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9:名臣明珠(上)政治眼光非凡,深受康熙赏识

康熙29:名臣明珠(上)政治眼光非凡,深受康熙赏识

00:00
11:48

这一集我们来讲一位康熙朝的名臣明珠,以及他与康熙皇帝的关系。

明珠又称纳兰明珠,纳兰是他的姓,明珠是他的名字。实际上,明珠家族姓叶赫那拉氏,清代也译为叶赫纳兰氏,是满人当中的大姓,而且这个姓氏和皇室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很深的渊源。明珠出身显赫,他的祖父是当年叶赫部落的首领金台吉,努尔哈赤吞并女真各部时,叶赫部落作为海西女真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是最后一个被吞并的。由于吞并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金台吉在临死前对天盟誓说:“我叶赫那拉,就算最后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也据说就因为这个誓言,爱新觉罗家族对于叶赫那拉家族始终有所忌讳,不敢让叶赫那拉家族的人掌权,还有人认为慈禧在选秀女时之所以没有被挑中做皇后,就是因为她姓叶赫那拉。不过,以上说法毕竟只是传说,在正史当中我们并没有见到相关记载。

实际上叶赫那拉在清朝后宫当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比如皇太极的生母就是金台吉的妹妹,后来被尊为孝慈高皇后。但是,有一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关注,就是清朝入关以后的官方文献中,在提到姓氏时很少再用叶赫那拉这样的说法,而都统一称为那拉氏或者纳兰氏,这就是明珠为何姓纳兰氏的原因了。而且历史有趣之处在于,虽然清朝实录中有关慈禧的记载,比如她从贵人一直晋封到贵妃在实录中都有记载,每次也都只提她姓那拉氏,而没有叶赫那拉的说法。但是等到慈禧让自己的亲侄女做了光绪皇帝的皇后,实录中就开始记载这位皇后姓叶赫那拉氏,而这个时候清朝的确离灭亡不远了。

关于明珠的姓名,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说。满人的习惯,一般情况下是只说名字而不说姓氏的,即便在实录这样的正史当中也只记载名字,比如我们前边经常提到的索额图,就只写名字索额图,而非赫舍里·索额图,再比如乾隆时代的名将傅恒,史料中也只称其为傅恒,而不会记载富察·傅恒。男性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提及他们的姓氏,只有女性由于常常没有正式的名字,满人家庭的女孩子一般都叫大妞、二妞,家里有几个女儿就叫几妞,所以史料记载时会用她们的姓氏,比如那拉氏、富察氏、赫舍里氏等等。这是当时通行的惯例。因此在清代的史料中,明珠的名字就是明珠,纳兰明珠这样连名带姓只是后人的说法而已。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他,可能是与他的儿子,清代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有关,大家都熟悉了纳兰性德的称谓,如果只说性德可能反而不知道是谁了,所以纳兰性德的父亲也就被顺理成章地称为纳兰明珠啦!

好,我们再回到明珠的家世,明珠的祖父是叶赫部落的台吉,家族势力雄厚,只是叶赫部落被努尔哈赤吞并之后,叶赫那拉成为满人的大姓之一。明珠的父亲得到了骑都尉的世职,我们之前给大家讲过清代的爵位制度哈,骑都尉是民爵当中比较低的一个爵位,但那也是有爵位的家族,和普通满人家族还是有区别的,再加上明珠娶了努尔哈赤的亲孙女,也就是皇太极的弟弟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那明珠也就是外戚了,算起来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凭借着这层亲戚关系,对明珠的仕途自然大有助益。不过根据《啸亭杂录》的记载,明珠的夫人特别善妒,有一次明珠夸赞一名婢女的眼睛好看,第二天一早他就收到了妻子给他送来的一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正是那个婢女的一双眼睛,吓得明珠此后再也不敢随便夸赞任何一位女子,也可见这位皇室女在家中的跋扈程度。不过,明珠妻子这样残暴的做法,让这位婢女的父亲对她恨之入骨,有一天趁明珠不在家时,他就闯入明珠夫人的卧房,拔刀将她砍死。时人都说这是奴仆杀了宰相妻啊!我之前给大家讲过如何看待清人笔记的可信度问题,就是我们要保持对其记载内容的质疑,不过《啸亭杂录》的作者昭槤本身也是皇族,是努尔哈赤的七世孙,学界一般认为他所记载的皇族轶事、宫廷见闻还是比较可信的。那如果此事为真的话,可见在外风光无限的明珠,在家里却这么怕老婆。不过,这个如此狠辣的老婆,却给明珠生下了那个写出无数温柔缱绻、情义缠绵诗词的长子纳兰性德。让纳兰家族在文学史上名垂后世,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得起明珠了吧!

说完了明珠的家庭,我们再来谈谈他的官运。根据历史记载,明珠很有才干,精通满、汉两种语言,而且口才很好,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很圆滑,很会笼络人心。但是能干的人也需要得到高层的赏识才能有提升的机会,而明珠的才干就受到了遏必隆的赏识。遏必隆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哈,在康熙即位之后,遏必隆担任辅政大臣,明珠也因此从一个小小的云麾使,就是管理皇帝车驾和仪仗的小官,升职为郎中,之后再担任了内务府总管,就是皇帝的大管家,有了更多的和皇亲国戚以及王公大臣接触的机会。不过,明珠聪明的一点在于,他虽然为遏必隆所赏识和提拔,却没有卷入到鳌拜和遏必隆的派系当中,所以在康熙拜倒鳌拜之后,明珠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一路升官,担任了督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在官场上一路平步青云。鳌拜被扳倒之后,索额图成为康熙朝最有影响力的大臣之一,不少大臣都依附在索额图的周围,但明珠并没有这样做,他和索额图的政见有所不同。明珠与索额图的矛盾最突出的体现在裁撤三藩的时候,当时以内阁大学士的索额图为代表的一些老臣反对撤藩,特别是认为吴三桂实力强大,强行撤藩可能会惹出大的麻烦,但是作为兵部尚书的明珠则坚决支持撤藩的主张,认为即便是势力最强大的吴三桂之藩也要撤,这其实是呼应了康熙皇帝希望三藩齐撤,一次性解决藩镇割据威胁的想法,由此让明珠受到了康熙的格外赏识,也加剧了他与权臣索额图之间的矛盾。

当三藩之乱爆发时,索额图建议皇帝把当初主张撤藩的明珠等人杀掉以平息三藩的怒火,但康熙表示主意是自己拿的,与别人无关,保护了明珠。此后,当战火迅速蔓延之时,明珠又建议康熙将吴三桂的儿孙,就是额驸吴应熊父子杀掉,以向吴三桂及天下展示朝廷平叛的决心,康熙也听从了明珠的建议,杀掉了吴应熊父子,不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在整个平三藩的过程中,作为兵部尚书的明珠,为康熙皇帝分析局势、制定策略、调集兵马,为平叛做出了重要贡献。三藩之乱平定后,明珠就被提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成为内阁枢臣。

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明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康熙八年时,明珠就曾奉命前往福建,主持招抚郑氏家族的事宜,他多次写信给郑经,劝说他顺应时势,抓住时机,接受招抚。郑经也给明珠回信表示感谢,但他始终不能接受剃发易服的要求,导致招抚工作未见成效。到康熙二十年郑经去世,康熙决定任用施琅收复台湾。我们在讲施琅时提到过,由于施琅希望皇帝能够给予他对台湾的专征权,而不是与福建地方官员合作征讨,让康熙感到不大满意。这个时候,明珠站了出来,对皇帝说,如果指挥权分散在多个人手中,势必造成相互牵制的态势,最终可能反而会徒劳无功,不如就让一个人来统一指挥,效果会更好。康熙再一次听从了明珠的建议,授予施琅专征权,最终成功收复了台湾。所以,我们当初提到施琅是在他的同乡内阁学士李光地的大力举荐之下,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实际上明珠也是施琅的主要支持者之一。而且在攻下台湾之后,李光地主张弃守这个孤岛,明珠则明确支持施琅的意见,主张固守台湾这个东南沿海的门户。康熙最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在台湾派官、驻兵,让台湾成为清朝一部分。


明珠在政治上如此老辣而有远见,难怪他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身边也很快聚集起一个自己的势力集团,那么康熙皇帝会一直宠信明珠吗?他在康熙朝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将在下集给大家讲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V提醒幸福

    满族女性在家族中的地位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