠自己,这也是父亲给他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