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现代人的困境

米兰·昆德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现代人的困境

00:00
06:49

7月12日傍晚,据俄新社、塔斯社等援引法国媒体消息,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捷克新闻网站novinky.cz第一时间发文悼念这位“影响世界的20世纪最重要的捷克作家、剧作家、诗人和散文家”。

国内出版的最后一本昆德拉著作是小说《庆祝无意义》,由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2月推出,是这本小说的第二次再版。

每年诺贝尔奖揭晓前,昆德拉的名字总会被提起——人们坚定地认为,昆德拉当之无愧地应获得文学界的最高肯定。一代又一代读者从未停止过对昆德拉文学世界的探寻。他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现代人的困境。

生活在别处,隐身于世俗

作为20世纪小说美学革命的伟大探索者,米兰·昆德拉自觉继承自塞万提斯以来的欧洲小说传统,在“叙事的小说”“描绘的小说”之外,凭借《生活在别处》、《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等一系列杰作,创造了“思索的小说”之高峰,从而“将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抒情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

从昆德拉《玩笑》到《庆祝无意义》的全部小说作品,乃至其精彩绝伦的四本思想随笔中,都始终贯穿着带有昆德拉鲜明印记的两大关键词:一曰“音乐性”,一曰“中欧性”。前者规定了作品的形式结构和美学风格,后者则描绘了作品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地图。尤其是后者,可以说不能深入理解昆德拉关于中欧主题的深邃思考,就难以掌握其小说艺术的精髓。

尽管常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但米兰·昆德拉的世界级文学成就早已举世公认。

2019年,这位长期寓居巴黎的异乡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作者在流亡40年后,重新获得来自祖国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捷克外交部感谢昆德拉的作品“让捷克享誉世界”。

2020年,昆德拉获得卡夫卡文学奖,这是继之前的耶路撒冷文学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捷克国家文学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奖项。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成功“隐身”的作家。近40年来,由于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并且极度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他从公共视野中似乎消失了。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到《生活在别处》,再到80多岁高龄时创作的《庆祝无意义》,他笔下的故事和提出的问题让读者难以忘怀。

无意义的狂欢,无限制的荒诞

六月的一个早晨,阿兰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看到很多穿着低腰裤、露脐装的女人——《庆祝无意义》以此开篇。以卢森堡公园为舞台,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好友相继登场,还有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人头攒动的夏加尔画展,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

“和昆德拉原来的作品相比,《庆祝无意义》显得更加戏谑、随性,‘嬉皮笑脸’。”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马振骋曾经如此评价,这也是继《慢》之后马振骋翻译的第二部昆德拉作品。这是一部典型的昆德拉小说,时间与空间交错混杂,如音乐一般多声部此起彼伏,文本中的世界和作者的世界相互交叠。而这一出人间喜剧的背后,藏着昆德拉小说永恒的主题:生与死、严肃与荒诞、历史与忘却。

“轻快、顺畅,又充满智慧,如蜘蛛网一般充满张力。如同阿兰·雷乃的最后几部电影,米兰·昆德拉踮脚旋转、轻快跳跃、盘旋打转,这是一曲告别圆舞曲。最糟糕的独裁统治者和最伟大的悲剧制造者也被他牵着鼻子走,被他嘲笑,和他一起疯狂共舞。”《新观察家》这样评价昆德拉的最新小说。

而读者依然可以从这部小说中读到昆德拉的世界观。翻开小说《庆祝无意义》的最后一页:“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

这确实是我们熟悉的昆德拉,他将生活的荒诞和狂喜渐次堆叠,到头来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推倒,意义的大厦轰然倒塌,只剩下错愕的读者和错落的文字面面相觑。而这就是生活的真相。“无意义就是生活的本质”,就如同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不管生活怎样,你要做的是活在当下,并去热爱它,去寻找生活中的美。

拷问现存价值,高举怀疑主义

对于米兰·昆德拉的去世,很多人惊讶于“他还活着啊”——他的影响很深远。

上世纪70年代,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进入中国人视野,但是没有受到关注。直至198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昆德拉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兴起翻译热、阅读热,1990年代兴起评论热,新世纪又兴起阅读热、批评热。

上世纪80年代,“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媚俗”一度成为流行语,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言必称米兰·昆德拉。当时正值思想解放,文学也正处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的阶段。包括萨特和加缪在内,大量西方现代派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拷问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存价值。

和索尔仁尼琴不同,昆德拉并不正面地描写尖锐的现实,而是以反讽的、戏谑的方式,去逃避传统和崇高,这一思想也恰好契合了当时国内的思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昆德拉受到了国内读者的狂热追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评价昆德拉:“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王安忆则说:“没有哪个作家像昆德拉那样做了对个体的感情的关怀,这些都会让人感到温暖,这也是昆德拉的文学价值之一。”

一流的作家应该首先是思想家。他启迪中国作家们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人自身,少作空洞的宏大叙事。

昆德拉作品中饱含的哲理让他成为世界级文学家,在他的作品中充满很多极具讨论价值的问题,而且触及深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昆德拉提出过无数问题,却从不给出唯一的答案。同样,每个读者也可以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昆德拉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