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于四川成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东汉“击鼓说唱俑”,挟有一圆形扁鼓,直腰、跷脚、举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笑意几乎要从中漾出来,仿佛下一秒人们就会听到哄堂大笑。
东汉击鼓说唱俑展现的,正是约2000年前俳优表演说唱的样子。如今,这尊代表着中华文化最早说唱形式、折射出曲艺和戏曲最初形态的明星文物,在8月8日晚举行的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活”了过来——“说唱俑”穿越千年,与当代流行女团歌者梦幻联动,结合武术与现代的艺术形式,上演了一场令人拍案叫绝的古今和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击鼓说唱俑”
为何是“说唱俑”?
资料显示,东汉晚期至蜀汉,是四川地区陶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俑像多为“模制”,入窑烧制后,在表面涂敷白粉,并加彩墨勾绘。这尊击鼓说唱俑原本亦有彩绘,出土时已剥落。而与别地墓葬随葬品多车马、侍卫等不同,在四川发掘的多个墓藏中,如击鼓说唱俑这般专职于“娱乐”的俑像居多。
娱乐开怀之外,俳优表演的故事情节亦常引人思考。史学家司马迁就对俳优有很高的评价,他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记录了齐国淳于髡、楚国优孟和秦朝优旃一类滑稽人物的事迹,并赞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魏思佳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到,在采风过程中,东汉时期的击鼓说唱俑成为表达蜀地人文特性的不二之选。“这个形象太鲜明、太具喜感了,我们出土很多文物都一本正经,就说唱俑亲切极了!”魏思佳说,导演组利用技术手段让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在舞台上“复活”,在移动屏中的说唱将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跳出屏幕”,“我相信一刹那,所有的观众会很有惊喜。”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魏思佳
在魏思佳看来,只有古蜀人才能塑造出这一形象,“因为内心充满了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和乐观豁达的天性,也延续到了现代巴蜀人身上。可以说,与其说是跨界联动,不如说是成都人乐观精神的延续。
“说唱俑”上演中华武术,背后有群小演员
“梦幻联动”背后,还有一系列幕后故事。比如9个扮演“说唱俑”的演员,全部来自河南少林鹅坡武术学校。这9个小演员手持一鼓,姿态各异、动作不一,脸上化着夸张的妆容。
在一分半的表演时间里,除了要模拟说唱俑的神态、动作,他们还要进行高难度武术展示。“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用传统武术的形式展现‘说唱俑’,就要把最精彩的看家本领亮出来。”带队教练余永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涉及到的专业武术动作主要为后空翻、高抛、虎扑、空中劈叉、托人后空翻等。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扮演成“说唱俑”的小演员
最难的动作是两人用手托一人,托举的人在腾空三米多高后再来一个后空翻。“就是要让世界友人看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余永江的言语中有满满的自豪感。
除了武术展示,演员们还要模拟说唱俑的神态。“我们要做出很夸张的笑容,还要不停摇头晃脑。”最小的扮演者是一名12岁男孩,名叫尹晨浩。表演中,他的动作主要是后空翻和三角倒立。
对习武已有6年的尹晨浩来说,这些动作并不算难。最难的是模拟说唱俑的大笑表情。他告诉记者,平日练武是一个严肃的过程,“很少边练边笑”。为了帮助演员更形象地模拟说唱俑的表情神态,训练时,导演会给演员们反复看说唱俑的图片,还在现场进行模仿,讲笑话逗演员们。到最后,小演员们也渐渐放松。
尽管是说唱俑的扮演者,但尹晨浩和其他小伙伴从没有看过博物馆里真正的说唱俑。他们希望,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后有机会去成都博物馆中瞧一瞧真正的说唱俑长啥样。
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碰撞、融合
此次与“说唱俑”梦幻联动的流行女团,是来自乐华娱乐旗下女团NAME。这些女孩儿演出经验丰富,但和中华武术同台表演,还是头一遭。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女团与“说唱俑”梦幻联动
“他们‘刚刚出土’,从屏幕里蹦了出来,我们要很热情地用青春活力的舞蹈去迎接他们,看他们展现自己的技能,给他们鼓励,也带领观众一起为他们加油。”女团成员龙韵竹介绍说。
和“说唱俑”的互动,也成了表演中最难的部分。“我们想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热情和活力,要努力调动欢乐的情绪去感染所有人。同时,我们也要将现代流行舞蹈和武术演员们的高难度动作融合,其间磨合了很多次,才完成了这样一个创新的表演。”女团成员金子涵说。
在女团成员冯若航眼里,让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古老又年轻的有趣的形式展现在世界面前,既是一种传统文化和流行元素的碰撞和融合,也是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潮流的表现,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就像导演给我们的任务一样,不同年代的艺术交织在一起,有不一样的舞台效果,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应该刻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用不一样的形式让更多人去感受。”女团成员刘嘉欣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