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乌克兰动作诡异,中国强硬警告,俄乌战场要大转变了吗?

美国在乌克兰动作诡异,中国强硬警告,俄乌战场要大转变了吗?

00:00
05:50

欢迎收听军备解码带来的最新军情资讯,敬请订阅关注!

近期,备受关注的俄乌局势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新预兆。

据美媒CNN新闻报道,美国空军宣布将WC-135R“不死鸟”核侦察机部署到乌克兰附近的克里特岛。这款核侦察机在冷战时期被美国应用于收集核辐射情报,通俗地说就是监测周边地区是否发生了核爆炸。

而美国的这一异常举动顿时引发了全球关注。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立即发布紧急警告,呼吁中国公民暂勿来乌,同时要求在乌的中国公民尽快做好新的备案登记,并提前做好向周边较安全地区应急转移避险的准备。那么,以上种种迹象是否表明俄乌战场即将出现巨变?

事实上,从美国将WC-135R“不死鸟”核侦察机部署到乌克兰周边的行动就可以看出,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乌克兰战场的核风险正在急剧升高。

即使不讨论俄罗斯是否会在乌克兰战场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单是扎波罗热核电站也足以构成令人担忧的巨大风险。

扎波罗热核电站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卡霍夫卡水库河畔,它不仅是乌克兰最大的核电站,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

根据乌克兰国家能源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扎波罗热核电站供应了乌克兰一半以上的核能电力,约占全国总电量的五分之一。

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俄军利用大规模公路穿插战术快速占领了大片乌克兰领土,而扎波罗热核电站作为最重要的能源设施之一,也被俄军控制。

尽管乌军此后多次发起反攻,试图夺回这座核电站,但乌军的努力最终却全部宣告失败,核电站至今依然处于俄军控制下。

为什么乌军对扎波罗热久攻不下?其实并非是俄军战斗力碾压,而是乌军投鼠忌器。在乌军2022年3月发起的一些小规模攻势里,扎波罗热核电站遭到了火炮攻击,部分设施被破坏,这导致这座欧洲最大的核电站面临核泄漏风险。

由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乌克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因此乌克兰经过权衡利弊,最终只能与俄罗斯达成“君子协议”:

俄军继续控制核电站,但核电站的管理权交给乌克兰工人;同时乌军承诺不会对核电站发起破坏性打击,确保其维持运行。

然而,在俄乌战争发展一年后,扎波罗热核电站再度成为了俄乌双方的争夺焦点。

对于乌克兰来说,扎波罗热核电站是敖德萨、尼古拉耶夫等重要城市的电力来源;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处于俄军控制下的乌东四州同样依赖扎波罗热核电站提供电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战场的核风险再度升级。

从2023年6月起,乌军发起扎波罗热大反攻,而夺回核电站便是主要目标之一。

据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乌军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集结了约10万人左右的兵力,并配备了豹2A6坦克、美国装甲车、多管火箭炮等地面装备。

由于俄军全线的防御压力都过于巨大,因此俄军在核电站方向的战线只能不断收缩。

然而就在乌军有望夺回扎波罗热核电站之际,乌克兰却公布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乌军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声称,俄军人员正在从扎波罗热核电站撤退,但俄罗斯人在核电站内部安装了炸药,一旦俄军失去该核电站,那么他们将会引爆炸药造成灾难性的核事故。

消息传出后,各方神经骤然紧绷。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表示,若扎波罗热核电站因爆炸产生核泄漏,那么造成的后果会比当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严重10倍。

由于该核电站位于大陆的中部平原地区,其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可能随着风吹向任何地方,波及大半个欧洲大陆,波兰、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数十个国家的民众都会受到核辐射的威胁。

显然,扎波罗热地区的核风险已经到了各国不得不出手的时候了,而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将WC-135R“不死鸟”核侦察机,很明显就是为了监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对于引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指控矢口否认。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顾问雷纳特·卡恰表示,俄罗斯从没有任何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安装炸药的计划,但乌克兰有可能利用高精度制导武器攻击核电站,将这一反人类罪行甩锅给俄罗斯。

那么,在俄乌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计划袭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背景下,谁才是最有可能袭击核电站的一方?一些细心的军迷或许已经联想到了同样是“罗生门”的北溪管道爆炸案。

不得不说,现在的形势与北溪管道爆炸时几乎一模一样,俄乌双方均认为是对方实施了攻击行动。

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是,试图对扎波罗热核电站下手的势力,大概率就是当初对北溪管道下手的势力,而且这个势力不属于俄乌任何一方,是一个第三方势力。

从动机来讲,无论是北溪管道被炸,还是扎波罗热核电站被炸,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这个神秘的第三方势力就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而种种迹象表明,能够从俄乌战争中获利巨大的第三方势力,排除欧洲与中国以外,剩下的答案几乎已经呼之欲出了——它便是美国。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点赞、留言互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