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德罗·马尔切洛(1673--1747)意大利作曲家,巴洛克时代意大利贵族,从小随父学习小提琴,曾参加过乐队,并学习过法律,从事过法律和公共事务工作。广泛地涉猎了多个领域,包括诗歌、哲学、数学,不过,最著名的可能还是音乐了。
作品风格具有幻想性、创意性,甚至戏剧性、悲剧性,还富有幽默感。他写过歌剧、重奏、双簧管协奏曲、合唱曲、清唱剧等。六首大提琴奏鸣曲是巴罗洛克时期的杰作,旋律流畅、活泼尔富有幽默感。
马尔切洛出生在威尼斯,他和维瓦尔蒂是同时代的人。马尔切洛在他家中举办过音乐会。马尔切洛出版过很多协奏曲作品,其中包括六首命名为《七弦琴》的作品;其它还有康塔塔、咏唱、小提琴奏鸣曲等。马尔切洛一直喜欢用一个叫“Eterio Stinfalico”的笔名出版自己的音乐。他还是著名的阿卡迪亚音乐学会的成员。
他的作品在今天已经不经常被演奏了,但他仍然被认为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业余的)。尤其是他的《七弦琴协奏曲》,被格罗夫描述为“琴的独奏部非常独特,广泛地采用了维瓦尔蒂式的对位法……它们简直就像是巴洛克威尼斯乐派最后的协奏曲代表一样!”
《D小调协奏曲》(双簧管、弦乐、低音提琴)是马尔切洛留存在世最为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还被J.S.巴赫改编成无伴奏的键盘乐器曲(BWV974),该改编曲发表在巴赫全集的42卷上,其中包括了典范的“自然而优美的变化”,因此非常值得研习。
这首作品的创作日期,在不同的乐谱出版中,都只有大约年份,大约1716年。这首乐曲很有吸引力,除了双簧管,还被改编成各种各样的乐器独奏的协奏曲,甚至高音小号的版本亦有。不过,无论什么改编版本,尽管确切年份难以证明,但必然是一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又称为“通奏数字低音时期”,因为巴洛克音乐中的一项重要特征是大量采用“数字低音”技巧。“数字低音”是指键盘乐器的演奏家不是按照音符,而是按照代表和弦的数字来演奏。在旋律与低音间空隙可插入即兴和音。同时,巴洛克音乐有清楚明确的曲式,尤其是协奏曲形式,重视对比效果,音乐结构具有建筑元素。
整首乐曲的结构以典型的巴洛克三个在节奏速度上对比鲜明的“快-慢-快”乐章组成,各乐章长度相约,大概都在三、四分钟左右。第一乐章:跳跃的行板;第二乐章:柔板;第三乐章:急板。
本曲为第二乐章柔板 古典吉他改编版本。
本曲配图:毕沙罗(法)《埃平风光》
1893年 布面油彩画
高:45.7cm 宽:55.9cm
欧柏林艾伦纪念艺术博物馆
1892年,毕沙罗在伦敦东北部埃塞克斯郡的埃平度过了夏天,并带回了一些色彩明亮的画作,画家把此次创作的重点放在了乡村风光上。他在这幅画作中描绘了安宁的乡野风貌,画面沿一条对角线展开,右侧的三个人物群像是这条对角线的开端,然后延伸向左上方。画作笔触细碎,色彩对比鲜明。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