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1:三藩之乱(上)三藩齐撤,少年皇帝的胆量魄力

康熙11:三藩之乱(上)三藩齐撤,少年皇帝的胆量魄力

00:00
12:09

上一集我们讲了吴三桂的背景和“三藩”的由来。清朝将异姓王这样高的爵位和权力交给汉人,让他们镇守在云南、广东、福建等南方之地,其实是有其深意的。首先,南方的气候闷热潮湿,这对于习惯了关外寒冷干燥气候的满人来说,很难适应的。清朝把这些地区交给三位汉将来管理,是觉得他们更能适应南方的气候,也希望收到“以汉制汉”的实效。为了保证三藩能够一直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朝廷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皇室和三藩开展广泛的联姻。比如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娶了顺治皇帝最小的妹妹,被封为和硕额附,就是驸马了;耿仲明的长子耿精忠则娶了顺治皇帝的兄长肃亲王豪格的女儿,次子耿昭仲娶了固山贝子苏布图之女,三子耿聚忠娶了安亲王岳乐之女;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娶了顺治帝收养哥哥承泽亲王硕塞之女,这个女儿也被顺治皇帝封为公主,那尚之隆也是和硕额驸。皇室与三藩联姻,一方面是为巩固二者的关系,既然彼此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双方要互为忠诚,永不背叛;另一方面也是想起到监视和扣押的作用,让公主格格们把额驸家的动态随时报告给朝廷,像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还一直被留在京城,给予很高的待遇,但实际上就是把他作为一个人质,以防止吴三桂有二心。

起初,三藩与朝廷关系还是比较和睦的,朝廷也对三藩很宽容,在军事上允许他们手握兵权,拥兵自重;在经济上,三藩可以在各自的辖区内随意征收税赋,基本不受朝廷的约束;在政治上藩王也可以任免当地的官员,比如云贵的地方官,虽然名义上是朝廷委派的,但实际上常常是吴三桂提名,朝廷这边走个批准的流程而已。吴三桂甚至在云贵发行钱币,就是铸造一种和清朝通行的铜钱不一样的大钱,在当地流通使用。这就使得其他地方的人达到云贵之后,还得先换钱才能花用。可见,三藩的各项特权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无异于藩镇割据。康熙皇帝亲政后,扳倒了鳌拜集团,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但三藩独擅权利,自行其是,这就和皇帝想要集权的想法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时候的三藩已经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心腹之患,如何解决“三藩”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康熙曾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qin)会,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就是把三藩和治理河流、漕运三件大事写在纸上,悬挂在宫中的柱子上,以时刻提醒自己,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

当然,三藩和鳌拜集团还不一样,他们远在南部边陲,又各自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决不能贸然采取行动,康熙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到了康熙十二年,这个时机终于被他等到了。这一年,平南王尚可喜突然提出申请,请求撤藩,让皇帝允许他“归老辽东”,就是回东北老家去养老。促使尚可喜做出这一决定的,是他的儿子尚之信。尚之信在青少年时代曾被父亲送到宫中去陪伴顺治皇帝,实际上也是充当质子的角色,由于他很有才华,受到顺治皇帝的欣赏,一直留在宫中。直到康熙十年,尚之信才以父亲年老为由,请求皇帝准许他归藩,康熙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但是,尚可喜对这个儿子却并不喜欢,他看到尚之信恃才傲物,行为十分嚣张,担心他早晚会惹出娄子来,于是申请撤藩回东北老家养老。尚可喜的这一做法,应该说是明智的。他一方面感觉到了朝廷对三藩的疑虑和自己处境的微妙,另一方面又出于对儿子行为和野心的担心,决定不如主动提出撤藩,自己还可以保一个富贵平安。尚可喜的奏疏给康熙皇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当即抓住这个时机,顺水推舟,批准尚可喜撤藩。朝廷这样的做法,在另外两藩看来,无异于是在暗示吴三桂和耿精忠,要他们也主动提出撤藩,以保君臣相安。

果然,不久之后吴三桂和耿精忠也都提出申请,要求返乡。我们先来看吴三桂的情况,他并没有真心想要退休,只是一方面想趁机试探一下朝廷对他的态度到底如何;另一方面也想通过申请撤藩来表现一个高姿态,希望以此解除朝廷对自己的怀疑。当吴三桂要呈上这个撤藩申请的时候,他的一个幕僚就劝说他说,这一做法是很愚蠢的,千万不要用这种方式来试探朝廷的态度,王的这个奏疏早上送出去,晚上就会接到朝廷批准撤藩的回复了。按照当时的交通方式,一个奏疏的呈递和回复当然不可能这么快,这个幕僚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吴三桂,朝廷就在等着你自投罗网,不要自取其辱啊。但是吴三桂过于自信,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势力都如此强大,年轻的康熙皇帝决不敢轻易把他撤掉。事实证明,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小看了康熙皇帝的胆量和魄力。

面对另外两藩也提出撤藩的申请,康熙召集群臣来商量这件事该怎么办。结果是只有少数的大臣支持康熙皇帝“三藩齐撤”的主张,多数人都认为尚藩可撤,耿藩也可以考虑,但独独吴藩不可轻举妄动。康熙令大臣们再次进行讨论,希望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讨论的结果仍然是群臣的意见尖锐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做出了三藩齐撤的决定。其实,当时大臣们给皇帝设计了五种方案,从保守到激进分别是:第一,恪守皇太极以来多次对三藩许下的诺言,永不撤藩。毕竟这些许诺都刻在了当时封王的金牌上,现在食言撤藩,未免不妥,所以还是暂缓行动为好,这是最保守的一种建议;第二,有大臣建议将吴、耿、尚三个人以觐见皇帝为名调到北京,借机把兵权收回,就是效仿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做法,到那时三藩没有了兵权,事情就好办多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建议;第三,不少大臣认为,三藩应当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如兵法所云,各个击破,比如尚藩可以先撤,然后再考虑耿藩,吴藩最后再说;第四,有大臣认为目前不是撤藩的最好时机,毕竟老一代藩王们比如吴三桂和尚可喜,年龄都大了,等他们去世,在新一代掌权的时候,趁他们年纪轻、威望小,到时候解决三藩问题就会顺利很多;第五,也是最激进的一种方案,就是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问题,省得以后麻烦。当时的多数大臣都认为第三种方法最为稳妥,分期撤藩,一个一个慢慢来,不致于惹出大的麻烦。但是,时年20岁的康熙皇帝血气方刚,毅然选择了最后一种方案,决定一次性解决问题。《清史稿·吴三桂传》中记载,康熙当时表示,“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就是说,康熙早就看清了吴三桂要有二心,不论是否撤藩,他都是要反的,那就不如先发制人,还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可见,康熙皇帝年纪轻轻就能看出问题的本质。

在做了决定之后,康熙就开始采取实际的行动,他先是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当然皇帝给大臣写信就不能称为写信了,那就是下了一个亲笔的手诏。在诏书中,康熙首先肯定了吴三桂在清朝入关前后和统一全国过程中的巨大功绩,然后就笔锋一转,说王年事已高,不应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待下去了,所以特意批准你撤回原籍。之后又表示,吴三桂在老家的住处、一切生活所需都已经派专人给安排好了,他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回老家享清福即可。康熙的这封信表面上热情洋溢,关怀有加,但也明确暗示吴三桂,只要你肯顺利撤藩,我们就可以保一个君臣相安,共享太平。否则,可能麻烦就大了。

但问题是,吴三桂提出撤藩并非出于自愿,而只是一种试探,正如他之前对幕僚所说,他满以为朝廷会下旨安慰他,并请他继续留任,所以毫无撤藩的心理准备。当康熙的撤藩令很快下达到云南,吴三桂顿时感到悔恨和愤怒交加,再加上他的部下都为他鸣不平,说王给朝廷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有着那么高的功劳,朝廷怎么轻易能食言呢!于是,吴三桂就开始和党羽密谋起兵造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kasha11

    老师讲得真好

  • 寰宇知寻

    好听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