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来自北大规划院的规划师进入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丁家滩村,进行灾后规划摸排,在村口的一处公交场站,规划师进行了淹没线测量,并对该场站进行了综合研判。自8月11日门头沟启动全区范围内的灾后规划摸排以来,规划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村庄,开展摸排工作,预计十天可以完成。
本次门头沟区全面启动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是由门头沟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镇街及市规划院、市建筑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同衡等16家规划编制团队参与,以灾后村庄房屋、道路、基础设施毁坏情况为重点,深入全区8个镇街178个行政村庄,开展全区范围内的灾后规划摸排,将为下一步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收集第一手资料。
搬迁条件:积水半米以上村庄一半面积受灾
“按照计划,预计十天完成全区的摸排工作。”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门头沟分局规划事务科张刚表示,本次的灾后重建规划摸排包括138个保留村,另外40个上楼村将结合灾毁情况和相应规划进行摸排。
这次摸排在实地走访摸排的同时,收集前期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摸排情况,把水淹范围、水毁区域、房屋受损情况等要素体现在矢量图上,叠加已有的信息测绘数据手段,科学确定村庄范围、建筑规模、人员规模和用地规模等,为下一步规划编制打下基础。张刚表示,根据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要求,门头沟区初步计划开展综合防灾、选址安置等10个专项规划。
上午,张刚一同进入丁家滩村进行摸排,实地了解村里的水毁情况、农民诉求等情况。他介绍,从初步的摸排情况来看,丁家滩村是受灾比较严重的村庄,水深最深的达到了2米,村周边有行洪、山洪、地质灾害等综合灾害的发生,损毁程度比较重。
当时在编制门头沟分区规划时,按照当时的要求和专项规划研究,丁家滩村所在的永定河山峡段,是按照20年一遇的洪水线标准来划定的河道蓝线。张刚表示,这一次洪水的淹没线,已经涵盖了丁家滩村蓝线外的部分。经过这次洪涝灾害,还要重新审视原来的设防标准,包括管控要求等,目前,区里正在开展防洪标准和蓝线优化的相关工作。
那么,这次洪涝灾害受损严重的村庄是否需要易地搬迁?对此,张刚表示,实际上,淹没线大于半米及以上,水淹的范围超过村庄50%的,就具备了搬迁选址的技术条件,不过实际中易地搬迁也要根据村民的意愿、经济财力、房屋质量以及地质灾害预防能力等综合考量。
有修缮的可能:外立面完好进水50厘米以下的民房
作为这次受灾镇街之一,妙峰山镇的摸排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全镇的摸排团队共有11人,其中包括北大规划院规划师团队,当天4名北大规划院规划师进入丁家滩摸排。
丁家滩村一共有600多户,其中蓝线以内有25户。全村户籍人口有1150人,加上外来人口一共有1800人,随着清淤工作进入尾声,大部分村民已经返回家园。丁家滩村党支部书记丁贵富介绍,这次洪涝灾害中,有七辆车被冲下来,村里主要的排洪沟被堵上了,洪水就进入村民家里了,南街的另外两处泄洪口也被车堵上了,因此南街受损比较严重,村里的400多亩农田也被淹了。
每次下村摸排前,北大规划院规划师提前跟村镇沟通,对村庄整体进行了解,有必要的会请村民带领到受灾严重的点位进行摸排。北大规划院规划师李泽祥进村时,手里拿着一张丁家滩村地图,地图上已经标注了许多红色数字,记录的是点位淹没线。
经过初步的摸排,李泽祥介绍,丁家滩地理位置特殊,全村以铁路为界限,铁路东侧在河道内受灾严重,铁路西侧靠近河的两排民房同样也受损严重,西侧靠近山体的民房,受山洪影响损失较大。
李泽祥和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受灾严重的点位,“水位最高的时候,丁家滩村的牌坊淹没了一大半,只剩下丁家滩村几个字,这一处公交场站的淹没线已经超过了房顶,有的民房的淤泥达到了一人多高,还有部分房屋出现开裂、塌陷,受地质灾害影响大,在勘测中我们会根据房屋情况进行分类标记。”李泽祥说,根据实际摸排情况来看,如果村民房屋的室内水位达到50厘米及以上,这将对未来的居住产生影响,不建议居住;如果房屋的外立面完好,并且水位在50厘米以下,还有修缮的可能。
经过摸排,北大规划院的规划师要将搜集到的数据反馈到电脑上,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校准,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北大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吴昊天介绍,截至16日下午,妙峰山镇已经摸排了16个村子,接下来将进入最后一个村子下苇甸村展开摸排,下苇甸村的受灾也比较严重,是重点摸排的村庄点位之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