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9月22日至10月15日,在24天时间里策划推出25场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音乐演出,以“共未来”为主题,通过“音乐·青春·未来·态度”四个维度进行艺术诠释。
伴随着演出行业的复苏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恢复,北京国际音乐节策划推出“共未来”的全新主题,以“音乐·青春·未来·态度”的多维度呈现,以支持青年音乐家和打造古典音乐文化新体验为切入点,打造全新概念、全新体验的专业古典音乐节。9月22日,开幕音乐会将以“纪念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创立101周年”为主旨,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民族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邹野,根据刘天华《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改进操》等器乐原作创作的幻想交响组曲《聆听刘天华》将迎来世界首演。由青年指挥家杨洋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和北京民族乐团、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用时代强音感怀光辉历史,同台上演当代作曲家陈其钢的作品与来自老一辈作曲名家萧友梅、赵元任和刘天华笔下的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上演的西班牙拉夫拉前卫剧团的视觉交响《田园星球》是集合装置、表演、视觉、听觉充沛体验的交响音乐会,由新任音乐总监黄屹率广州交响乐团敬献。观众与演出通过手机APP与音乐互动,将地球颂歌和环保主题与人们生活的距离拉近,引导观众深入主题,引发深思。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则将现场音乐演奏跨界数字艺术,首次发布“数字艺术藏品”,开启音乐节在数字时代新次元的艺术探索。
持续多年策划推出的“城市系列”从都市潮流聚集地三里屯、城市地标中信大厦到凝结首都历史脉络的太庙、景山寿皇殿等历史文化名片,古典音乐走出音乐厅,通过“城市系列”深度融合北京的都市生活与城市文化。“樂动名园”系列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开启的特别合作,将高质量的中外室内音乐经典与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呼应,为乐迷们提供仅在北京这座城市才能体验的京城历史名园“樂动”系列。此系列将在天坛公园神乐署以三场午间下午茶音乐会的形式推出。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大华城市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海顿歌剧《月亮的世界》也将迎来中国首演,以小剧场歌剧和演出为切入点,打造融入城市、贴近生活的音乐体验新模式。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还将向观众推出“中剧场歌剧”,来自英国的“声剧场”打造全新改编版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城堡》,将由伦敦小交响乐团领衔在北京喜剧院上演。歌剧作品在中型剧场上演,令观众走入作品中的奇异世界,是现在国际歌剧和音乐剧场新浪潮,也是更多年轻人对经典剧目解构创作的新起点。作曲家郝维亚的中国首部科幻歌剧《七日》,将以半舞台的形式为一个未来异空间,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存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为切入点,用歌剧表演形式引起讨论,作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思考。
北京国际音乐节主席余隆2002年首推“中国概念”,北京国际音乐节就不断出现由中国发声的委约佳作,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委约作曲家刘索拉全新原创的交响舞曲《大闹天宫》,也将首次亮相音乐节舞台。这部新作集合民间音乐元素、现代音乐的趣味、民族乐器的色彩和爵士乐的灵动、管弦乐的交响性,致敬经典的同时,以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化的音乐语言,创造了当代音乐家对经典作品的全新解读。
延续“中国概念”的传统,今年在艺术总监邹爽的全力推动下,马勒基金会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深度合作,以中外青年音乐家集结的驻节形式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呈现四场音乐会。这四场音乐会将集中在“对话马勒作品”的主题之下,数位极具潜力的中外青年作曲家齐登台,其中黄若和王颖的作品为中国首演,而莎拉·斯科特、王斐南、李桢岩将受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呈现全新理念的佳作,彰显不同时代音乐家的不同风格与艺术思维。
“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处在走向全新未来的时代节点,从今天迈向未来的关键一步就在于中国青年音乐家们在世界舞台上能够提振音量。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担当中国青年音乐家们走向世界舞台的起点,成为全世界关注中国青年音乐家的聚焦点,成为中国音乐事业走向未来的新起点。”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表示。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艺术总监邹爽的策划下为更多的青年音乐家提供了展示与交流平台,并携团队一起打造中国青年音乐力量在音乐节中相聚的盛会,从节目策划到全方位的服务设计,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是首次以双年届的方式重启。邹爽表示“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艺术机构,我们要将音乐节带到更多的年轻人身边,通过青年音乐家集结的热情、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将音乐进一步融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多融入古典音乐文化的途径;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激发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展开前沿思维想象的音乐创作,为更多的青年才俊提供机会,推出更多属于未来态度的作品,用青年集结的音乐力量向世界发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