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2:三藩之乱(下)一度局势占优的吴三桂因何败亡?

康熙12:三藩之乱(下)一度局势占优的吴三桂因何败亡?

00:00
13:01

上一集我们讲到康熙在大臣们给他提出的各种撤藩方案之中,毅然选择了三藩齐撤的主张,并下达了撤藩令。撤藩令到达云南之后不久,康熙派来的两名特使折尔肯和傅达礼也到达了云南。这两个特使,一方面是帮助吴三桂在撤藩北归的过程中打点马匹、夫役、粮草等一切事宜,就是凡事不需藩王自己操心,都有朝廷官员代为料理;另一方面,他们的任务也是监督和督促吴三桂撤藩。对于朝廷的这一安排的用意,吴三桂当然心知肚明,他表面上假意接受,对两位使者好酒好菜招待着,就是无论他们怎么催促,都始终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动身日期。最后在一再的催促之下,才假意对两位使者说自己准备在这一年就是康熙十二年的十一月二十四日启程返回东北。但是,暗中却加紧了起兵谋反的准备。

到了十一月十五日,折尔肯和傅达礼会同云南巡抚朱国治一起来到王府拜见吴三桂,目的还是催促他尽快出发。吴三桂呢,仍旧是好酒好饭地招待,并表示自己不是已经定了动身日期吗,怎么还催呢!但是几个人都看了出来,离吴三桂自己定的出发日期已经没有几天了,王府上下却完全没有收拾行囊准备搬迁的任何动静。巡抚朱国治忍不住说:几位大人在云南已经恭候良久了,王要是没有搬迁的意思,不如就让他们回京师复命吧!此话一出,吴三桂勃然变色,指着朱国治破口大骂,说:我把天下都给了别人,只此云南是我用血汗挣来的,如今你这个小奴都不容我安身吗!折尔肯见势不妙,就赶紧从中劝解,才算暂时平息了吴三桂的怒气,三个人赶紧告辞出来。这下子他们都彻底明白了,吴三桂是绝不会撤藩的。随后,他们又很快发现,想向朝廷报告此事,或是现在撤离云南回京,都是不可能的了。

没过几天,吴三桂就公开举兵叛清,朱国治等不肯与他同谋的官员都被杀害。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这个称号现在听起来有点搞笑,但历史上其实有不少人都用这一称号,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这个称号经常出现,比如隋唐演义类的小说中,秦琼、薛仁贵都被封过“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岳飞传》中岳飞用的也是这一称号。那吴三桂使用这一称号,应该是由于满人一直自认为是金人的后裔,那反清就相当于抗金,吴三桂意欲效仿岳飞的壮举,也当一回民族英雄。只可惜他很快就觉得,只称个元帅头衔有点小了,于是改称周王,揭起了反清的大旗。

吴三桂起兵之后的二十多天,朝廷派到贵州去给吴三桂备办撤藩所需粮草和船只等事的两位官员才日夜疾驰赶回到北京,两人赶到兵部,下马之后根本说不出话来,而是抱柱而喘,就是抱着柱子喘得没法说话,可见这一路跑得有多急,稍微缓和之后,才说出实情:吴三桂反了!消息传开,举朝震惊。康熙当即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商量对策。大学士索额图请求处死给皇帝出主张撤藩主意的大臣。大家还记得索额图吧,就是索尼的儿子,也是康熙除鳌拜时的核心人物,作为康熙亲政后的第一代宠臣,他现在已经是大学士了。索额图当初并不主张撤藩,而且和主张撤藩的米思翰、明珠等人也不对付,现在他提出了处死他们以向三藩谢罪。历史上,在类似情况下给皇帝提出类似建议的情形并不少,而接受了这类建议的皇帝也不在少数。但康熙却表示:“出自朕意,他人何罪!”就是表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有什么责任的话,由他来承担,与别人都没有关系!可见年轻的康熙皇帝在这样重大的事情面前是还很有担当的。随后,康熙就与群臣商议,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首先,增派八旗精锐固守荆州,荆州是长江的门户,沟通南北,保住荆州就可以遏制叛乱势力向北方扩张;其次,紧急通知耿精忠和尚可喜两藩停撤,以孤立吴三桂的势力;第三,把在京城的吴三桂之子,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和硕额附吴应熊予以拘禁,防止他们父子互通声息,也防止吴应熊逃跑;第四,宣布削除吴三桂的王爵,重金悬赏吴三桂的头颅。这最后一招在很大程度上是策反吴三桂的身边之人,号召他们看清形势,斩杀吴三桂,就是立下奇功的好机会。由以上几步安排可以看出,二十岁的康熙,冷静沉着,行动迅速,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比较得当的。他意识到,对吴三桂的战争是为清朝的命运而战,也毫不迟疑地以巨大的勇气担当起这一重任。

吴三桂这边,以“反清复明”的口号相号召,与各种反清势力相勾连,叛乱很快就从云贵蔓延到广西、四川、湖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耿精忠也在福建起兵呼应吴三桂,尚可喜虽然没有响应,但他年事已高,无力控制局面,被儿子尚之信软禁起来,使广东也卷入到叛乱之中。总之,全国的形势一度十分严峻。从吴三桂的角度来讲,他从一开始起事就抱着很乐观的态度,曾经说:“事纵不成,可画长江而国。”就是说,即便起事没有成功,最差的结果他也能和康熙皇帝划长江而治,就是将中国分为南北两半,康熙统治长江以北,而吴三桂自己做南中国的皇帝。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念头限制了吴三桂,当他攻打到长江南岸的时候,就开始举步不前,等着康熙来和他划地求和。而面对吴三桂的行为,康熙所做出的回应却是,下令将在京城的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孙子吴世霖处死。刚才我们讲了,早在三藩之乱爆发的时候,康熙就将吴应熊父子囚禁了起来,一方面是防止其与吴三桂互通声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吴三桂有所顾忌,毕竟你的儿孙都在我手里。吴三桂起兵之所以曾有所犹豫,也是顾及到自己的儿孙还在京城做人质,担心他们的安危,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抗住部下的鼓动,决意起兵。当时他的妻子就曾大哭不止,埋怨他这是要害死儿孙。而康熙起初没有立即将吴应熊父子处死,也是希望在手上留一张谈判的筹码。如今,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已经放弃了最后的筹码,决心要和吴三桂决一死战。当吴三桂得知康熙处死了自己儿孙时,当即倒吸一口冷气,他明显低估了年轻皇帝的勇气和魄力,感到自己的处境要开始被动了。

总之,康熙在京城沉着迎战,调度有方,使战争逐渐从防御阶段过渡到相持阶段,再到全面反攻阶段,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吴三桂。耿精忠和尚之信在看清形势之后,都马上投向了清朝,就是承认错误,请求皇帝再接纳他们。当时由于战胜尚未胜利,康熙表示既往不咎,还允许他们仍旧保留王爵。这就让吴三桂更处于众叛亲离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激励部众,也为了实现一下自己的野心,吴三桂决定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日在湖南衡州(就是今天的衡阳)称帝,定年号为“昭武”。据说,在吴三桂称帝这天,正在举行典礼的时候,忽然阴云密布,天降大雨,卤簿仪仗都被雨水打得湿透了,吴三桂不禁慨叹,难道上天也不支持我称帝吗?而不久之后又雨过天晴,吴三桂就又开心起来,继续举行典礼。实际上,吴三桂称帝之后仅仅一个月就忧愤而死。所以有学者说,吴三桂其实在称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行将灭亡,他的称帝行为只是晚年的一种自娱自乐而已,就是临终前过了一把皇帝瘾。总结吴三桂的一生,前期由明朝将领先是投降到农民军这边,而后反悔改投清朝,再作为清朝的鹰犬,镇压农民起义和清朝的其他反对势力,还把已经逃到缅甸的南明永历皇帝一直追回来给绞死,后期又以一个清朝藩王的身份搞分裂割据,背叛清朝,这一生是没有忠于任何一个君主,被认为是变节者的典型代表。

吴三桂死后,清朝很快收复了南方,历经8年终于平息了三藩之乱。平叛之后,康熙对反叛的骨干分子严加惩处,务必根除一切反对势力。吴三桂已经病死,他的家族和部属都受到严厉处罚;耿精忠和尚可喜,在战争还没有胜利的时候,康熙许诺他们既往不咎,但战争结束之后,康熙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也都一律处死。

有学者指出,所谓的三藩之乱,确切而言应该概括为“以吴三桂为主导的叛乱活动”,毕竟吴三桂才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其他两藩只是有不同程度的参与而已。但平息这场叛乱之后,清朝的的确确收回了三个藩王的权利,消除了藩镇割据带来的威胁。在这一过程中,康熙以超人的勇气和超出年龄的老成沉着平息了叛乱。8年的战争,清朝的确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一度经济紧张到孝庄太后都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犒赏军前的将士。但是,对于康熙而言,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出所承受的损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倾城文思

    搬来我的小板凳~督~即统领~招~即招聘及安抚讨~即讨伐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即马步水三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