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水仙女》的故事-1

德沃夏克《水仙女》的故事-1

00:00
04:02

关注CD岁月,交友(xubo18021455376)分享歌剧资源



三幕捷克语歌剧《水仙女》,又译《鲁萨尔卡》由安东宁·德沃夏克作曲,亚罗斯拉夫·克瓦皮尔撰写脚本,1901331日在布拉格国家剧院举行首演。



作为歌剧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光芒完全被他的同时代人斯塔那和雅纳切克所掩盖,但他至少写了一部优秀的作品:《水仙女》。这部老少宜的歌剧在捷克的受欢迎程度就好比德国的《汉泽尔与格雷泰尔》。



德沃夏克的歌剧创作活动是从1870年的《阿尔弗雷德开始的。从此,他就埋头于歌剧的作曲,1904年共写出了九部歌剧。《水仙女》是他创作的倒数第二部歌剧。这部歌剧的出现,在世界歌剧发展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德沃夏克的歌剧一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他对音乐氛围的描绘要强于对角色的刻画;第二,他的作品中带有太多其他作曲家的风格痕迹。瓦格纳《汤豪舍》和《罗恩格林》的影响尤其明显。有些作品则明显受到梅耶贝尔以及尼古拉、罗尔青的德国轻歌剧的影响,只有《水仙女》包含一些在作曲家管弦乐作品中光芒四射的那种个人风格。



《水仙女》是根据亚罗斯拉夫·克瓦皮尔的脚本作曲的一部抒情童话歌剧。年轻的捷克诗人亚罗斯拉夫·克瓦皮尔多方寻找知名的作曲家为自己满意的脚本谱写成一部伟大的歌剧,却始终没有成功。德沃下课一直对神奇童话故事情有独钟,希望全力写作一部童话题裁的歌剧。克瓦皮尔偶然从新闻报道上得知了德沃夏克的心愿,德沃夏克也无意间从友人处获悉克瓦皮尔的脚本,于是就开始了双方合作。



1900年德沃夏克着手写作,次年杀青。德沃夏克为这部歌剧脚本中优美的诗句、自然界活生生的爱情以及亲切的感情所深深打动。他在不幸的水仙女童话中,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因此,写出的音乐充分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和大自然景色。



《水仙女》是德沃夏克歌剧中的杰作,它的成功归于多方面的因素。整个音乐中,充满了开阔而优美的旋律。以音乐动机,天才地赋予了人物以形象的特征,使人们想到在印象派作曲家们的作品中所具有的那种纤细而微妙的管弦乐法。这些手法,使旋律响遍于整个歌剧之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歌剧大部分特别是第三幕都是静态的,音乐优美动听。比他前几部歌剧篇幅都长,尽管有分曲标记,总体来说是通谱结构。



除了诸如精致优美的水仙女动机,这个动机出现于前奏和水仙女首次出场,并贯穿全剧,还有不少特别抒情的段落,最著名的就是水仙女咏叹调“月亮颂”。



德沃夏克为歌词的谱曲也是他歌剧中最富表情和最顺畅的。第一幕山林仙女的音乐和女巫耶基巴巴的咏叹调,第二幕和第三幕猎场看守人与厨房男孩的音乐都充满活力,此外有些片断民族风格鲜明。通过一系列动机的运用,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闻名遐迩的《水仙女》首演后100年中难以成为世界知名歌剧院演出保留剧目,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德沃夏克和他同时代的许多伟大交响乐作曲家一样,在歌剧创作上无功而返,难有作为。第二,取材北欧神话的《水仙女》与当时盛行心理情感和行为特征的主流歌剧大相径庭,失去了大多数人的欣赏兴趣。第三,捷克语歌剧与世界主要语种歌剧相比并无任何优势,不少人认为《水仙女》是捷克民族音乐的一次意外的奇妙幻想。第四,德沃夏克音乐写作的登峰造极无法完全掩盖特瓦迪尔脚本词句的平淡无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水仙女》呈现峰回路转的态势,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巴黎巴士底歌剧院慕尼黑国家歌剧院等著名歌剧院先后全菥上演了这部作品。德沃夏克的《水仙女》正受到越来越多歌剧乐迷的青睐。



剧中主要演唱角色是:水仙女鲁萨尔卡(女高音)、王子(男高音)、男水精灵(男低音)、女巫耶基芭芭(女中音)、外国公主(女高音)、猎场看守人(男中音)、厨房男孩(女高音)、猎人(男高音)和三个森林仙女(两个女高音、一个女低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