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致癌风波”难平 发布机构专业性遭质疑:“那怎么不禁韩国泡菜?”

阿斯巴甜“致癌风波”难平 发布机构专业性遭质疑:“那怎么不禁韩国泡菜?”

00:00
07:51

备受关注的阿斯巴甜“致癌风波”有了新进展。

世卫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与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了联合声明。IARC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致癌物”,JECFA则重申了40 mg/kg体重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也就是说,对一个体重130磅的成年人来说,每天要喝12罐无糖可乐才会导致阿斯巴甜摄入超标。这项声明引发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

14日晚间,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回应了IARC对阿斯巴甜安全性的评估结果,表示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专业性遭质疑:

IARC不是专业食品安全机构

国际甜味剂协会联络官西德尼·查尔顿14日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该协会对世卫组织旗下IARC的专业性持怀疑态度,对其“可能致癌物”的分类标准感到不满。“IARC不是一家专业的食品安全机构,其分类既没有考虑摄入量水平,也没有考虑所谓健康风险的真实性,这使得IARC的调查并不全面和可靠,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困惑。”

查尔顿举例说,按照IARC现行标准,韩国人引以为傲的泡菜也是“可能致癌物”,但IARC从来不会给韩国泡菜贴上此类负面标签。“IARC将阿斯巴甜与韩国泡菜归为同一类可能致癌物质。显然,IARC也承认他们并不会建议人们禁止食用韩国泡菜。我们认为,阿斯巴甜可用于实现减少大众糖分摄入的公共卫生目标,并最终有助于人们管理体重、维护牙齿健康以及帮助糖尿病患者尝到甜味。”

韩国知名医生兼电视主持人洪喜国在节目中公开呼吁,观众不要对阿斯巴甜产生心理恐慌。洪喜国表示,韩国人常吃的泡菜以及手机辐射产生的电磁波也被归为“可能致癌物”,和阿斯巴甜一样被世卫组织放在2B组分类下,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谁因此就远离手机和泡菜。

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公开声明中表示不认可IARC的结论,声明指出,“FDA的科学家早在2021年就审查过IARC列举的这些论文,我们发现了IARC所依赖的这些研究中存在重大缺陷。”

美国FDA称,注意到JECFA没有提出当前使用水平下阿斯巴甜的安全问题,也没有改变每日可接受摄入量。FDA还强调,阿斯巴甜是食品添加剂中被研究得最为透彻的一种物质,在现行合法条件下使用阿斯巴甜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而且在美国市面上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在生产之前都必须要通过FDA的技术安全性检查。此外,欧洲、韩国等地科学家们也表示不认可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结论。

争议焦点:

难以确定阿斯巴甜与癌症间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美国FDA早在1974年就批准了阿斯巴甜的使用,开启了全球代糖产业的风潮。上世纪80年代,阿斯巴甜被普遍应用在无糖可乐中。那么,为何在几十年之后,其是否致癌产生了如此大的争议?

美国超市中售卖的无糖可乐

美国癌症协会首席科学官比尔·达胡特介绍说,在过去有很多动物实验表明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但是世卫组织近年关注到一项研究发现,以很高剂量服用阿斯巴甜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略有增加,因此才开启了对阿斯巴甜安全性的重新调查。

达胡特表示,阿斯巴甜的摄入与癌症之间的关联非常模糊,无法清晰界定两者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因果联系。相比之下,吸烟和肥胖等因素与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联就非常明显,但阿斯巴甜的情况大不一样。研究人员通常无法长时间追踪人们摄入的阿斯巴甜量,也缺乏长期的对照研究数据来证明患病和阿斯巴甜摄入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摄入阿斯巴甜会导致癌症。然而由于不能排除两者之间可能的联系,因此在获得更明确的研究结果之前,限制阿斯巴甜的摄入量是合理的。”达胡特说。

目前,IARC将阿斯巴甜归类到“可能对人体致癌”的2B组,和韩国泡菜等腌制类菜品以及手机辐射产生的电磁波等在同一组。相比之下,食用加工红肉制品被归为“较有可能对人体致癌”的2A组,也就是说IARC认为香肠的致癌可能性高于阿斯巴甜。

根据IARC给出的定义,2B组的标准是“很有限的科学证据证明该物质对人体致癌,而且其对动物致癌的科学证据也不充分”。

阿斯巴甜风波背后:

“无糖”真的安全吗?

阿斯巴甜作为应用最广的“初代”人工甜味剂,近年来饱受质疑。除了对其致癌可能性的担心之外,很多消费者开始对规模庞大的“无糖”产业产生质疑。

根据阿斯巴甜支持者的说法,代糖产品可以在满足人类嗜甜本能的同时减少人们对糖分的摄入,对减肥和保持心血管健康都有正面效果。但是,这种说法最近收到了越来越大的反对声音。

今年2月27日,自然杂志发布的一篇论文称,赤藓糖醇等可能会促进血栓形成,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相关。5月15日,世卫组织在发布的指南中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世卫组织称,想要长期控制体重的人需要考虑其他方法,比如食用含有天然糖的食物,或者吃不加糖的食物和饮料,从根本上去改变嗜甜的口味偏好,减少能量的摄入。

而在代糖产品中,阿斯巴甜也面临着“后浪”的激烈竞争。据Frost&Sullivan此前报告,2019年中国阿斯巴甜产量为11.6万吨、位居甜味剂细分品类第一,但从2015年到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4.1%,已经有被第四代甜味剂安赛蜜、第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逐步替代的趋势,相比之下安赛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复合增速分别为9.8%、18.9%和29.9%。

近年来赤藓糖醇、罗汉果苷等天然甜味剂应用也变得广泛,特别在新出品的无糖饮料中,大部分使用的是以天然甜味剂为主的复合配方。

而在此次阿斯巴甜“致癌风波”中,也有许多声音认为,消费者应该减少含糖和含代糖食品、饮料的摄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强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指标偏高的人来说,最好选择白开水或者淡茶水,以避免阿斯巴甜可能“唤醒”对糖的渴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