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谁购票谁观看政策,打到“黄牛”的七寸了吗

正观快评:谁购票谁观看政策,打到“黄牛”的七寸了吗

00:00
03:47

抢演唱会票“屡战屡败”,但一转头又能刷到大量黄牛加价转票的帖子,是不少歌迷的真实经历。针对演出市场乱象,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广州市委书记留言称,建议实行演唱会实名制购票及实名制观演,打击、遏制黄牛的气焰。对此,广州市公安局7月25日回复称,已在制定相关售票政策,逐步推行谁购票谁观看的措施。

今年以来,演唱会市场一片红火,不少明星开启了全国巡演,甚至加场演出,但与扎堆的演唱会形成对比的,是售票软件上消失的门票。门票售罄的速度往往以秒计算,可谓一票难求,期待已久的歌迷只能加价购买“黄牛票”。

与此同时,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打击“黄牛”,但“黄牛”却有“愈挫愈勇”之势。近日,某演唱会两张连座门票被“黄牛”从2000元炒到15万元,另有演唱会门票价格翻6倍仍售罄。打击之下,“黄牛”似乎未被伤及分毫。对此,有歌迷高呼“宁可鸟巢门口站,也不能让黄牛赚”的口号,呼吁维护票务市场公正。

在此背景下,“实名制购票”是打击“黄牛”的“必杀技”吗?在不少人看来,如果“黄牛”持有的门票无从转手,疯狂溢价的门票自然能回归到正常水平。但从过往案例来看,“实名制”政策下,“黄牛”用顾客的身份信息代抢业务的对策应运而生,除此之外,购票者一旦因个人原因缺席,就难以退换票的难题,也无从解决。因此,“谁购票谁观演”能不能有效打击“黄牛”,还要看其对“实名制”的执行标准达到何种程度。

对于抢票与退票需求难两全的问题,呼吁演唱会抢票软件借鉴铁路12306的声音逐渐高涨。针对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与复杂的交通线路,铁路部门似乎给出了力所能及的“标准答案”:实名购票、刷身份证进站、按时间收取退票手续费、完善的候补政策……这些功能环环相扣,保证了交通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营。对此,演唱会抢票软件应该看到这种呼声,并丰富功能设置,推出“强实名”购票制度,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减少“黄牛”代为操作的可能性。

此外,仅靠推行“实名制”购票,并不能全面围堵“黄牛”的炒作行为。根据调查,在官方平台门票售罄后,一些“黄牛”会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普通门票和“工作票”“邀请函”“包厢票”等特殊票种,并进行高溢价倒卖。有人质疑,一些演唱会中,“特殊票”的数量甚至高于“官方票”。如此一来,主办方才是背后坐收渔利的“最大黄牛”。

如果只对普通票严厉打击,而对”特殊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势必会造成“黄牛”涌向对“特殊票”的炒作,导致稀缺演唱会门票价格的进一步高升,扰乱市场秩序。对此,今年4月,文旅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表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从业者应当放弃内部“搞票倒卖”的不正当经营方式,让各类因安保、公关等因素预留的门票按照既定范围使用,并严格限制其流入二手市场。

落实相关规定,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行动,至少,演唱会开场前场馆口攥着一沓门票的“黄牛”,不能成为“房间里的大象”。

从摸索“强实名”购票制度,到摸清“特殊票”流向,打击“黄牛”需要各方合力织成一张网,还观众对市场公平的信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