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不敢进医院了”“医院专家不敢赶场子了”……最近一段时间,医疗反腐掀起的风暴、形成的气压,体感明显。不仅是医疗领域得到了震慑,整个舆论场都在热议,各个网络平台上挂着和医疗反腐相关的热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书记、院长等主要领导已达168位,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典型如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俊,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杨文俊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回扣比原价都多,令人咋舌。
那么,当人们在讨论医疗反腐时,人们在关注什么,期待什么?
击中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
这一波反腐行动之所以引发热议,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医疗是直接和民生相关的领域,医疗腐败所产生的不必要成本,最终还是落在了广大民众身上。
医疗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如劣质医药和器材,也是间接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大因素,如价格虚高、过度医疗等。同时,这也不可避免地给医保基金的支付带来较大压力。人们对此有清晰的痛感,也因此对于医疗领域的反腐会有强烈的关注欲望。
可以说,反腐治的是医疗领域的各种弊病,也是普通老百姓常年忧心的心病。
需要指出的是,医疗反腐其实并不是最近几天才突然开始的,几乎年年都有强调和相关行动。那么这一波反腐,有何不同之处?
今年的一系列医疗反腐行动,其实可以放到一个大局里去看:健康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等重要部署。健康中国,首先要建立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
尤其是公立医院,本身就是公益性的,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更不能让“治病救命”这一民生刚需成为生财之道。而从这一波反腐成果来看,不少被揪出腐败问题的医院正是公立医院,被立案调查的医院负责人不少都有着公职身份,这就更刺激了大众神经。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进行的医保谈判不时引发大量关注,一些药品被“灵魂砍价”之后赢得网友点赞,舆论场甚至有了“让医保局把价格打下来”的广泛期待。这次,显然很多人也在期望,通过这一波强力反腐,把虚高的医药价格和医疗费用“打下来”,这可能比那些医保谈判惠及面更广。
打掉吸附在医疗行业上的灰色利益链条,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公正、更合理的配置,让普通人不因腐败“加价”吃不起药、看不起病,这才是这场反腐风暴之下,人们翘首以盼的那朵云霓。
一边是“看病贵”,一边是“高销售费”
在这一波医疗反腐浪潮中,除了具体的贪腐数据令人震惊,医疗行业的“高销售费”现象,也让人叹为观止。有媒体梳理发现,A股488家医疗企业在2022年总共花掉了3523亿元的销售费用,平均每家约为7.2亿元。其中,有29家药企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50%。
作为公益属性很强的“科教文卫”之一,医疗行业居然成了一个“销售驱动型”的行业,情何以堪?这所谓的销售费用里,有多少是正儿八经的营销,又有多少处于灰色地带,变成利益输送?
须知,医疗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得病了就要去看,这是十分刚性的消费,而不得某种病的人也不太会关注某一块的医疗。那么,这些销售费都“销”往哪里了?显然,流向了医疗机构。但是医疗机构的采购是专业采购,理论上也不该注重宣传,而是看产品功能,看医院和患者的实际需求。
有媒体调查分析,中国是仿制药大国,产品同质化所带来的激烈竞争,是中国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但悖论又来了:如果是处于买方市场,药品和医疗器材不应该价格很低吗?这和大众感知不符。那些医药公司为何宁愿花钱“销售”,却不把价格降一降?
一个健康的医疗市场,应该是谁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谁的价格更优惠、性价比更高,才会更有市场。所谓高销售费产生高销量,这更符合生活日用品的市场逻辑。所以,根本还是在于,医疗采购市场不够透明、公正,在专业壁垒的遮掩下,往往使得权力在当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有媒体采访的行业人士道出了一个潜规则:“行业基本都是54321的返点模式”,也就是说,一款产品进院,利润为200万元,职务较高的负责人能拿到10万元,后面依次递减。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商的内部人士更是直言,“所谓的学术会议太多了,就是为了圈钱,供应商也苦不堪言。”
所以,医疗腐败和其他领域的腐败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借由权力产生利益交换。
净化市场,还需借助民间和专业监督
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导致腐败。以普洱市人民医院的腐败窝案为例,那起回扣高达1600万元的采购,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明确反对,但院长杨文俊执意购买并最终达成。而在杨文俊影响下,该医院中层干部上行下效、各自盘算,纷纷利用手中权力非法牟利。
说到底,若想铲除医疗腐败的土壤,还是要管住权力,改变医疗行业缺乏透明度和行业内部监督的现状。一家医院,为什么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明确反对,院长却依然可以高价购入、吃掉回扣?如果“院内监督”不够,那不妨引入民间监督。
虽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根本看不出来那些医疗设备好不好、值不值,但是不懂可以问,如果信息公开充分,他们至少可以质疑,将问题抛给社会舆论。而网友里总有专业人士,他们总能看出门道、发现疑点和线索,从而及时监测到腐败行为。
当然,面对如此广度、深度和力度的反腐,也有一些声音表示,这会不会影响相关企业经营?
不可否认,重拳反腐之下,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短期内确实会出现经营波动。如7月3日,医疗卫生信息化龙头企业卫宁健康披露,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周炜因涉嫌行贿罪被立案调查,当日股价跌停;7月31日,赛伦生物披露,公司董事长范志和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当日股价跌11.53%。
然而,还是要深刻认识到,反腐是治病救人,也是“治病救企”。从更长远处来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丢掉“带金销售”的包袱,轻装上阵,把更充裕的资金用在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上,反而有利于医疗行业的自净和健康发展,更会产生提质降本的效果,最终造福社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