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曼诺夫斯基《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Op.9第二乐章(小提琴、钢琴 纯享版)

希曼诺夫斯基《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Op.9第二乐章(小提琴、钢琴 纯享版)

00:00
06:33

希曼诺夫斯基,K.  波兰作曲家(1882-1937)。希曼诺夫斯基是肖邦之后最伟大的波兰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有异国情调的华美心醉神迷的企盼感受,对色彩的高度领语以及流光溢彩的管弦乐织体。1902年迁居华沙后,从波兰作曲家Z.诺斯科夫斯基学习作曲理论。1905年在华沙组织音乐小组“青年波兰”,成员有A.谢卢托、G.菲特贝尔格、L.鲁瑞茨基等人,主张发展波兰的现代音乐。希曼诺夫斯基除曾在华沙音乐学院任教外,主要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他同西方的现代音乐生活有广泛接触,曾到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从事钢琴演奏和指挥,向听众介绍自己的作品。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涉及交响乐、协奏曲、钢琴音乐、小提琴音乐、室内乐、歌曲、歌剧、舞剧等各种体裁,数量甚丰。


希曼诺夫斯基是20世纪波兰作曲家中寻求个性解放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早期音乐创作受德国学派和法国印象派影响较深,代表作有《波兰民歌主题变奏曲》和《降b小调练习曲》,作品与波兰传统音乐有密切联系。回波兰后,他又受到肖邦的爱国主义思想启示,致力于研究祖国的音乐,尤其是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创作出许多具有现代浪漫主义色彩的、内容丰富和带异国风味的歌舞剧、交响乐曲、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以及大量歌曲。


1906年起,希曼诺夫斯基多次访问德国和奥地利,受新浪漫派音乐吸引,创作了《第二钢琴奏鸣曲》、《B大调第二交响曲》和歌剧《哈吉特》等。作品明显受瓦格纳、雷格尔和R·施特劳斯的影响,但已初具个人风格。1909-1914年,他游历了意大利、英国和北非诸国,接触到阿拉伯古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创作思想和美学追求上产生变化。1914-1917年间,他采用无调性、多调性、极端半音体系、复杂的节奏及东方的装饰风格和微分音等创作手法,写出一批优秀作品,如《神话》、《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夜之歌》等交响曲和歌剧《罗格尔王》。


从1921年起,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直接采用波兰民间曲调形式,把现代作曲技法同民族音乐交融一体,创作出《圣母哀悼颂》、《第四交响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舞剧《山盗》等作品。他是波兰用对位法创作的第一位作曲家和波兰新室内音乐的创始人,是继肖邦之后至20世纪30年代波兰最杰出的作曲家,有“波兰现代音乐之父”誉称,其作品也饮誉全球。1982年为其百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该年为“希曼诺夫斯基年”。
  

本曲为《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Op.9第二乐章 平静而柔和的小行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五月风_71

    靜聽

    储音 回复 @五月风_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