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里的摆渡人:她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年,“做好每天自我介绍的准备”

时间里的摆渡人:她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年,“做好每天自我介绍的准备”

00:00
11:59

7月26日上午8点30分,成都温江区,87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孙奶奶刚起床,专职住家阿尔茨海默病照护师杨英莲轻扶着孙奶奶前臂,走进厕所。

上完厕所,接下来的步骤是给孙奶奶喝水、刷牙、洗脸、陪她吃早饭。“中间的顺序不能乱,如果先给她刷牙,再喝水,那么她可能会把漱口水喝下去。因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思维里,按部就班才能获得安全感。”杨英莲说,吃完早饭就得陪孙奶奶玩抛球游戏、识字游戏,给她做手、腿、背、肩、头的按摩,如果天气好,还会带着她在河边遛弯儿;吃过午饭,下午1点午睡,3点30分起床,把上午的事再做一遍,然后吃晚饭。晚上9点睡觉。

这是53岁的杨英莲一天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有时趁孙奶奶午睡时,她会走到阳台或客厅,轻声地给正在双流区暑期实习的小女儿打一个电话,以解自己的思亲之情。

杨英莲告诉记者,她最早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6年前,那时她还在医院做护工,后来到一家养老院的认知症照护专区工作。今年春节后,她才开始接触现在的住家式照护。“这种方式可以让我更专心照顾这一群体中的老人。”

杨英莲与孙奶奶玩认字游戏

更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照顾

她从医院离职:我的职责,是让他们安心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公布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1507万例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例。

而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为5%~8%,也就是说,每20个该年龄段的老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

根据2022年成都市人口数据,全市常住人口2093.78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376.41万人,占17.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285.12万人,占13.62%。

如果按比例推算,成都65岁以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可能在14.3万人-22.5万人。而这个数字在2015年,只有5万余人。

看过数据,杨英莲并不意外。在多年的医院、养老院护工经历中,她发现成都或者重庆等其他城市的老年人患此病的数量比几年前要多。“我从2017年起在医院里做护工,主要以照护老年人为主。”杨英莲告诉记者,她在医院工作了4年后,决定离开那里,去一家有专职认知障碍区的养老院当护工,她认为这些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更需要人照顾。

她说,在医院的4年,明显感受到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老人群体中“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患此病的老人并不鲜见。“我见过有的老人,想说话却说不出、说不清。心急、焦虑,甚至抓狂、想哭,但又无奈。”杨英莲说,她第一次见到那样的场景,有些害怕,“我被吓得不知所措。”

但现实只给了她5秒钟时间发呆、慌张,随后她必须强作镇定,开始安抚老人、逗老人开心。“患这个病的老人,非常依赖身边熟悉的人,他们和我朝夕相处,如果我都害怕了,他们会更紧张。我的职责,是让他们安心。”杨英莲说。

做按摩、做游戏、做运动

最想学的是如何与老人互动

在医院的日子里,杨英莲最想学的是“如何给老人做全身按摩”和“如何陪老人做游戏”。她告诉记者,自己最想学的是如何与老人互动。“他们的心智就像是孩子,也渴望社交。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互动,才能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说起如何按摩,杨英莲说得津津有味:“这个说难也不难,步骤就几个,记住就行。剩下来的,就是细心,足够的细心。”

从手臂、手掌、大腿、小腿,到肩膀、后背、头顶,顺序未必不能乱,但部位一定不能少。一整套按摩流程下来,需要45分钟。“只要是给老人按摩,我都会给他们的脖颈处放置一个靠垫。”杨英莲说,一开始,老人都会笔直地端坐着,随着按摩的进行,老人的全身变得松弛,往往会后仰轻靠,“有个靠垫,就不会硌得慌。”

“按摩时,要轻轻按、慢慢移。”杨英莲非常注重“轻”和“慢”这两个字。老人的身体相对脆弱,护理人员越细心,老人们更安全。杨英莲形容,他们就像是易碎的瓶子,稍有不慎就伤到了。

“我给老人按摩时,都会有‘个性化定制’。”杨英莲表示,有的老人习惯在按摩时有人陪着聊天,她就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说一遍又一遍。有的老人习惯在按摩时闭目睡觉,她就专心按摩,一言不发。

做游戏也是一个“技术活”。“别看‘游戏’两个字,轻松、愉快,怠慢不得。”杨英莲举了个例子,“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玩游戏,我们要把自己想象成小朋友。和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们玩游戏时,也一样,要把自己当作小朋友。”

杨英莲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常做的游戏是传球、拍手打节奏以及识字游戏。此外,伸伸手、跺跺脚、弯弯腰、摇摇头……这些广播体操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互动游戏项目之一。“运动能抵百病,心情愉悦。”

杨英莲为孙奶奶按摩手臂

“你好,我叫杨英莲”

做好每天至少一次自我介绍的准备

2022年,杨英莲决定辞掉当时医院护工的工作,去一个专门照护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地方,“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照顾和陪伴。”杨英莲说,“有人说去养老院工资一定比医院更高,我不认同。在养老院期间,我平均月薪4000多元,与在医院时相差无几。”

随后,她的工作场所从医院转变到了养老院。在后来的日子里,她照护过各式各样性格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有的人脾气暴躁,“我遇到过一位大爷,很凶。住在养老院里,大便从来不去厕所解决,直接拉在裤子上。我想去给他换洗裤子,肩上、背上都挨了他几拳。”杨英莲描述时略显无奈,“没办法,只能挨着。裤子脏了总是要换洗的,我不换谁换?”日复一日,默默地挨打、挨骂,帮老人脱裤、换裤。

有的人生性胆小,“我记得有一位孃孃,从来不和别人说话。一个人坐在床上,要么看电视,要么发呆。每次她看到有人从身边经过,都会瞪大眼睛、紧握双拳、狠狠地盯着对方,表现出惊恐的表情,直到对方离开。”杨英莲表示,她看在眼里,心疼得很。每次来到那位孃孃身边,杨英莲都会对着她微笑,然后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杨英莲。”然后陪着她聊聊天。“他们很容易忘记我,但我不可能忘记他们。和他们交流,要有耐心,要做好每天自我介绍一次的准备。”

有的人晚上特别活跃,“在养老院里,我见到过不止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晚上很兴奋、不睡觉。他们没有时间的概念,像个幼儿园的孩子,有些‘任性’。我们作为护理人员,千万不能急、不能恼,他们一动,我们的心里的弦就要绷紧。”杨英莲告诉记者,以前在医院时,都是一对一陪护,24小时连轴转,按天收费,“忙的时候很累,空的时候又太闲。”到了养老院则不同,“有两班护工轮替,每班12个小时,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且作息时间也相对规律。”

杨英莲为孙奶奶穿鞋

想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女儿

希望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一职业

今年春节过后,杨英莲选择离开养老院,来到现在的公司。“我们希望这些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们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有自己最熟悉的人陪伴,也能得到专业的照顾。”

杨英莲表示,居家照顾高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经验。“我现在照顾的孙奶奶,已经87岁,作息时间需要由她的家人和我共同引导实现。”杨英莲表示,吃完早饭她会陪着孙奶奶在家里的客厅里做体操、玩游戏、做按摩,“你看,我在养老院里学的,现在全用上了。”

“我常常在想,我这么做,会不会打动和影响我的两个女儿?”杨英莲告诉记者,她的大女儿如今已经大学毕业三四年,小女儿刚上大一。

也许是受杨英莲多年在医院、养老院里照顾病人经历的影响,小女儿所学专业与医学相关。“我的小女儿学的是眼科相关专业,现在放暑假了,她在成都双流的一家眼科专科医院进行暑期实习。”杨英莲说,孙奶奶每天下午一点都会按时午睡,自己则会陪着午睡。“有时候想小女儿了,我会趁着孙奶奶午睡,悄悄地去客厅或者阳台,轻声打一会电话。前提是我的小女儿正巧也有空。”

午睡醒后,杨英莲会给孙奶奶喂水、喂水果,陪着孙奶奶玩游戏、给她按摩。到了晚上9点,孙奶奶会准时睡觉。“早上要比孙奶奶起得早,晚上要比孙奶奶睡得晚。到了晚上,我还会在孙奶奶的床边摆一张椅子,如果她起夜,碰到椅子发出声响,我能第一时间听到,扶着她去厕所。”杨英莲说,关注这些细节是她这个职业的必修课。

当被问到这个行业最缺什么时,杨英莲的回答很干脆,“缺人。年轻人,哪怕是中年人。我现在所在的公司里有24名阿姨,50岁以下的人数,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我很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做这个职业,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更活泼、更能让老人快乐。”杨英莲告诉记者,这个职业想要吸引足够多的年轻人,只靠情怀远远不够,收入、社会认可度等要素缺一不可。“从我和我们这一代人开始,踏实做事。用我们的真诚换来社会的更高认可,相信到了我退休时,会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