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李爱珍,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家李爱珍,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后成美国外籍院士

00:00
15:1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07年5月,高龄71岁的中国科学家李爱珍女士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她成为了中国首个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头衔的女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的李爱珍并没有中国院士的头衔,她曾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却都未能成功入选。

为什么李爱珍在中国申请院士失败,却成功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她曾获得怎样的成就,才让美国另眼相看?

两国不同结果带来的落差,又会对李爱珍的心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小村子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李爱珍是一位非常低调的科学家,直到2007年当选美国外籍院士时,她的名字才开始被外界广泛知晓。

“美国首位外籍女院士”一度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

除了学术成就以外,人们对她的出身背景同样充满好奇,纷纷猜测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科学家。

然而,与众人的猜测不同,李爱珍并不是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也没有众人想象中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她只是一名出生在小村庄里的普通人。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寒门学子也有出头之日,出身不能决定未来。

1936年,李爱珍出生于福建省的一个小村庄。

村子里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很多人读完小学就会辍学。

李爱珍在这样的环境下,非但没有随波逐流,反而更加感受到了对知识的渴求。

于是,从村里的小学毕业后,她和父母提出想要去县城上中学。

李爱珍的父母是一对华侨,常年在国外务工,经济上还算宽裕,因此对女儿的学业比较支持。

初中时,李爱珍遇到过不少问题,生活环境改变、学习进度落后、新群体难以融入等,期间还转过一次学。

但这些并没有让她退缩,她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学习成绩也再次名列前茅。

苦心人,天不负,李爱珍多年苦读收获了应有的回报。

1954年,她顺利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

大学对很多人来说是学习的终点,对李爱珍来说却只是起点。

高中时她粗浅学习并深感兴趣的学科,终于能够在进入大学后深入学习。

四年之后,李爱珍顺利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冶金所工作。

从1958年开始,李爱珍进行化学冶金方面的研究长达5年之久。

然而1963年时,她却毅然决然放弃原有的成绩,转向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研究领域——半导体。

科研的道路是非常寂寞的,李爱珍从1963年开始,在半导体领域坚持不懈研究了十余年,1980年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了分子束外延技术。

在当时,这项技术即便在科技发达的美国也才步入初始研究阶段。

44岁的李爱珍坚定选择了这条道路,成为了上下求索的先行者。

李爱珍对这项研究上的坚定信念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她的导师举荐她去美国交流学习。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李爱珍的“出身”引发了很大争议。

由于她父母都是华侨,有人担心她出国之后就可能留在国外,甚至移民美国。

幸运的是,李爱珍的导师非常信任她,并且在风口浪尖仍然坚持举荐她。

最终,李爱珍得到了出国访问学习的机会。

而她也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证明,出身不能决定未来的人生。

有的人即使看遍海外繁华,也永远不会忘记回归祖国的怀抱。

在美国的两年里,李爱珍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出国学习的目的——“我们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

1982年底,李爱珍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回到了久别的祖国。

却来不及回家一趟,做完工作汇报后立刻动身北上沈阳,投身到改造国产分子束外延设备的工作中。

当时我们国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非常不完善,而西方国家为了遏制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一律禁止向我国出售设备。

李爱珍的归来,终于为我国带来了希望。

然而改造设备的工作异常艰难,一天又一天过去,有的工作人员已经逐渐被磨灭了热情和希望。

在当时的情形下,被寄予厚望的李爱珍,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沉重的压力下,李爱珍不急不躁,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终于,1984年的分子束外延国际会议上,我国的技术进步让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举目震惊。

我国在分子束外延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西方国家也只能取消对我国的禁售限制。

这一切,李爱珍功不可没。而李爱珍在科研界的成就,远不止此。

然而,科研成就硕果累累的李爱珍,却曾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这是怎么回事?

多次落选中国院士,后来却成功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又是为什么?

71岁高龄的外籍女院士

李爱珍不仅为我国创造出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在我国的科研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成就有目共睹,她成为院士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国一位名叫郭景坤的老院士就曾经在1999年、2001年、2005年连续3次举荐李爱珍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高龄七十多岁的郭院士,缠绵病榻之时仍然坚持为李爱珍手写推荐书。

郭院士的坚持,是出于他对李爱珍科研成就的肯定,也是出于他对李爱珍科研态度的赞赏。

然而,遗憾的是,这3次李爱珍虽然都进入了候选人提名,结果却都是落选。

3次推荐加上1次李爱珍的主动申请,她共4次与“院士”遗憾擦肩。

李爱珍对我国科研领域贡献巨大,这样的结果不免引人揣测,甚至有声音开始质疑,院士评选是否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其实,我国院士的评选有一套完善的规则,评选过程完全遵照规则,公平性毋庸置疑。

只是虽然能够保证过程公平,结果却仍然无可避免地存在偶然性。

中科院院士候选人由各科学院系统、高校系统、科技系统、地方省市系统组成。

2000年左右,每个学部会有50-80名候选人,且这些候选人都已经是万里挑一的精英。

而最终的当选名额却只有10个左右。

李爱珍所在的信息技术科学部又包含很多个方面,评选时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名额可能只有1-2个,竞争非常激烈。

因此,投票的结果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除了投票的偶然性之外,李爱珍落选可能还和另外一个原因有关,那就是年龄。

年轻人往往拥有更旺盛的创造力,对新技术的了解也更加及时。因此,当时我国评选院士非常注重年轻化。

甚至有明文规定,小于60岁的候选人,需要2位院士推荐,而大于60岁的候选人,则需要6位院士推荐。

1999年李爱珍第一次被推荐时,年龄已经超过了63岁。

尽管她仍然入选了提名,但没有人知道,她最终落选是否与年龄有关。

李爱珍接二连三的落选令人惋惜,此时没有人能够想到,几年之后,高龄71岁的李爱珍会当选为美国外籍院士。

2007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开宣布了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家李爱珍赫然在列。

此时,美国科学院共有11位来自中国的外籍院士,李爱珍是其中第一位女性。

李爱珍从邮件里得知了这个消息,本人也十分惊讶。

美国科学院以往的中国籍院士,都有中国的院士头衔,李爱珍是唯一的例外。

其实,这不是因为美国对李爱珍“另眼相看”,而是因为李爱珍完全符合评选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评选和中国有所不同。

美国没有个人申请的通道,只有一种评选方式,那就是由院士、学科组等多个单位组成主席团,在世界范围内筛选候选人。

然后通过主席团多次讨论,层层筛选,决定最后结果。

而他们评选院士也不考虑年龄、是否已经是本国院士等因素。

最核心的标准只有一条——“在某一科研领域长期、源源不断地做出卓越、原创性的贡献”。

李爱珍在半导体领域潜心研究几十年,在量子级联激光器、分子束外延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世界级贡献。

于她而言,这份荣誉是实至名归。

李爱珍当选美国外籍院士之后,国内关于她的讨论忽然多了起来。

逐渐,也有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有人刻意提起李爱珍落选中国院士一事,阴阳怪气地“感叹”国内外的“落差”。

而李爱珍作为这种“落差”最直观的感受者,她的心态是否受到了影响呢?

感恩与愧疚,坦荡及热爱

要问李爱珍得知消息时的心情,那无疑是激动、兴奋。

当时美国的科技发展位于世界前列,而美国科学院中的科学家们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其中有200多位都是诺贝尔奖得主。

对于任何一个科研从业者来说,进入这样的团体都是至高的荣誉。

然而,在美国研究院获得了荣誉,不意味着要忘记自己原本的归属。

李爱珍在发表感言时,除了表达自己的荣幸之外,也郑重表达了对祖国的感恩。

她说:“没有祖国,就没有我的今天。”

她始终没有忘记,几十年间,是祖国为她提供了经费、环境等支持,才让她有了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

她认为,自己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栽培;她表示,这份恩情,她永远不会忘记。

李爱珍的话并不是发表感言时的冠冕堂皇,而是句句出自肺腑。

平时上课的时候,她就总教自己的学生:“国家给我们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当年出国学习,进入陌生领域时,她想的也是:“科学家要为了国家而努力,不能总是计较个人得失。”

即便后来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李爱珍“为祖国发展而科研”的心也从来没有变过。

哪怕所有人都在为她惋惜、遗憾,她的内心也没有任何不平,而是充满愧疚。

她愧疚于自己让老师们操心,让老师们失望,却从来不提自己是否难过。

李爱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后,有外国媒体曾在采访她时刻意刁难。

问道:“美国科学院承认了你在科研领域的贡献,但中国科学院却让你多次在院士评选中落败,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记者的态度咄咄逼人,李爱珍的回应却是平淡而有力:“我总是记得人家给了我什么,却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

前半句是李爱珍对国家栽培的感恩之心,后半句是她淡看得失的宽广胸怀。

李爱珍的心态也是她成功的因素之一。

对待祖国,她一直怀抱感恩之心;对待名利得失,她视如浮云鸿毛。

而对待科研本身,她的态度则是真诚、坦荡以及热爱。

感恩祖国,让李爱珍能够坚持“为祖国发展而科研”的初心,有源源不断的科研动力。

看淡得失,让李爱珍能够沉下心来,耐住“没有成果”的寂寞,花费20多年时间专注于一项工作,最终取得重大突破。

除此之外,李爱珍对待科研的真诚和坦荡,则正是科研工作者最需要的品质。

李爱珍经历过动荡的年代,在那种时候,科研很难进行下去。

当时,李爱珍的一位老师,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敢于说真话,敢于反驳错误理论。

李爱珍学习到了老师这种珍贵的品质。

在听到自己不认同的理论时,无论对方与自己关系亲疏远近,无论对方是自己的领导还是老师,她都敢于直言自己的想法。

当有人建议李爱珍“圆滑”一点时,她只会回答:“科学需要真话,而不是圆滑。”

除了真诚以外,李爱珍对科研还有一种像生命一样的热爱。

这种热爱,让她能够为科研付出所有。也是这种热爱,让别人眼中的辛苦煎熬,都变成了甘之如饴。

无论在同事眼中,还是在学生眼中,李爱珍留给人最深的印象都是“拼命”。

年轻的学生都忍不住感叹:“李老师一周工作七天,全年无休,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精力比我们年轻人都充沛。”

但如果问李爱珍自己觉不觉得辛苦,她则会说:“我很喜欢”。

李爱珍是一个内心十分坚定的人,无论是经历中国院士落选的低谷,还是经历当选美国外籍院士的巅峰,她对祖国、对科研的态度始终不曾改变。

她为强国而科研,然后,把科研当做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毕生精力。

结语

李爱珍是小村子里走出来的科学家,她曾因身为华侨子女遭受偏见,也曾因年龄数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但她从不因波折、得失而困扰,一直坚定地专注于科研道路,最终当选美国外籍院士,功成名就。

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是由外部因素决定,还是由自己决定?

作者:沧粟

编辑:二爻

参考文献:

[1] 王蔚.李爱珍:“墙外香”的科学家[J].科学大观园,2007,No.290:56-57.

[2] 苏文洋.李爱珍让我们脸上发烫[J].领导文萃,2007,No.175:163.

[3] 王思佳.李爱珍:视科研为生命的女院士[J].中国农村科技,2007,No.147:28-29.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055521qym

    大师临终前为她推荐为了啥,没人重视。

    何继灏 回复 @15055521qym: 666

  • 1891196jykz

    没事,东方不亮西方亮。

  • 何继灏

    666

  • 坤坤错过了

    来了

  • 何继灏

    666

  • 何继灏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