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视域下的人类与机器人:蒋一谈《小丑岁月》新书分享会举办

未来视域下的人类与机器人:蒋一谈《小丑岁月》新书分享会举办

00:00
04:53

科幻小说如何讲述那些关于人类文明的永恒话题?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了何种挑战?

作家蒋一谈一直以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的身份为读者所熟知,近年来,他将目光投向科幻文学的领域,出版了他的首部科幻短篇小说集《小丑岁月》。

该书收录蒋一谈2021年至今创作的10篇作品,以“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为切口,在展开想象的同时不离现实主义本色,科幻外表下紧扣“人性”主题,并引入“禅修”“慢生活”“中国式亲子关系”等元素,探索了科幻主题的本土表达形式,通过描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敏锐细腻的内心世界,用“未来之镜”映照当下人类。

近日,建投书局联合中信出版集团,邀请到新书《小丑岁月》的作者蒋一谈,文艺评论家赵松,作家伊格言,与读者一同探讨未来世界中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从新书谈起,分享在新技术革命下科幻小说家如何反观人性、想象未来。

从现实写到科幻,人与机器人如何共处?

从现实主义到科幻文学,蒋一谈的小说展现出区别于一般科幻作品的特色和魅力。伊格言谈到,《小丑岁月》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展现的“童话特质”,尽管有些故事中不乏残酷的设定,但更多的是温情的表达。

在《小丑岁月》里,作者在字里行间随时带着温暖以及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伊格言将这种阅读感受与《三体》做对比:“我非常喜欢《三体》,读《三体》第二册时会感觉到智性的喜悦,但读《小丑岁月》这样的书会觉得被抚摸,没有智性的狂喜,但是有被抚摸的舒服的感觉。”

赵松提到《小丑岁月》中对情感关系的重视十分关键,因为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最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而其中情感是最根本的方面,造就了人的优点和缺点。“机器人不能像真正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去感知和回应,也就意味着无论你有多么浓的情感,面对的都是程序,这是两个世界的反差。”

让赵松印象深刻的是,小说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设定未来世界的物质细节,而是关注情感关系,“强调的在技术和未来人机之间的关系,情感如何处理,情感如何变化,甚至异化。”赵松认为,这正是蒋一谈的科幻小说最为显著的魅力所在。

对于写作者而言,ChatGPT意味着什么?

谈到ChatGPT对写作带来的帮助和冲击,伊格言表示,文字工作者需要对新技术保持警惕:“我喜欢新科技,自己很快试着玩,发现它还差人类非常远。仔细研究一下它的原理,是一个以归纳为主的生成器,是资讯会诊,重点是生成,自动选句、选段,信息的真假无法辨别,所以要对它保持敬畏和警觉。”

赵松则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陷阱表示担忧。“技术的发达让人类不需要伸出手解决生活问题,不需要防御,人类会通过科技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但是人会退化,而且很难克服。这种发展状态对其他物种是有毁灭性的,人类和地球也会面临这样的剧终时刻。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所谓科技的工具,我很难乐观地认为它可以让人活得更幸福、更愉悦,人已经被改变了。”

对于这个话题,蒋一谈认为AI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知识的负担,从而推动文明进步,但另一方面,归根究底,人类不是数据,而是多重存在,有自己的肉体,与人工智能的差异将永远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矛盾和张力也无法避免,蒋一谈表示,自己仍会继续创作机器人系列命题下的科幻小说,比如婴儿机器人的成长、AI对人类的模仿和超越,乃至于建构真正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未尽的思索,仍有待于科幻小说在未来来临之前,逐步给出解答。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乔雪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