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第17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八五-八九)

倪海厦-《伤寒论》第17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八五-八九)

00:00
31:34

  这84条是张仲景在用经方治症的时候,病治好了以后有一些后遗症在那边,如何收尾的处方。很简单的一些处方,就好像豆豉,我们常常煮东西那豆豉来做菜,他都很有他的意义在里面,虽然是很简单,但经方讲的就是药简力专。
  发汗,我们汗吐下本来就是治症的三个原则,《伤寒论》的三个原则。发汗又给他吐给他下了之后,病人呢,病好了嘛,但是又出现虚烦不得眠,比较严重的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栀子豆豉汤”。为什么用栀子?栀子本身呢去虚热,它一个药就可以去虚热。跟黄连黄芩不一样。栀子也是苦味的药,但是呢栀子是花,它质很轻,黄连黄芩呢是根它质很重,所以它入心,质重的大部分豆跑到很深的地方去,跑到里面,内,跑到很深的地方。栀子的质比较轻,所以它是虚烦,并不是对实症。人已经好了嘛,所以一些虚烦的。所以用栀子呢来治他的虚热。因为栀子它本身是轻,药性是轻。那这个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为什么张仲景用豆豉?这个豆豉呢能够生胃的津液,胃的阴津,我们已经有红枣,大枣啊甘草这种,已经用过了 ,还有这个心中懊憹,只要讲到“心中”,张仲景指胃,大部分讲的都是“胃”的地方,《伤寒论》如果讲到胃的话大部分指肠,往下移一个位置。
  “心中懊憹náo,nǎo,náng”指胃里面不舒服,胃里面怪怪的。要用豆豉在里面。
  栀子豆豉汤,去心臓的虚热,因为病刚刚恢复嘛。然后呢能够补胃里面的津液。这个人睡觉就会比较好睡。所以这个呢,一般刚开始的虚证(热)的失眠,我们会常常用到栀子豆豉汤。
  诸位看虚证跟实证很好分辨,如果你摸脉,脉按下去就没有了,病人的脉来得很虚,你就可以知道他是虚证。还有呢你舌头伸出来,舌头看你舌苔的时候,舌苔拿出来看是淡黄,是黄色,但是是淡黄。如果是实热的时候,舌苔是黄,而且是干裂,这种是实热。这种是虚热,就是看上去有点黄,摸他的脉呢又是一按就没有了。这种就是虚脉,然后他又讲不出来,他就是不舒服,有一点没有完全好。讲不出来,就是反复颠倒。你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吱吱一下说这边一下说那边,这就是病痊愈了以后一些津液伤到,还有就是我们用汗吐下,汗法吐法下法的时候伤到他一些津液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就是虚。)我们弥补他的方式呢就是这个(栀子豆豉汤)。
  如果少气,少气就是元气比较不够,人没有力量,四肢没有力量。同样的药,张仲景加了一个甘草。所以我说,大家在读《伤寒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张仲景在用滋补的药的时候跟温病派完全不一样哦,温病派用一大堆滋阴的药,没有,甘草,一味药而已。甘草、红枣、人参、白芍都是张仲景常常用的滋补的药。像这个少气的话,为什么用甘草?甘草出除了入脾脏入肠胃生津液以外,用甘草的目的就是担心肠胃里面有坏死的食物,甘草下去解百毒。比较不容易,因为你消化不是很好嘛,病人元气刚刚恢复,有这个功能在里面。
  这里呢,“若呕者,栀子生姜豆豉汤”。这个光是一个恶心的动作,张仲景有时候用生姜,有的时候用干姜,有时候用生半夏,为什么?有原因的。
  生姜呢,跟我们半夏不一样。张仲景呢大部分他用生半夏。但是他用生半夏的时候,他都是会放生姜在里面,生姜解生半夏的毒。会用到半夏都是因为有停水。也就是说胃里面有水。经方,张仲景的观念里面说,水可以生万物,水可以滋养你,也可以让人生病。正常人的水在身体里面的水呢是汽化的水,也就是热水。一旦发现你是冷水,这个水要排掉。不排掉了以后,新水不会出来。所以,有的时候你津液,病人会口渴,大量地喝水下去以后,胃里面火很小,因为人身体刚刚恢复,你元气刚刚恢复,火很小啊,如果你大量地喝水下去,结果胃里面就会有停水。这种产生常常会看到。为什么?因为很多病人一下恢复了啊,病人本身是不口渴的啊,你把他治了以后“额,我开始口渴了,”这本身是一种好转的现象。口渴就好像,原来没有胃口,吃了药以后胃口来了。我们可以知道,额,他好转了。张仲景说了,你口渴药喝水,这时候要少少与之。因为你刚刚才恢复嘛,你不要大量地喝水。病人不知道啊,病人拿到水就喝,喝下去,刚刚起来的小的胃(微)火一下子就被浇灭掉了。这个时候胃里面会有停水。停水了以后,用半夏才能够利水。所以他要用生半夏一定是确定胃里面有停水才会用到半夏。因为这个水如果不去掉,是冷水的话,是所谓的寒水。是寒水的话,好了,胃里面的食物,有一些宿食在里面,这些宿食再遇到寒水,完了,这个“水生万物”,就会烂掉,食物就发酵,烂掉啦,就好像你把一堆饭,干的,然后你把它放到水下去,放到水里面,过了几天,变得酸味出来,食物坏死掉。所以张仲景很快这时候用生半夏,半夏把寒水利掉,就是怕。这里不用半夏,为什么?因为病人津液刚刚才回来,你用半夏,半夏又把津液利掉,又不好。所以,写了半天,放生姜。生姜可以止呕,但生姜是食物。所以生姜不仅止呕,我们煮菜的时候用生姜是不是去腥?所以腥味的东西,生姜可以调理它。你煎个鱼或者煮鱼你没有放生姜,那鱼很恶心,对不对?那生姜下去可以协调一下,味道也不会那么恶心。所以用生姜,这里就是用生姜的原因。所以,有的时候你要选用半夏,有的时候你要选用生姜。这样你有这个观念以后,你以后遇到不同的状况的病人的时候,你处方的时候下手就不太一样,就会有差异。所以这里“呕),恶心呢,他不用半夏。用生姜来止呕。
  有的太太害喜的时候,怀孕害喜的时候吐到什么程度啊,抱着马桶地吐,因为她干脆抱着马桶吐好了,反正一直在吐,那个水不断地在出来,你不用问她渴不渴,她已经在吐水了,你还问她“渴不渴?”这种,当一个医生啊,要望嘛,一看就知道。这时候张仲景就用生姜用半夏,所以很有名的半夏、干姜、人参,专门治疗妊娠怀孕的时候止呕。效果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病人,两个人,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中国人怀孕六个月,美国人怀孕七个月,这两个人呢都吐啊吐得都抱着马桶,对不对?中国人呢选择找中医看,刚好她找到我,不是找的温病的。给她开三味药下去,干姜、生半夏、人参,她吃完就不吐了。美国人呢不相信中医,她就找西医,奇怪,怎么吐得这么厉害,他就管子进去检查胃怎么样,结果进进出出一个半小时,把脾臓弄破了,结果动手术,小孩子也流掉了。搞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当然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对水没有定义啊,他们认为“水就是水啊”。中医有定义啊,寒水跟热水不一样,温度也不一样。所以西医不分寒热。诸位有幸呢学中医,等你慢慢临床你就会知道。等我介绍,还没介绍到阴证的时候,光是介绍到少阳的时候,我再回头讲给你听,你看看你学到是什么东西。
  越听到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医非常非常有道理,是很好的东西,我们国家也需要这个。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这里会有三个处方会出现。
  那如果说,我们这个处方,栀子甘草豆豉,如果说,病人只有呕吐没有下痢,我们就用这个(栀子生姜豆豉汤)。如果说是下痢呢,前面已经讲过了,就用葛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所以,呕吐的话我们用栀子生姜豆豉汤,下痢的话我们用葛芩连汤。


  诸位,我们再治病的的时候,我们《伤寒论》的基本原则是汗吐下,汗法,吐法,下法。当你治症,你不了解要汗吐下,或者是本来病人呢得到伤风感冒应该要发表,结果你误诊攻下,或者是病人得了感冒结果吃坏东西(拉肚子),结果感冒病毒都跑到肠子里面去了,一进入肠子以后就下痢了。对不对?如果是在胃里面的话是呕吐,我们就用生姜。如果进入肠子里面下痢,那肠病毒嘛,所以你看现在小朋友肠病毒,怎么来的?就是表邪下陷。所以,对我来说,我虽然人在美国,我一看台湾肠病毒,我仍然看到是要用葛芩连汤啊。你知道我意思吧?可以不用死的,很简单啦,可是为什么有人死掉?这种都不用死的。我们医学不要分国界,也不要分中西医,只要对病人有益的你就要去做,马路边到处都可以看到葛芩连汤,医生一定要会用它。
  诸位试试看我讲的,下次你肠病毒你丢葛芩连汤,一剂就好了。一吃下去小朋友就好了,而且很好玩哦,中药很奇怪,你说,“老师,这个黄芩黄连,小朋友,那么苦,他一定不会吃”。你错了。当他身体需要的时候,他吃葛芩连汤非常的甜。“啊,这个很好吃。”吃下去了。就好像得水则吐,我们开五苓散的时候。他说“我喝水都会吐,这个肯定喝不下去”。你说“你错了,你试试看。”额,他就喝下去了。很特殊的哦。葛芩连汤就是这样子。所以,当你开很苦的药给病人的时候,病人觉得很好喝,因为对症。如果不对症的话,很难喝。或者,有的人本来就习惯吃甜的,“我什么都不吃,我就吃巧克力跟咖啡。”吃甜的。那你吃中药肯定不吸收嘛。那是因为他对味道不习惯。可是呢一般治病的话不会,很好玩。我常常会出现到这种现象。我看到那个药都苦死了,病人说不会苦啊,很好吃。吃完头就昏,中病了。
  当他身体需要的时候他不会觉得苦,他的身体会接纳这个味道。就像五苓散,病人吃什么喝什么都会吐,就是五苓散他吃下去不会吐。所以,重要对症的时候,病人不会觉得很难喝。当然也有病人只吃甜味的,别的味道都不喜欢的除外。
  大家看这个处方。栀子豆豉汤。栀子呢十四枚,豆豉呢,四合,你用四包,因为他这个用合,我们过去有用容积,这个叫合,我们叫一汤匙什么样子。实际上一般呢栀子用五钱,豆豉也是用五钱。煮法的话,我们先煮栀子,再放豆豉,不然豆豉煮烂了。这个煮菜的人都会弄。这是处方我们怎么样用的,单位,怎么样子下药。


## 八五: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八十五条,我们遇到病人他是如果有表证,不管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或者是太阳温病,我们给他汗剂发了汗以后,发汗了,病人也下了,结果呢,我们按照原则来做啊,都没有错啊,结果病人出现了烦热和胸中窒的,栀子豆豉汤。这个烦热和胸中窒者,也是一样,病好了,虚热还在里面,还有一点虚热。一般来说,如果你体格很好的人,尤其是肠胃,肠胃很好的人,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讲,我们一定要把肠胃随时保持得很好。出现这种现象,都是肠胃不好的人有这种现象。所以你看我们那个桂枝汤,里面有生姜炙甘草红枣,都是健肠整胃的,那有时候有中湿的话,我们加一点白术茯苓。都是健脾整胃的。张仲景一直在注重肠胃。所以说我一再地跟大家讲,无论如何,大家尽量在家里面做东西吃。外面那个不能相信的,你怎么知道他用什么东西煮给你吃?对不对?你不能说吃了把你埋了以后说这个摊子不好,你已经被埋掉了,太慢了。所以说最好自己煮,自己煮来吃,你知道我意思吧?所以男的呢找个老婆,会煮菜的,。女子呢你只要会做菜,一定会交到一个好先生。是福气。所以说,真正的长寿的,你看那老先生老太太,长寿的,你问他们,他们从来不出去吃的,都在自己家里母案吃自己煮的东西。你自己煮的东西,即使是粗茶淡饭,但是它都是很好的东西。到了外面去以后,你怎么他为了保鲜他为了食物比较久放了什么色素让颜色比较漂亮,或者为了持久放什么防腐剂什么的,你都不知道你也吃下去了。所以在家里面吃最好。很多人肠胃不好都是在外面吃。所以,要会做菜。那如果说你肠胃不好,我们一汗一攻下肠胃的津液就没了嘛。肠胃的津液没了才会出现烦热啦。像如果是我的话,根本不需要栀子豆豉汤,吃下去桂枝汤就好了。我们练功夫的桂枝汤都不需要。


## 八六: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 “栀子豉汤”主之。


  第八十六条,你看“伤寒”,就是麻黄汤证,五六天以后呢,又大下以后,身热不去,又心中结痛,心中指胃,胃里面有胀闷难过,未欲解也,这也是没有完全好,又“栀子豆豉汤”。所以,不管你是中风发汗,或者是伤寒,都是一样。都是栀子豆豉汤。


## 八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


  这个都是遇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这里出现了一个“腹满”,腹部胀满,还有卧起不安。腹满有实症和虚证,如果是实症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承气汤证,当然没有讲得很详细,因为后面进入阳明篇我们才会详细介绍承气汤。虚证呢就是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证,那个都是虚证。但是都有什么?承气汤也有厚朴,虚证也有厚朴,所以厚朴呢是专门对腹部胀满用的。记得哦,我再告诉你腹部胀满,我不管你是肝硬化腹水,我管你是什么肚子胀满,甚而至于小孩子肚子胀满,肚子大大的那个里面有虫,厚朴都是肚子胀满,腹满。经方里面实证虚证都会用厚朴,都有厚朴在里面,为什么?就是厚朴这个药很特殊,厚朴除了降气以外,下气以外,厚朴能够把湿,一般来说,我们白术是祛湿,厚朴不是,厚朴是把脾部的湿移到小肠去。你有这个观念以后,你就会用厚朴了。
  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脾脏主的是少腹。画一个人的体格,如果一个人的腹部是这样,肚子在这边,这是脾脏,腹部这地方是脾脏在管,脾主少腹,厚朴的作用就是把脾部的湿让它进入肠子里面来。
  所以说,如果你开承气汤怎么样子,如果说你不开厚朴,病人吃下去以后,你如果给病人,他大便不出来,他就给他大黄和芒硝吃,哇,他大便出来啦,如果是你岳母,(你惨了)。为什么?太痛了。我们会用厚朴呢还有枳实,这两个处方有一点差异。厚朴呢腹满,腹满有时候实证啦,肚子里面大便堵到啦,或者是气堵到,都是得用厚朴,用厚朴能够增润津液。厚朴和枳实不同。枳实呢,经方里面张仲景用的时候,诸位看,胸满,只要是胸闷、胸痛、胸满的时候张仲景呢一律不用白芍,张仲景呢永远看不到,张仲景要把白芍删掉,胸部胀满胸痛他一律用枳实这个药。这里他说“卧起不安”了,你心里面不安啦,心烦闷心才会不安要用枳实。枳实和厚朴这两味药我们在承气汤里面会合并在一起使用。这里厚朴枳实如果加了大黄就变成小承气。厚朴枳实现在加栀子,在这个地方,因为栀子是去心热嘛,去虚热嘛,枳实呢能够宽肠。所谓宽肠就是说,你如果大便跟肠壁都连载一起,连着,连到了,这个常年便秘啊,一个礼拜上一次,大便都很干燥,那个宿便呢跟大肠就连在一起,很紧密。很紧密的状况,你如果去开处方,“老师,我用大黄芒硝去攻下去哈”,它会出来,但是肯定会恨死你,因为很痛,绞痛哦,因为你把它硬把他扯开来,非常痛。所以我们会加枳实。为什么会加枳实?治心脏病的时候,后面我们讲《金匮》的时候很多要治心脏病的,诸位会用枳实,心脏病无所不治,一定会治好心脏病。那那个枳实呢它就能够治疗心烦。什么叫心烦?当我们人身上心脏,心跟小肠,心脏在这边,小肠在这边,心跟小肠本身是表里,枳实呢这个药可以帮助小肠、帮助大肠,所谓宽肠的意思就是说,你看过枳实没有,枳实呢能够让东西变大,比如说胆,胆管太小,我们让枳实下去“撑开来”,小肠我们让它“撑大”,大肠,让它“撑大”,只是的功能在这里。
  我现在讲个例子给你听,这样你就了解了。比如说,这是肝,胆在这边,心脏。中医呢,为什么可以治疗胆结石?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知道,心包在这边,一般来说,如果是西医开刀,它把你这个切掉,这个切掉,还有上面一条神经切断掉,这里有个大的总胆管他不能切掉,切掉胆囊,会把胆囊与胃、心包相连的地方切断掉,只有跟肝脏链接在一起的总胆管不能切掉。
  因为这里跟肝脏连在一起,连在一起,—切掉的话,不得了,会大出血内出血就走人了。所以他们这边总胆管留着,胆拿掉,因为结石生在(胆)这边嘛。中医呢,对这个部分的生化的过程是这样子。你如果说每天,那我一天只吃两餐或者三餐,吃得多或比较少,那时间比较多的,比如说你晚餐六点钟吃完,一直到隔夜,隔到第二天早上,早餐你也不吃,到中午你才去吃,十三个小时,十四个小时,十五个小时以后采取吃第二餐,胆在里面没有作用啊,因为你胃里面没哟东西嘛,慢慢慢慢越来越粘了,还要一个呢你吃的东西比较油腻,吃太腻了,就会胆结石。这个胆汁怎么分泌啊?胆汁出来的时候是喷射状的。为什么?因为心脏在这边。心脏不断地搏动它产生的热呢,是从心脏直接进入小肠里面。心脏的搏动呢,这个搏动会进入胆的上方,三焦的,我们的经脉会连到的。心脏的搏动一直在push胆,所以胆汁好像喷香水一样喷出来,胆汁就喷出来。
  那如果我们处方,我们知道如何强心脏?我们把心脏要加强,重用炙甘草,心脏跳的力量会加强。然后呢,这个是三焦,胆汁,柴胡,我们后面会介绍到柴胡,如果因为里面很热啦,里面有湿热,我们黄芩,再加上枳实,枳实是可以宽胆管,这个处方就已经是治疗胆结石的处方了。看看胆结石呢它里面是湿热在那边,我们从本草里面抓几个药进来,五倍子,海金砂,这个呢能够消除结石。这个就已经结束了。处方就开好了。所以,这个枳实的功能很重要。枳实可以把缩小的变大。简单讲,就是这样子。所以,胆管,包括我们的小肠、大肠,尤其是大肠,因为你宿粪在里面的时候,堵到,枳实下去会撑开来,为什么?就是因为枳实管心脏,枳实长的就很像心脏,心脏不断地搏动,它是这样子动的,枳实下去了以后它会跟着心脏的样子那样动,会造成小肠、大肠蠕动会增加。中药是取它的药性,当你知道它的药性以后呢,你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它。后面下去读《伤寒论》读《金匮》的时候,那扎个就是四逆散嘛,这这,统统就出来了。张仲景设立处方就是这样来的。这是枳实。
  所以,如果说当病人有腹满,腹满的时候一定会加厚朴。不管是实满,还是虚满,都会加厚朴。卧起不安者,心烦者,我们会加枳实,心烦是加栀子加进去。枳实实际上是对心脏。 这样子他就会很好睡,症状会去掉,这个都是弥补,事后补救。病人病好了,我们事后补救的一个措施。
  你看,厚朴是四钱,枳实也是四,可以用等量的方式来处理它。


## 八八:“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豉汤”主之。


  这个呢,伤寒,医生呢,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豆豉汤”。用到干姜,代表里虚掉,这个虚呢是寒的虚。
  胃,肺,中焦,上焦,这两个地方呢出现寒的时候,通通会使用到干姜。所以我们的干姜附子汤。因为干姜管中焦跟上焦,不管下焦,下焦是炮附子在管。所以我们干姜附子汤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肠胃里面呢,这个胃里面寒掉,寒掉就是,寒的定义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在《内经》说,一息四至,我们呼吸一次,脉是跳四下,这是胃气。对不对?寒的意思就是说,你呼吸一次跳两下,本来胃的蠕动呢不断地是这样子,正常是这样子,你的(胃)蠕动速度比较慢,中医就下定义叫做寒。肺家有寒,我们用干姜,也是用干姜,你干姜打开来看,它是,颜色是白色的,尝它的味道是辛辣的,辛辣的入肺嘛,都是入肺。所以它肺里面的寒证也可以是需要用干姜。
  那伤寒呢,大下以后呢,我们用攻下的药,大部分是寒凉的药,像大黄,像芒硝,都是寒的药,一下去以后,身热还在那边。是表面上的热,是虚热,真正是里面是寒的,所以我们虚热要去,但是呢用干姜来温中,“栀子干姜豆豉汤”。这个是很简单的辨症,有的时候我们用干姜,有的时候我们用生姜。你看这里讲是微烦,就没讲恶心,恶心的时候我们加生姜。没有恶心,微烦的时候用干姜。
  这个呢处方在这边,诸位,这个是等量,栀子,干姜二,香豉和栀子是等量,干姜用而就好了,这个是四四二,是治疗虚证,病后虚烦主要的处方。


## 八九:凡用“栀子豉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凡是使用栀子豆豉汤,这个病人来本来就下痢,大便就比较湿比较溏,不要给他吃这个。因为栀子豆豉本来就是比较寒凉的药,病人本来就是比较寒凉的体质了,这个时候你不要给他吃这个药,吃下去以后他下痢会比较更多一点。所以肠胃,这里呢我们解释肠胃本来就比较虚寒的人呢就尽量少给他吃栀子豆豉汤。像我们治疗这个虚寒,我们可以加一些干姜啊,一些白术啊茯苓下去,就可以帮助他。临床看他需要什么再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05928478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405928478: 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 杰克_淞

    蚩萸山人 回复 @杰克_淞:

  • shenzren

    胆结石

    蚩萸山人 回复 @shenzren: 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 shenzren

    胆结石

    蚩萸山人 回复 @shenzren: 中医对药性的把握那是真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