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总理视察江西,对省委官员刘俊秀坦言:江西老表贡献大

1961年周总理视察江西,对省委官员刘俊秀坦言:江西老表贡献大

00:00
06:31

自1958年起“大跃进”运动风靡全国,仅隔一年后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致使山东,河北等15个省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各地报送给中央的灾情报告中,赫然出现了“2500多万人没饭吃”的标题。

中央在核实情况之后,迅速做出了调运粮食的决定。当时,江西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为此中央向江西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外调粮食13亿斤。江西省委向中央保证,宁可勒紧裤腰带,也不让其他省份的老百姓饿肚子。

外调粮食任务下达当年,江西就完成了外调13亿斤粮食的艰巨任务。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从根本上缓解粮食危机。1960年,缺粮危机变得更加紧迫,在同年夏季召开的16省粮食工作会议上,周总理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江西省委书记处第一书记杨尚奎,希望他再调出2亿斤粮食。

杨尚奎非常理解周总理的想法,言辞恳切地说:“去年江西也遭受了自然灾害,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浮肿病,甚至还时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但请周总理放心,我们宁可少吃一点,也要调出粮食给严重缺粮的省份,但希望任务能少一点。”

1961年,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依然没有减缓,并且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下,形势依然十分棘手。同年9月17日,周总理在阔别南昌34年后故地重游,他这次南昌之行的目的很明确,希望江西能完成当年的12亿斤粮食外调任务,并且额外增加3亿斤。

9月18日晚,杨尚奎和主抓农业生产的省委书记处书记刘俊秀,陪同周总理吃了一顿工作餐。在共进晚餐的时候,周总理再度提及粮食问题时说:“江西是个好地方,历史上就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还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你们的工作做的也不错嘛!”

在周总理说话之际,刘俊秀端起酒杯起身说道:“周总理重回江西视察工作,我们的内心无比激动,让我们为周总理的健康干一杯。”周总理闻听此言也拿起酒杯站了起来,但却并没有着急喝下去,而是继续将话题引向粮食。

他对刘俊秀说:“江西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很大,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江西人民勒紧裤腰带为国家支援了很多粮食。”说到这里周总理话锋一转:“俊秀同志,你敬的这杯酒我要喝,但有一个条件,希望你能答应。”

刘俊秀听到周总理这么说,其实对接下来要说的“条件”早已心知肚明,但还是问道:“您说,是什么条件?”只见周总理举起酒杯说道:“咱们干一杯酒,江西就要增加外调粮食1亿斤,怎么样?”

本打算和周总理喝个痛快的刘俊秀,自知已经骑虎难下了,于是顺着周总理的话茬问道:“那您要是喝两杯呢?”周总理大笑着说:“两杯酒2亿斤粮食,三杯酒3亿斤粮食,你觉得怎么样?”面对此情此景,刘俊秀的内心变得十分沉重,他明白周总理的良苦用心。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时任主管农业的副总理谭震林赶紧出来打圆场,他对刘俊秀说:“老刘,周总理可是34年没来南昌了,你既然敬周总理酒,那么就不要再犹豫了,你敬几杯酒,江西就外调几亿斤粮食,很划算嘛!”

陪同周总理视察南京的罗瑞卿也忙不迭地对刘俊秀说道:“老刘,别那么死脑筋嘛,先喝了再说!”刘俊秀并非不是通情达理的人,但他作为主抓江西农业生产的一把手,深知江西的粮食储备量,但面对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时,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

于是,刘俊秀赶紧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对周总理说道:“您的心情我理解,就按您的意思办!”因为他深知,3亿斤粮食的分量,按照当时的局面来看,不知道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所以刘俊秀才会硬着头皮,将这件事情答应了下来。

而周总理面对此情此景也是感慨颇多,喝下3杯酒换来江西外调3亿斤粮食,看似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周总理深知这对于江西而言,背后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于是他语重心长地对刘俊秀说:“江西老表贡献大!”

看似只是轻飘飘的7个字,但背后却蕴含了江西对中央乃至全国人民的巨大贡献。在那个粮食和副食品极度缺乏的特殊时期,刘俊秀身为江西的父母官,从内心来讲肯定不想让江西人民饿肚子,但是在大局面前,他又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aoke

    这不是扯犊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