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的印度一文不值?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为何会成国际笑柄?

没有中国的印度一文不值?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为何会成国际笑柄?

00:00
15:14

2014年5月16日,对印度而言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印度议会完成了新一轮大选。根据选举结果,印度人民党击败国民大会堂荣登执政党宝座,这意味着印度人民党党魁莫迪成为新的印度总理,印度也自此进入莫迪时代。

彼时的印度,虽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GDP总量更是排到全球第10,距离“有声有色大国”的目标越来越近。但作为一个志存高远的领导人,莫迪感觉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印度。

因为一直以来,虽然印度深受美俄等大国的喜爱,人缘好到印度说第三,没人敢排前二。但谦虚的印度更愿意“屈尊下顾”,奉西方世界鼓吹的“龙象之争”为圭臬,将山水相连的中国作为比较对象。

毕竟,同为第三世界的人口和领土大国,中印两国不仅“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近代又同样被西方帝国主义蹂躏,更先后在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有着同样一穷二白的“民族复兴”起点,可谓“不能说很像,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印度长期领先中国,但当起点更低的中国1988年GDP总量稳固超过印度,1993年人均GDP超越印度,印度就再也没看到过中国的尾灯。

到莫迪上台时,印度GDP总量相比于中国早已从1990年的90%锐减到2014年的19.7%,可以说印度虽然很努力,但根本难以同中国同台竞技。

更要命的是,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在经济一飞冲天的同时,生产了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商品,俘获了众多国家民众的心,印度虽然嘴上说着不屑一顾,但身体却逃不过真香定律,这让莫迪痛心疾首。

莫迪深知,没有独立自主的“印度制造”,印度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实现有声有色的“印度梦”。更重要的是,这头和中国在边境大打出手,那头又低声下气地购买中国产品,虽然脸面从来可要可不要,但传出去鸡怎么看它?牛怎么看它?熊怎么看它?老鹰怎么看它?以后在国际社会还怎么混?

所以莫迪上台后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降低甚至杜绝印度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并立志在2022年前将印度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5.58%提高到25%。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印度按照安倍晋三经济学照葫芦画瓢,煞有介事地抛出了“莫迪经济学”,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传统项目中,莫迪为打击积重难返的腐败问题,创造性地推出了轰轰烈烈的废钞运动,用50天时间废除了印度全国500和2000卢比的大额纸币流通,一时间让印度社会一片哀嚎,甚至冲突不断。

作为从基层摸爬滚打一路走来的领导人,莫迪深知印度社会尤其是基层是什么德行,所以通过让贪官赃款秒变废纸的神操作,虽然聚集了印度社会的一度重大,但却为莫迪赢得了更高的支持率,为下一步农业改革铺平了道路。

一直以来,印度虽然一再强调发展工业、壮大第三产业,但农业却始终是印度经济重要支撑,农产品出口更是印度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

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印度政府一直以来都执行着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来保护农民利益,但此举给印度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于是莫迪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力主削减并最终取消农业补贴,这引起了广大农民兄弟的一致愤慨,他们开上拖拉机就奔新德里去了,并一路上异口同声地问候着莫迪的祖宗十八代。

不过,再大的民怨沸腾,也阻挡不了莫迪政府推行经改、农改以及军改等力主强化中央集权的决心。事实证明,莫迪的操作虽然激进,但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印度的中央集权水平也大大提升,为莫迪大刀阔斧地推行“印度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后,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印度制造”取得了立竿见影的丰硕成果,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统计数据,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15.58%下降到13.72%,平均年均增长率仅为6.8%,而印度2019年的GDP规模只相当于中国的20%,中印差距不仅越拉越大,印度制造业也在不温不火中成为笑话。

更尴尬的是,虽然印度制造烂泥扶不上墙,但为了有声有色的“印度梦”,印度社会一刻也不能停下。所以结果就是,印度非但没能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反而越来越欲罢不能。

莫迪就纳了个血闷了:我这么英明,印人党这么优秀,印度这么给力,为何结果却这么拉稀?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静夜史认为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

印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从来都不是。

虽然世界上早有“四大文明古国”的提法,印度也大言不惭地把自己打扮成历史厚重的样子,但地球人都知道,从雅利安人通过开伯尔山口这个“绿色打印通道”南下开始,印度就在各路征服者的轮番蹂躏下不断覆盖,并最终成为秀色可餐的“文明千层饼”。

而无论哪一路征服者,都不曾完全统一南亚次大陆,直到英国殖民者漂洋过海地来“打印”,才最终实现了南亚的统一,号“英属印度”。

不过,虽然印度武力先进,但人数不足,虽然统一南亚,本质上也不过是拉拢了所有土邦领主,组成了鱼龙混杂的“自治殖民区”。

由于强力贯彻了“以印制印”,更重要的是强化了雅利安人创造的种姓制度,再加上印度民众天生“不爱武装爱红妆”的特性,英国的殖民统治一帆风顺,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模范殖民地兼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

鉴于印度民众很“享受”英国带来的“文明”,所以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重任就落在了高种姓土著身上,于是他们在1885年创立了国大党。

但问题是,国大党本身就是英国殖民者的统治者联盟,也就是英属印度的既得利益者,让他们自我革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没有底层民众爱的供养,他们这些寄生虫又没法儿岁月静好,所以以甘地为代表的国大党人,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对英国殖民者不合作,教育底层民众非暴力,获得了对立双方的一致喜爱。

而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注定是不可能带领印度挣脱英国殖民枷锁的,毕竟英国不会傻到主动吐出吃下去的肥肉。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度参与,让英国再也不复超级大国之勇,不得不对英属印度忍痛割爱。但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人畜无害”,所以即便英国是“丧家之犬”,也依然能强势地将印度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印巴分治就是英国留给印度的最后疼爱。

印度很开心啊,毕竟英国不仅留下了丰厚的殖民遗产,更手把手教独立,扶上马再送一程,可谓真正的仁至义尽。

但因为没有惨烈的革命或战争洗礼,印度从未消灭反动派,反而不得不与之组成统治者联盟,国大党之所以在内外政策上首鼠两端,就是因为成分的鱼龙混杂。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缺乏革命或战争洗礼过程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崛起而言是名副其实的灾难,因为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扭转“政令不出新德里”的尴尬窘境;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各个角落,推动土地改革为工业化铺平道路;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释放劳动力红利为工业化提供支撑。

所以尽管开国总理尼赫鲁不断订立目标,拼命拉国际赞助,但印度的发展始终一言难尽。

因为没有土地改革对土地资源的整合,印度无论是本土还是外来项目都无法落地,比如日本从我们手中抢走的高铁项目还在纸上谈兵,令日本欲哭无泪。

所以面对无地可用的尴尬窘境,印度没有及时“补课”,为万丈高楼打下坚实地基,反而另辟蹊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软件外包和仿制药,一度掩盖了印度社会隐藏的各种矛盾。

但第三产业虽然门槛低,效益高,却面临着高度依赖国际市场、随时被外国收割的尴尬,所以印度越发展,就越是岌岌可危,追赶我们就尤其力不从心。

所以莫迪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知道,大国博弈本质上是第二产业的博弈,毕竟第二产业是第一产业的后盾和第三产业的基础,没有发达的第二产业,印度崛起就只能是黄粱一梦。

但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为制造业背书,莫迪再宏伟的蓝图也是徒劳无功。因为制造业想要崛起,需要的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外资、完善的工业体系和成熟完备的法律保障。这都是需要提前完成的前提条件,但莫迪却从加强中央集权的更早阶段开始,这不是黄花菜都凉了,而是黄花菜都馊了。

时至今日,因为制造业不发达,印度社会发展的瓶颈束缚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GDP增长的后继乏力。而经济发展的力不从心又反过来激化了各类矛盾的爆发,比如宗教矛盾。

而火上加油的是,莫迪从小就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坚持“大印度教”主义思想不动摇,排斥和打压穆斯林等非印度教势力,这虽然巩固了莫迪的选票基础,却让印度社会矛盾丛生、暗流涌动。

这对于外资而言尤其可怕,毕竟谁也不想三天两头地被宗教暴徒打砸抢烧。更要命的是,印度早已烂到根的法律体系,不仅无情地伤害着女性弱势群体,更助长了印度“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趋势,极大地恶化了印度的营商环境。

所以,莫迪虽然志存高远,但想要在8年时间内实现“印度制造”的成功,根本就是做梦。

而莫迪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也让“印度制造”的实现难于登天。

相比于国大党的“谨小慎微”,印人党一向激进,而莫迪似乎更登峰造极。虽然在国内是低种姓,但莫迪在国际社会可谓高山仰止,和各方势力都有交情。

但莫迪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一直以来煽风点火的历史传统,除了疯狂欺凌南亚邻国,比如控制不丹,封锁尼泊尔,更好了伤疤忘了疼地挑衅北方邻国,企图重刷“长城守望”副本,感受当年被按在地上来回摩擦的“快感”;另一方面又在美俄欧等国之间左右逢源、反复横跳,争取印度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试图更上一层楼地谋求印度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只是,莫迪虽然能忽悠,嘴炮火力堪比喀秋莎火箭炮,但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所有野心都不过是自欺欺人。

但这种不自量力地折腾,却极其容易反噬所谓的“印度制造”成就,毕竟,印度从来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需要其他国家大力“配合”,如今又到处树敌,“印度制造”想要落地生根简直是见了鬼了,落地成盒还差不多。

所以,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其它印度领导人,莫迪确实有两把刷子,但也就有两把刷子而已。这也决定了“印度制造”根本不可能实现,印度的大国崛起也注定只能存在于梦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