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集〈泰伯篇8.11-8.14〉人生大忌骄与吝

第85集〈泰伯篇8.11-8.14〉人生大忌骄与吝

00:00
09:1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人生大忌骄与吝。


我们要介绍《论语泰伯篇》第11121314这四章。


先看第11章,原文是: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意思是︰

孔子说︰即使一个人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其他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孔子崇拜周公,因为周公制礼作乐,综合夏、商二代的制度,再损益改良使之完善,使周朝的文化水平灿烂可观,孔子甚至以自己长久未曾梦见周公,作为衰老的象征(〈述而篇7.5)。因此,本章谈到周公之才之美,那不是一般的称赞,而是人类中,天生性质之上品代表。这个字,包括了聪明过人、才干卓越、魄力超群等等能耐,但是还未涉及德行问题。


接着说到了假设情况,使骄且吝就与德行有关了,自古以来,有才无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往往是祸患多于福祉。那么,孔子在此假设的缺点是:既骄傲又吝啬。


先说骄傲。

骄傲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在比较中胜过别人,彰显自己的优点,炫耀自己的本事;他的才华不但对社会无益,反而成为人际纷争的源头。孔子说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13.26)是神情舒泰,接受自己安于现实,即使有过人之处也不当一回事;是自以为美,处处与人比较争胜,放大自己的优点,而压低别人的表现。


再说吝啬。

吝啬的人即使拥有众多利益,也不愿与人分享,听到吝啬,使人想到金钱方面的小器。其实在权力与名声方面,甚至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有这种情况,因此,一个人若是吝啬,那只能局限在自己狭隘的天地中,他的才华也没有什么施展的地方了。


孔子这样说的用意,是提醒我们:骄傲的人总在与人比较,不肯稍有退让;吝啬的人总在与人计较,不肯平白付出。如果既骄且吝,那么才华再高,又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呢?


接着看〈泰伯篇〉第12章,原文是: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意思是︰

孔子说︰入学读书三年,还未想起做官的念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这里说的三年学,是指古代贵族子弟入大学念书,三年就要测试所学,这时学生往往表现从政的念头。古代贵族子弟有许多是世袭爵位,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从政做官。


到了孔子开始,招收平名弟子,大约三年,也可以学到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熟悉五经与六艺,可以从政为民服务了。譬如孔子为鲁国大夫时,让原思担任家臣总管,当时原思的年纪也是二十出头(〈雍也篇6.5)。后来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雍也篇6.4);子游担任武城县长(〈阳货篇17.4),他们的年纪也都是二十出头。


在古代,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去做官的,本章孔子指出:入学读书三年,而没有做官领俸禄的念头,是不容易的事。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学习的真正目的仍在于修养自己。


再看〈泰伯篇〉第13章,原文是: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xiàn),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意思是︰

孔子说︰以坚定的信心爱好学习,为了完成人生理想可以牺牲生命。不前往危险的国家,也不住在混乱的国家。天下上轨道,就出来做事;不上轨道,就隐居起来。国家上轨道时,要以贫穷与卑微为可耻;国家不上轨道时,要以富有与高位为可耻。


本章谈处世之道,有三个重点。

第一点,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这一句话是大原则,重点是好学与善道。好学,是爱好学习,能做到的人向来不多,人们大都是缺乏坚定的信心。何谓坚定的信心?就是相信好学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若不好学,则思想停滞不前,理解范围受限,人生变得重复而乏味。


至于善道,则是认真而谨慎地走在人生正途上,朝着人生理想前进;而守死善道,意思接近以身殉道,就是宁死也不放弃人生理想。能做到笃信以好学,守死以善道,自然是个君子了。


第二点,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就是不前往危险的国家,是为了保全生命,不做无谓的冒险与牺牲;不住在混乱的国家,是为了减少困扰,可以更专注于修德讲学。


也许有人会由反面提问,说:儒家学者不入危邦,不居乱邦,那么谁去匡正危难,谁去安定乱局呢?难道要等别人匡正了,安定了,他们再去坐享其成吗?这问题很好,但是孔子的立场向来不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述而篇7.11)


最后,儒家学者要判断:天下是有道还是无道,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再决定自己如何因应。在此,所谓有道与无道,并非黑白二分,而是动态发展的趋势,由其趋势来判断。


如何判断呢?

那要每个人自己考虑,但原则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且,国家上轨道的时候,贫且贱是可耻的。这一点特别值得留意,儒家并非一味的推崇贫贱,还是要看情况的,而国家无道的时候,富且贵就可耻了。这是人生大的难题,只能留待个人去做选择了。


最后再看〈泰伯篇〉第14章,原文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意思是︰

孔子说︰不担任某一个职位,就不去设想那个职位的业务。

政治必须分工合作,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名不正而言不顺;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则尸位素餐。本章又见于〈宪问篇14.26〉说得更为详细,等将来读到的时候,再做比较完整的说明。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孔子也无可奈何。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风152

    怎么没有文稿了

    傅佩荣国学馆 回复 @清风152: 主题 详情

  • 张文泉zwq

    静静聆听,懂得道理还好一些,实践会越来越难,对照自己,人生怎么有那么多遗憾!面对人生大的难题,老师教了道理,剩下的自己去思考选择。学到今天明白一些了,在认知上,收获的结论一定要考虑语境,向着通透的方向走,这样的走跟行仁很像,不能天下大同,就只能止于身死。在实践上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为前提,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行,但相信这是所有选择中最好的了,剩下的不用考虑,组成命运的因素太多,接受就好。

  • J之大盗

    骄傲与吝啬都是私心重,助长了禀性却消了德,得不偿失。 好学守道,只有读书,才能有高度的文化,再有至上的品德,做到美满人格,好为国、为人、为世界。但要把书念到身上,才能免邪知邪见,做到正知正见。(善人)谢谢老师

  • 清风152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蒙以养正YJ

    听到吝啬,使人想到金钱方面的小器。其实在权力与名声方面,甚至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有这种情况。

  • 听友240997361

    12章,以易经和道德经来说,学习三年还没有进入谦虚境界,难有大成就。做官最是不易的。离是三是虚是附丽,谷可以满也可虚,谷可以是金银,也可以是境界。三年至少入谷,谷门在哪?

  • 清风152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听友240997361

    老子可雅可俗,太接地气啦,没有基础的温饱保证,还谈什么思想的傲游。妈的,以前游不动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后来的帝王一路压榨。雷出地奋,老祖宗冲封封印。雷生万物。,是谓玄牝,谷神这样不死的。

  • 听友240997361

    谷·精,微,用易经的天地人来解,五谷杂粮的精养育人之后,人才可以知天地之奥秘,谷神不死,傲游,动态理解?

  • 清风152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