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一位坝上接生婆的“生之书”,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深度解读

《有生》一位坝上接生婆的“生之书”,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深度解读

00:00
09:39

原文 


解读全球热点,读懂世间好书。今天,中国文学界的最重要奖项——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最终获奖作品公布。河北籍作家胡学文创作的长篇小说《有生》成为提名作品之一。


今天,热点讲书就为你详细介绍这部长篇小说《有生》。


《有生》全文56万字,首次刊发于文学期刊《钟山》长篇小说2020A卷,由作家花八年时间写作完成。胡学文目前是江苏作协副主席、专业乡村题材作家,他出生于1967年河北沽源县的一个乡村,小时候,他没有条件接触到大量书籍,初中毕业后,胡学文考上了张家口市的张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乡镇中学担任教师,工作之余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1995年发表处女作《骑驴看唱本》至今,他陆续发表《燃烧的苍白》《天外的歌声》等长篇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命案高悬》等十九部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几乎都离不开乡村的生活细节,比如《极地胭脂》这本书的灵感来自早年作者家访乡村学生途中,遭遇沙尘暴等自然环境的真实经历,他用女兽医这样的女性视角,传达更为细腻的乡土情结。此外,他的多部小说还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比如2005年由冯巩导演的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便是改编自小说《婚姻穴位》而来,这部电影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有生》这部小说究竟讲了什么。有生,这个名字自然离不开生命的主题。这是一个从接开始的故事,它以接生了一万多人的底层接生婆祖奶乔大梅作为主人公,将读者代入真实的视角,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壮阔而又浩瀚的文学世界。


祖奶乔大梅是一位走街串巷的接生婆。在书中,祖奶本人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是接生婆乔大梅”,显得淳朴而又感人。她在马车上、驴车上、塞外步行路上,在一次次接生经历中体会到了生命的不易。


例如小说第十二章提到,一对兄弟驾着牛车从近百里地外的村子赶来,请求祖奶给她们的媳妇儿接生,因为之前的头一胎就没保住,他们的精神都有些恍惚。可是此时日军正在河北发动侵略,局势动荡不安,去一趟极其危险。祖奶不顾丈夫白成礼的反对,毅然决然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到了之后发现临产的妇女骨盆窄,面临危机,她依然冒险接生,拯救了母亲和孩子的生命,甚至在回去的路上还碰见了土匪,还好惊险过关,保住性命。就这样,她吞下自己的苦难,用坚韧的生命力量,为无数产妇带来新的希望。


同样,祖奶奶在面对生命的脆弱时,内心也在不断成长着。比如第十二章里,祖奶在拜第二任师傅薛令玄之前,亲眼看到薛师傅会针灸的本领,后来也学会了这个救命的办法。但正是学会了新的本领,她心里总会回忆起过去接生事故中的痛苦:某一次接生时因为自己医术不够高明,导致一名白姓产妇发生了意外,失去了生命。不过,好在祖奶十分乐观,逐渐在新的经历中体会到挽救生命的使命感,觉得拜师不仅仅是自己的幸运,更是产妇和自己的福气。


同时,在祖奶的孙子辈里,还有形形色色的、照着自己念想活着的角色:有为丈夫痴情而发疯的女性如花,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却暗中喜欢邻家妇人的毛根,想牢牢掌握自己命运却又力不从心的喜鹊。


以如花为例,结婚前她爱花如命,结婚后将丈夫钱玉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当丈夫问如花:“你信不信,你头顶的天空可以开花?”如花自然在云里雾里,没想到丈夫为了放烟花、给她带来浪漫,竟然下煤矿去挖煤,用命换来了钱。


再比如喜鹊这个人物。她的父亲是一名羊倌,名叫花丰收,却差点被自己的妻子白凤娥蓄意谋杀。女儿在这种家庭变故下成长,性格显得异常强硬,于是选择嫁给了有男子气概、不服输的“黄板”,但丈夫的牢狱之灾接踵而至,希望改变命运的她只得认命。这不得不让读者注意到小说前面特意加入的情节:一只猫按住了一只不断扑棱翅膀反抗的“喜鹊”。这仿佛已经注定了喜鹊求而不得、最终身患精神疾病的悲痛结局。


书中的诗人北风同样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真名叫杨一凡,是营盘镇的镇长。缺乏诗人气质的他患有严重的精神焦虑症,有一天无意邂逅了一名养蜂女,两人关系不错,但无意间收到署名是蜂王的无厘头短信,让养蜂女这个形象如同《聊斋》奇女子那样神秘。就这样,在养蜂女死亡后,本来没有诗人气质的他居然在这样的感情世界里“”溺死”,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无法自拔。


可以看出,这些身处“宋庄”这个乡村中的人们,都拥有独特的性格,他们在祖奶庇护的大伞之下构成一个个伞骨,共同面对命运的无奈,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韧性与祖奶的品格产生了共鸣。


《有生》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乡土情”,作者胡学文自己也经常提到自己喜欢用到的一个意象“坝上”,京派作家汪曾祺先生同样对坝上以及坝上的马铃薯怀有很深刻的感情。在北方生活的人们对这个广阔无垠的地方应该更是情有独钟吧。而这样的乡土文学,正是胡学文永远坚守的心灵港湾。


2023年1月,胡学文在《农民日报》反复诉说这个特别的地方:“有句俗语,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坝上人的性格和血液里的韧性,就如墙角路边的皮尖草一样,踩断踩烂了,没几日便又挺直了腰身。……如果用第二个词来概括坝上人,我会说淳厚。”就这样,代表乡村而执笔前行的胡学文,便在《有生》这本书里注入了农民最淳朴无华的思想。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胡学文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曾说:这本书名来自《天演论》:“此万物莫不然,而以有生之类为尤著。”意思是,自然演化这个规律万物都是如此,而对于有生命的生物尤其显著。


写作风格上,胡学文有着一股“傻劲儿”,主人公没有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也不会营造一种人设不定的情景,吸引眼球。他偏要坚守自己的温度,在乡村这片广袤无垠的泥土上,诉说家长里短,凭借自己的热情与想象,为读者带来最丰富的养料。


《有生》出版以后,业内人士对其称赞之声不绝于耳。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说:“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民族寓言、家族史诗如群山连绵,胡学文偏向群山而去,以‘有声’写‘有生’,他为民族生活底部的、无名的‘元气’赋形,他写的是百年事、乡土事,也为后疫情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民族的自我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就是说,胡学文选择的立足点是最有生气的乡土,从这里诞生的智慧与勤劳永远都是中国文学最坚实的底气。


在胡学文看来,自己的作品是对时代的理解,但目前并不会因为信息化的盛行而担心掉队。乐观的他想法单纯:““如果一个作家被大量的信息所胁迫,真的会失去思考的能力,作家是需要思考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要把自己的精力更多的用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面,其他的事情我觉得泛泛地了解一下就够了”。


未来,我们也相信乡土文学依然会繁荣发展,为大家带来更多诚意之作。关于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其他提名作品的解读,请持续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多听为宜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