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王耀武有一疑惑未解,2017年蔡英文解密:有一长官像卧底

解放战争王耀武有一疑惑未解,2017年蔡英文解密:有一长官像卧底

00:00
06:12

1947年1月底,蒋介石调集40余万兵力,由陈诚亲自坐镇指挥。按照战前的预定部署,准备分南北两线夹攻华野驻守的山东解放区。整编第十九军军长欧震担任南路总指挥,率领23个整编师进犯临沂。

但被我军打怕了的陈总参谋长似乎仍不放心,于是他命令王耀武兵团再派出3个军的兵力南下莱芜,继而对华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王耀武在无奈之下,只能派遣副手李先洲率部南下,而他也被陈诚任命为北路军总指挥官。

陈诚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通过南北两路大军,企图在临沂地区彻底消灭华野主力。对于仅有11个纵队兵力的华野而言,面对来势汹汹的几十万大军,确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一向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粟裕,很快便发现了敌军的一个重大破绽。

从当时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对比上来看,华野明显不占任何优势。毕竟,敌军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而且人数要远远高于我军,如果直接正面硬刚,最后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即便陈老总和粟裕能够及时做出应战部署,想必也会是一场恶仗。

而粟裕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现了敌军的一个漏洞,那就是欧震率领的南路主力部队,由于过度谨慎,行军速度十分迟缓。反之,李先洲率领的北路军却一路长驱直入,继而导致敌军的队伍被迫形成了“一字长蛇阵”,将原本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粟裕经过缜密思考之后,决定采用“声东击西”战法,即正面佯装进攻南路军,但真正意图却是进攻孤立无援的北路军。在这种战略布局的促使下,粟裕表面上做出了一副死守临沂的架势,实则却将主力派往了陈老总驻守的莱芜。

李先洲在行军的过程中,突然接到了上级的死命令,马上急行军赶往莱芜。但是身经百战的王耀武,却似乎看出了背后的端倪,他隐隐的预感到,李先洲这一次的莱芜之行,估计是有去无回了。于是,立即向上级报告,希望撤回李先洲的北路军,但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的意见。

在粟裕的指挥下,我军仅留下一部分兵力奉命阻击敌人的南路军,其余主力则日夜兼程赶往莱芜围歼李先洲军团。1947年2月23日,华野10个纵队向李先洲兵团发动了总攻,激战了大约4个小时左右,全歼敌军5.6万余人,取得了莱芜战役大捷。

此战之后,王耀武发出了著名的疑问:“就算是5万头猪,三天三夜也抓不完啊?”莱芜战役打败的敌军,再一次开启了追责模式,蒋介石认为李先洲应该负主要责任,王耀武也脱不了干系,实则他才是背后的那个罪魁祸首。

在军事指挥上,蒋介石一向都非常自负,一贯的作风都是“管得太多”,甚至作为最高指挥官,居然插手一些基层军事管理。而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军的将领处处受到掣肘。就拿莱芜战役来讲,本来陈诚和王耀武才是指挥官,但他却跳过二人给李先洲布置任务。

后来,王耀武曾多次规劝蒋介石,不要让李先洲冒进,但他根本不采纳王耀武的建议,以至于失去了大好的取胜优势,继而还导致李先洲兵团全军覆灭的悲剧发生。事实上,莱芜战役的失败,还有一个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就是开国中将韩练成。

当年,国军整编46师的师长韩练成,是我军安插在敌军心腹的“卧底将军”。莱芜大战打响之前,他不仅向我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情报,而且他还在大战在即的关键时刻临阵脱岗,致使整编46师不战而溃,为我军取得莱芜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8年10月,在我党秘密安排下,韩练成几经辗转才回到解放区,并于1950年入党。此后,他的主要工作经历都在兰州军区,最高职务做过甘肃省的副省长。全军第一次大授衔时,韩练成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回过头来再看莱芜战役,我军之所以能在困境中取胜,除了战前的必要准备和重要的军事情报来源之外,还有一个必胜的因素,那就是老蒋的“瞎指挥”。这一点可以从2017年时,蔡英文公布的一批历史档案中找到蛛丝马迹,背后那个长得像卧底的长官,居然就是老蒋本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