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李玟轻生去世的消息。人们忽然发现,李玟乐观向上笑容的背后竟藏着巨大的伤痛,这让我们再次聚焦一个词——抑郁症。
近年来,“丧文化”盛行,有人说“上班哪有不疯的”,也有人用“我自闭了”表达低落情绪。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短暂的抑郁情绪?又有多少人是用微笑掩饰抑郁病情?我们与抑郁症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实际上,抑郁症并不“小众”。它是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有3.5亿人患病,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曾产生自杀念头。
在极高发病率的另一面,却是低就诊率与低诊断率。在很多人眼里,抑郁症患者是抗压能力差的人“作”出来的,想开点就好了。这种轻视与误解,往往会让抑郁症病情雪上加霜。许多潜在患者出于病耻感,不好意思就医,导致抑郁症的识别率只有不到20%。
许多抑郁症患者被困在了自责的情绪里,甚至产生强烈的无意义感。而更严重的,会损伤患者大脑结构,让患者感受不到恐惧,就连死亡也变得无所畏惧。抑郁症就这样找上了产后的母亲、空巢老人、压力大的青年人……于是,在微小的导火索下,他们选择自残、自杀、甚至“约死”。
困在围城里的抑郁症患者,需要被解救。而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按照专家的说法,抑郁症是可以缓解甚至治愈的,而且治疗时间越早越好。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往往可以“重启”大脑,重整心态,将阳光重新照进患者阴霾密布的情绪,预防轻生行为的发生。
接受治疗之外,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应予以重视。在一些患者看来,自己是家庭的负累,只有自杀才是唯一的退路。这种情况下,亲友的一句“别矫情了”,有可能就是将抑郁症患者推下悬崖的手,但一句宽慰,则可能将患者从情绪悬崖重新拉回,再次勇敢面对生活。患者家属不妨像李玟歌中唱的那样,“为爱放手去追寻,用心去珍惜。”
实际上,对抗抑郁症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外卖小哥接到安眠药订单后报警救援、卧底“约死群”自愿者的生死时速、自杀干预电话另一头陌生人的热情帮助……抑郁症很可怕,但有爱相伴会让患者不再害怕。
最后,我想对抑郁症患者说,这个世界也许并不完美,但在你忽略的角落,还有人在想你的365天等着你。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