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梦?

如何对待梦?

00:00
10:29

如何对待梦?

提问

我最近做了一个很让我不解的梦,想请教您:我最近梦到一个巫婆似的女人非把我带去出家,剃我的头发,我一直哭,但还是剃了。我想问这个梦有什么意思,是让我也该修行了?还是我多虑了?

来自一念行者的回应

我对待梦的方式是,

对一些特别的梦,

即不作神圣的解释,

也不作凡俗的解释,

我只是把梦当作梦。

在梦之上加入一些新的解释,

那是在继续做梦

我把对梦境的解释,

称作清晰状态下的做梦。

夜晚做一次梦就够了,

不必在白天继续接着它做另一种形式的梦。

如是观,是我对梦的态度。

我们不但对梦应如此,

对生活也应如此,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另一个面向的梦。

有人问我什么是禅定?

这就是禅定:

遇事不作圣解亦不作凡解,

这就是禅定;

遇一切境界能如是观

这就是禅定。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这样地生活,

这就是生活禅。

禅定不一定是每日打坐,

也不必每时每刻保持觉知,

白天夜晚,梦里梦外,

遇一切事不被它缠住,

这就是禅定了。

但自生活,不生别心,

即名生活禅定。

我对待梦的态度和弗洛伊德或荣格先生们不同,

我仅是如是观,

我不探查和研究。

如果我关于梦或生活中的某件事起了念头或准备给予解释时,

我观照它。

那念头如果对我友善,

我对它微笑,

或者听从它的建议去做一些事;

如果那念头透露的信息或声音不符合我的本意,

我只是看着它微笑但不行动。

对一件已发生了的事或做过的梦,

不断地给出你新的解释——

是在继续做梦

而梦意味着,一堆念头。

在你相信它之前,

它没有价值。

对于一个梦境或一个生活的事件,

如果你的心智足够开放的话,

会有一千种以上的解释。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时期……

新的解释会次第编造出来。

“解释是头脑的强项,

这是它活在故事中的方式。

所以不要上头脑的当。

举世之上,人类的痛苦或恐惧,

百分之九十以上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如果你认识到了这点,

不要再继续走头脑的普遍的老路,

走禅定的路,

走生活禅的路,

走出离头脑的路。

弗洛伊德、荣格及一些现代分析心理学派的先生们就上了自己头脑的当,

他们如此深信自己的念头,

以致于把那当成真的,

当成科学”——“心理的科学(似乎科学就是真的似的)。

但他们不清楚一切来自哪?

所有的表面上看起来的真理都来自念头。

而念头起于心,

心和念头两者皆虚。

除了另一个念头和相信,

能够证明前一个念头所确立的事是真的的外,

世上再也找不到新的证明了。

如果你相信,不真实的也会是真实的;

如果不信,真实的也会是不真实的。

真实和非真实,

来自一念之别。

念头的这边你称它真实,

另一边就必然是不真实,

而真相是,两边皆不真。

世上没有必须遵照的真理,

只有选择可相信的故事。

我们都活在故事里,

就像鱼儿皆活在水里一样。

头脑是鱼,故事是水,

如果没有水鱼儿就不能呼吸,

但如果没有故事,

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很可怕么?

不,那正是释迦牟尼的生活!

世上率先觉醒的人们皆活在故事之外,

那才是一颗正常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的心都不正常了,

因为它被幻象和妄念所蒙蔽。

跳出或回到没有任何故事的状态,

我们的心才回到它的正常中。

释迦牟尼和弗洛伊德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尊者,

他们皆被人所尊重。

但弗洛伊德进入了完全的梦,

而释迦牟尼进入了完全的清醒。

他们站在生命的两极,

弗洛伊德在最下端,

觉者在最上端。

一个是完全的头脑,

一个是真如的心。

头脑的醒来,

恰是心的迷失,

这就是世上弗洛伊德们的诞生和觉者们的失去;

但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点,

这是个好消息。

巫婆带你去剃度。

如果你去请教弗洛伊德先生,

他可能会告诉你很多,

会告诉你巫婆象征着什么,

“剃度象征着什么,

整个故事在传达什么意思……

他会给你一种他自己也不能确定的解释或猜测,

或许对你有用或许没用,

那是他的投射。

但如果你去问佛觉者,

情况可能大不一样,

他会让你认识到你是谁

梦境又是什么。

他会把你的故事彻底剥脱掉,

他会唤你彻底醒来。

他将让你回到一切故事的源头……

这也正是我在试图做的事情。

巫婆带我去剃度——

这个故事暗藏什么指示呢?

唤我去修行吗?

呣,在我看来,修行比去咨询弗洛伊德更能解决你的困惑。

如果你想在一些故事里游玩,去找弗洛伊德;

如果你不想被一些故事困住,去修行。

正确的修行不是建立一些迷信,

而是走进迷信的中心化解掉所有的迷信。

就像你带着一颗太阳走进生命中最浓密的雾城一样,

你深入迷雾是为了照散所有心灵的迷茫。

修行是一条认识生命及存在真相的道路,

它是一条心行之路。

正确的修行可让你成为觉者,

而远离弗洛伊德。

当觉者和弗洛伊德走在你面前,

你更热爱谁?

如果你真的想彻底自由,

去追随觉者吧。

但如果你更加热爱头脑上的八卦故事,

就拜弗洛伊德为师吧。

我正在走觉者当年走的路,

以我来看,这是条正确的道路。

在人们看来,觉者好像是神话里的人物;

但在我看来,弗洛伊德却实实在在是童话里的老头儿。

如果我们的心智长大了,

去追求神话吧,

神话的生活才是我们本心正常状态下的生活;

而头脑——弗洛伊德的生活——

永远是孩童的生活,

它是神幼年时代的故事。

童年是一片净土,

它是沉睡中的净土;

觉着的世界也是一片净土,

但它是觉醒中的净土。

弗洛伊德很纯净,

他是一位睡眠很深的觉者;

觉者也很纯净,

但他作为觉者彻底地醒来。

我向弗洛伊德微笑,

我向觉者礼拜。

梦里梦外的一切都是

都是的化现。

不存在弗洛伊德分割整体的符号——象征事物。

象征是一种指示,

如果它不能带你走向觉醒,

它一定是在催眠你。

弗洛伊德恰在以他的象征符号为催眠暗示物,

导你进入更深的睡眠——梦。

我做的工作和他相反,

我总是叫你醒来——

一次一次又一次,

我总是站在每一层梦的外边呼唤你,

一天一天又一天,

直到你彻底觉醒!

觉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你必须活在它里面。

而梦顶多只是一个月夜,

所以你最好出来。

不然月落了,

黑暗将全部笼罩你,

一念失觉千年暗,

梦魇将要开始了。

你曾听到过觉者的呼唤吗?

那正是午夜打更的声音。

跟随觉者行,莫随迷人走。

小心,别第二次掉入梦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qsvhhbgp8ioczxbl8ts

    感恩老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