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人的逸闻趣事

唐宋文人的逸闻趣事

00:00
07:46

在咱们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唐宋两代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世之作,同样也留下了很多他们生活中的趣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唐宋文人的三则小故事。

“吃墨”的苏洵

一年端午,苏洵在发奋读书,竟然连吃饭都忘记了。夫人心疼他,就特意准备了一碟粽子给他送到书房,旁边还放了一碟白糖,之后没有再打扰他,就退了出去。

过了不久,专注于读书的苏洵觉得有些饿了,想起夫人送来的粽子,于是就随手拿起粽子蘸着墨水就吃了。过了一些时候,他的夫人进来时发现,粽子虽全被吃光了,但碟里的白糖却没动过。

这让他夫人很是惊讶,因为苏洵是特别喜欢用粽子沾着糖吃的。后来仔细一看,桌子上有滴落的墨汁,苏洵嘴角还留有墨印,这才明白过来,苏洵是不小心把墨水当成了白糖。

竟然专注到能把吃的东西和用的东西给弄混了,可见苏洵当时是多么专注于学习,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努力,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就,写出那么多作品得以流芳百世!

叩齿庵

韩愈是一个性情中人,交友广泛。但鲜为人知的是,韩愈同样是个“以貌取人”的人。

他在潮州任职时,有一次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面相较为英俊的和尚,但却偏偏长着两颗大龅牙,韩愈心想:“就这样的长相,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把他的那两颗龅牙给敲掉。”

第二天一早,韩愈正打算处理政务时,看门的衙役递来的了一个盒子,说是个和尚送过来的。韩愈好奇的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与那个和尚一模一样的两颗龅牙,里面还有一句话“儒以仁为本,佛亦济众生。道异旨自同,会我海屿边”。

当时韩愈特别惊讶,那个和尚是怎么知道自己想法的呢?于是,他立刻派人去找这个和尚,并把他请到了衙门里。

和尚被请到衙门后,韩愈才知道此人是济生庵的得道高僧大颠和尚,学识特别渊博,他立刻肃然起敬,并且不断的给大颠和尚道歉。

就这样,韩愈和大颠和尚成了好朋友,他还亲手写下了“叩齿庵”的牌匾赠予大颠高僧,来纪念两人之间的友情。从此,济生庵就改名成了叩齿庵,并流传至今!


杜甫的诗宴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问世以后,有许多趣事广为流传,其中就有今天要讲的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回家,居住在成都草堂。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会友,此时的杜甫家境贫寒,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所措。

正在犯难之际,杜甫发现灶房间尚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当即如获至宝,转忧为喜,他面带笑容地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随后就请客人入座闲谈。

时隔不久,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汤摆在桌上。第一道菜是炒韭菜,韭菜上面摆放着两个蛋黄;第二道菜也是炒韭菜,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道菜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一道菜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就在大家呆愣的看着这些菜时,就听杜甫对客人抱拳发话:“诸位光临寒舍,深感荣幸,特备此‘诗宴’,以表寸心。”

客人更是莫名其妙时,杜甫拿起筷子,指着第一道菜说,这道菜名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道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接着又指着第三道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最后指着那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听罢,客人们这才恍然大悟,鼓掌叫绝。

三则小故事分享完了,您还知道哪些唐宋文人的逸闻趣事呢,也来讲给大家听听吧!

这期话题结束了,谢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