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集〈泰伯篇8.8-8.10〉诗、礼、乐皆不可缺

第84集〈泰伯篇8.8-8.10〉诗、礼、乐皆不可缺

00:00
09:2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诗、礼、乐皆不可缺。


我们要介绍《论语泰伯篇》的第8、第9、第10这三章。


先看第8章,原文是: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意思是︰

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意志,要靠读诗;具备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首先,要界定本章所针对的是谁,其目的何在?答案是:所针对的是个人,目的是个人的人文教育。说到教育,应该包括人才、人格与人文三方面,才是完整的全人教育。

所谓人才教育,是指个人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成为可用的人才,在社会上可以立足发展,这是彰显于外的功夫;所谓人格教育,是指个人可以谨守法律、尊重礼仪,进而提升德行,这是内在收敛的功夫;至于人文教育,则是指个人的艺文素养,可以在人生各种处境中、调节及化解一切的困难,这是当下自化的功夫。


孔子教学生兼顾三方面,本章所谈的是人文教育,所针对的是个人。

为了理解本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重述:第一、如果没有读诗,一个人如何兴?第二、如果没有学礼,一个人如何立?第三、如果没有习乐,一个人如何成?


第一点,先来看

所谓的兴,是指诗的内容,完全出于真情。因此人在阅读时,会排除世间名利权位的计较、个人恩怨的纠葛,而回归原始的情感;由此引发真诚的心,并启发上进的意志,要贡献一己之力,改善一切的不公不义的情况。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读诗,来保持年轻的心志与奋斗的勇气。


第二,再看

所谓立于礼,是说在社会上立足站稳,与别人进行互动往来,就要靠礼了。礼的特色是:往下,接到法律,因为法律的目的在禁止不当之事,而礼仪可以引导适当的言行,使社会进入文明的层次;礼往上,可以接到人文修养,使人自觉而主动的行善。

合观,则使人真诚,不忘自己质朴的一面;使人谦让,显示自己文饰的一面,如此可以接近文质彬彬的君子的理想。


第三,关于

这是人文教育的完成,使人不论处于任何状况,皆可调节情绪,化解忧愁。

在道家《庄子让王篇》,谈到孔门三位贫穷而有操守的弟子,都提到了音乐。它提到原宪,是端坐家中弹琴唱歌;提到曾子,是口中吟唱《商颂》,声音充满天地,好像出自金石乐器;它提到颜回,是弹琴足够我自己消遣。而孔子呢?他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时,神情十分疲惫,他还在屋内弹琴唱歌。像他们师徒的表现,正是成于乐的写照。


本章内容之深刻,由此可以想见。

接着看〈泰伯篇〉的第9章,原文是: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

孔子说︰对待百姓,可以使他们走在人生正途上,却没有办法使他们了解其中的道理。

本章短短两句话,10个字,却有三种断句法。


第一种。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百姓认同一项政策,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同一项政策,就使他们去了解这项政策。


第二种断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百姓可以使唤时,就由着他们听从使唤;百姓不可以使唤时,就要了解他们何以如此。


这两种解法都忽略了两点。

第一、百姓是一个集合名词,各有其考虑而难以得到共识。第二、百姓所受的教育有限,你想使他们了解一项政策,或者你想了解他们何以不听使唤,那都是难以实现的事。


因此,我们采用第三种断句。

孔子是实事求是的人,他在鲁国曾经位列司寇大夫,知道如何带领百姓。在断句上,本章应该念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孔子可以使百姓走在人生正途上,使他们或者效法政治领袖,或者依循礼乐教化,或者遵守法令规章。总之,是要走在人生正途上。


那为何说不可使知之呢?因为人生的道理有浅有深,若要使百姓清楚理解,不仅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徒劳无功。


最后再看〈泰伯篇〉第10章,原文是:

子曰︰(hào)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意思是︰

孔子说︰一个人爱好勇敢,而厌恶贫困,就会作乱生事。一个人不肯走在人生正途上,我们对他厌恶得太过分,他也会作乱生事。

本章,谈到两种人会作乱生事。孔子希望社会安定,大家平安度日,因此对于特别留意,譬如他不与人谈论的怪、力、乱、神”(〈述而篇7.21)里面就有


本章所说的两种

第一种:好勇疾贫,先说勇。

孔子认为勇而无礼则乱”(〈泰伯篇8.2),又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阳货篇17.8)。现在,勇敢的人除了无礼、不好学之外,多了一项厌恶贫困,也都会作乱生事。这三种由勇而来的乱,要如何区分呢?


第一、如果是无礼,没有礼的节制,那就是好勇斗狠,制造局。第二、如果是不好学,不能分辨道理,那就是匹夫之勇,死而无悔的。第三种,如果是厌恶贫困,以为富贵险中求,那就铤而走险,也制造了各种混


本章也谈到,另一种

就是对于一个人不肯行仁,不走在正途上,而为所欲为的人,我们如果对他厌恶得太过分,也会使他作乱生事。换言之,对坏人,要给他留下改过自新的余地,他若改过,则不念旧恶;他若自新,则一起努力。


孟子说过仲尼不为已甚者”(《孟子离娄篇下》)。也就是:孔子凡事皆不过分,也可以对照参考。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人生大忌骄与吝。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风152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诚于乐。

  • 呆呆up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少人据此批评孔子愚民

    张文泉zwq 回复 @呆呆up: 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想到夫子的明知不可而为之,真是感叹!如果不矛盾那就是民与士的区别了,努力在士的阶层,却想普世推行仁,想到缘木求鱼成语,但这不影响对夫子的敬仰。

  • 清风152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

  • 清风152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清风152

    本集没有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