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39:父亲的悲剧,九子夺嫡,兄弟阋墙

康熙39:父亲的悲剧,九子夺嫡,兄弟阋墙

00:00
11:32

上一集我们讲到,康熙早早立定了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但是随着太子年龄的增长,康熙与太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出来,导致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废黜。那么,胤礽被废之后,太子之位的空缺,让其他的皇子们看到了希望,蠢蠢欲动。


有一天,皇长子胤禔(zhi)找了一个机会在康熙面前进言说,父亲,我给您讲个很好玩的事情吧!民间有一位很厉害的相面人叫张明德,我们兄弟听说就让他来给我们都相了个面,结果他说八阿哥胤禩日后必定大贵。康熙一听自然明白,胤禔这是暗示他可以立胤禩为皇太子。


此外,胤禔(zhi)还表示,“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就是说,我知道父皇已经不喜欢胤礽了,但是虎毒不食子在,您肯定不想在历史上落个杀子的骂名,那作为儿子,我可以帮您分忧解难啊,我不仅帮您把新的太子人选想好了,而且还可以帮您把旧的人选给解决了。想来胤禔(zhi)在向康熙说这一番话的时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觉得这番话说出来应该是正中康熙的下怀。但是,作为父亲的康熙听了这番话之后是大为惊讶。他之前可能光看到胤礽的不仁不孝,觉得这个孩子让自己失望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们之间的彼此的仇恨和斗争已经到了要互相残杀的程度。所以康熙当即大骂胤禔(zhi)是“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者也。”随后就下令搜查胤禔(zhi)的府邸,结果查出了他用咒人之术镇厌皇太子胤礽事件,并且在他的郡王府里搜出镇厌之物多达10余件。具体是十多件什么东西史料里没有记载,大家可以根据一些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里也有类似的描述来推想一下。所谓的镇厌之术,大概就是类似于缝个小布人,在上面写上被镇厌者的名字,然后在它的要害部位扎上针,据说这样就会让被镇厌之人神志疯迷。这就是当时轰动朝野的胤禔(zhi)谋杀皇太子事件。


这个事件一旦爆发出来,康熙朝的皇长子胤禔(zhi),这位昔日叱咤沙场的多罗郡王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结束了,他被关押起来,成为康熙朝第一个倒在储位之争的角斗场上的皇子。


那从胤禔(zhi)对康熙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八阿哥胤禩的支持者。事实上,当时的皇子们分为几个派系,可以这样说,凡是年龄成熟到能够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的皇子,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到了这场储位之争当中。只不过他们在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有的皇子是为自己争储位,有的皇子是为相好的兄弟争储位。除了胤礽的太子党之外,皇子中最有实力的就是四阿哥党和八阿哥党。


八阿哥胤禩,本来也是很受康熙喜欢的儿子之一,七岁时起跟着父亲巡幸各地,十八岁被封为贝勒,是当时皇子中得到贝勒爵位中最年轻的一个。康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时,胤禩随军效力,锻炼了实战能力,也巩固了自己的威望,我们说过,满人最重视军功,康熙给年轻的胤禩提供立军功的机会,本身就说明了对他的重视。在胤礽被废之后,康熙还把本来是太子派系的人掌管的内务府让胤禩来掌管,就是让胤禩做了内务府总管,这可是皇室的大管家,给皇帝管钱的,可见康熙对胤禩还是非常信任的。


但是,胤禩的问题就在于他太会笼络人心了。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到处有人称颂他的才德,比如他做内务府总管还不到一个月,就有很多大臣说他太能干了,德才兼备。这导致康熙不高兴了,指责胤禩说他到处妄博虚名,你把皇家的宽容和恩泽都归到自己头上了,那“朕何为者”?就是还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呢?从实质上将,康熙对胤禩这个儿子确实看得很清楚,他曾说“二阿哥(就是太子胤礽)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我每次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点不寒而栗,大家看这里面的用词造句,是一个父亲对自己俩个亲儿子的评价吗?这纯粹是对政敌的客观冷峻分析啊!权力之下无父子,由此可见一斑。


好,我们再回到胤禩,胤礽被废之后,康熙曾让大臣们讨论该立谁为太子,当时大臣当中胤禩的党羽就开始秘议行动起来,写了一个“八”字传示各位大臣,暗示大家一起上奏立胤禩为太子,后来果然大臣们都举荐胤禩。不过,显然胤禩并不是康熙心目中的太子人选,他推说胤禩的生母出身低微,不适合做太子,否决大臣们的推举。康熙的这个表态,一方面明确了他不喜欢这个儿子,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对胤禩的打击,自己的儿子,你说他能力不行或者其他方面不合适都可以,偏偏说他母亲出身低微,这不是公然地表示对胤禩胤禩的羞辱嘛。


四阿哥胤禛有一个幕僚叫戴铎,他曾经告诉胤禛一个道理,他说做英明的父亲的儿子是很难的,难在哪里呢?就是“不露其长,恐见其弃;过露其长,恐见其疑”。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优长,那你会被父亲看成是一个平庸之子,就被放弃了;但是如果你过分地展示自己的优长,又会遭到父亲的猜疑,这小子这是要干吗,篡位吗?我觉得,八阿哥胤禩就是犯了后一个错误,过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野心,让康熙直接怀疑他的居心。康熙曾公开说过,胤禩的党羽很可能“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若果如此,朕只能含笑而殁已耳!”就是说胤禩很可能逼宫,从父亲手中把皇位抢过来,但是真的被自己儿子逼死,康熙表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见,康熙对胤禩的防嫌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客观来讲,胤禩的党羽的确很广,皇子当中除了大阿哥胤禔(zhi)之外,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也是他的同党。比如相面人张明德案之后,康熙说胤禔(zhi)曾奏称胤禩好,可见他俩早就结成党羽要一起谋害胤礽,所以胤禩也应当被拘拿起来问罪。这个话刚一说完,当即就有两个皇子站了出来,就是十四阿哥胤禵和九阿哥胤禟,俩人拍着胸脯向父亲保证“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大家看,这两个孩子是不是犯了傻,当时康熙正是对儿子们疑虑重重,怀疑他们都在结党争斗,但是一时间还没搞清谁和谁一党的时候,这二位却不打自招站了出来表明了他们是胤禩的党羽。所以,当胤禟和胤禵站出来给胤禩担保的时候,作为父亲的康熙皇帝一点都没有为他们的兄弟之情所感动,而是大怒,抽出佩刀说要把胤禵给砍了。见此情状,五阿哥胤祺就赶紧跪在地上抱住了父亲的腿,其他皇子也都跪地磕头恳求,才让康熙的刀没有砍下去,但也命令皇子们把胤禵打一顿,然后把他和胤禟一起轰了出去,才算解气。


康熙晚年曾经预想过自己死后的情景,他说“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躬置乾清宫内,尔等束甲相争耳”。就是将来我死了,儿子们就会把我的尸体往乾清宫一放就没人管了,然后就去忙着争夺储位。在这里他其实用了一个典故,就是春秋五霸的齐桓公,齐桓公一生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但是他的儿子却没有教育好,到他病重的时候,5个儿子都忙着争位,根本没有人关心他,直到他死后尸体都腐烂了,蛆虫都从窗格里面爬了出来,也没有人管。


我每次看到康熙这段话的时候,都禁不住为他感到难过。作为一个那么在意父子亲情、那么用心培养儿子的父亲,看到儿子们不但没有像他期盼的那样,彼此帮扶,共同协助父亲治理好国家,而是兄弟阋墙、自相残杀,当初培养的浓厚的父子和兄弟亲情丝毫都没有了,所以他在说这段话时是怎么样一种惨淡心情啊!那么面对这样的家庭乱局,作为一代明君的康熙皇帝是否可以处置得当呢?我们下一集接着给大家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