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肚子疼叫“窜气痛”,7种情况建议就医

有种肚子疼叫“窜气痛”,7种情况建议就医

00:00
05:22

「窜气痛」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肚子里有一股气到处跑,窜哪儿哪儿疼,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一动就像针扎似的刺痛。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释这股乱窜的“气”到底从何处来,并教你科学“顺气”。

受访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姚远涛 □主治医师 叶山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郅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心娟

为什么肚子里有气乱窜

正常人胃肠道内本身就有少量气体,对健康并无影响,但除了“自产”的气体,还有一些气体是“后天”形成的:

吞咽的空气

大量饮水或饮料时,易吞入空气,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肠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时,也可随唾液吞入较多气体。

腹部受凉

腹部不慎受凉,可出现肠道痉挛。这时,肠道内的气体也会被推动,出现窜气痛。

饮食不当

摄入过多产气食物,比如豆类、洋葱、大蒜、卷心菜,或饮用汽水等含有大量气体的饮料,可能导致肠道内气体积聚,造成肠道扩张,就会让人感觉腹部窜气。

此外,短时间内大量进食是在“人为”扩张消化道,胃肠道蠕动受限,食物滞留在胃肠道发酵,也可产生胀气感。

饭后剧烈运动

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如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造成胃肠道供血不足,甚至引发肠道痉挛,出现腹内窜气、绞痛。

肠道疾病

患有肠道疾病,会给细菌可乘之机,如结肠炎,会造成肠道蠕动减慢,大便在肠道内堆积,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气体,出现肚子里有气体窜来窜去的现象。

胃部疾病

一些胃部疾病会造成胃动力不足,这时就会引起胃蠕动缓慢,使食物和气体容易在胃内堆积,刺激胃壁神经,引起胀气,还会伴有排气增多,出现肚子里有气乱窜的情况。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会让气体积聚,不易排出。

压力大

长期处在压力中,会使肠胃蠕动变慢,产生腹胀。

7种气“乱窜”预示疾病

如果出现窜气痛,可从上述几个方面找原因,但要提醒的是,一旦伴随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可能是疾病信号。

!

腹痛剧烈

如果窜气时伴随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持续性的剧烈胀痛,常表明腹内气体无法正常排出,可能预示肠梗阻等严重问题,最好马上就医。

!

发热、恶心呕吐

腹部突然出现窜气痛,且伴随发热,尤其是高热,可能是腹部感染或炎症表现。

比如因细菌、病毒感染引发急性肠胃炎,可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以及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有小腹窜气痛,最好及时就医,以免持续腹泻、呕吐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原有症状加重

如果本身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但感觉症状明显加重,也需及时就医。

!

长时间腹胀

如果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有以下7种情况,最好及时就医。

如果腹胀伴有腹痛,且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出现一次排便颜色、软硬程度异常或者排便次数减少,则可能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若突然出现严重的腹胀,同时伴有腹痛、发烧、恶心和呕吐,可能预示着胰腺炎或阑尾炎等脏器炎症。

如果伴有恶心、慢性腹泻和上腹痛等症状,可能是肝脏或胆囊问题。

腹胀伴有脐周疼痛,可能是小肠问题。

左下腹部突然剧烈胀痛,可能是憩室炎、肠梗阻。

空腹时或进食后腹胀伴有钝痛或灼痛,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能是消化道溃疡。

在吃特定食物后腹胀,可能是食物过敏或消化不良。

做好5件事稳住肚子里的气

容易胀气的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

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比如山药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煮熟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2

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

吃饭时数每口嚼多少下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可以用吃饭时间来衡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为20~30分钟。

3

坚持锻炼

身体的活跃会带动消化道的肌肉群,加速气体排放,可选择在饭后散步1小时。

4

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就可能是加剧腹胀。

5

做顺气练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