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导入
仁慈其实和邪恶一样,都是逐步发展而成的,比如救助犹太人的异教徒常常也是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承诺。当帮助他人的行动开始后,他们就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并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种帮助之中。奥斯卡•辛德勒在接手一家被充公的犹太工厂后,开始为给他打工的犹太工人们做点小事。
渐渐地,为了保护他们,他冒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他通过抗争得到在工厂旁边为工人修建住所的许可,救出被捕的犹太人,让他们与家人团聚。最终,他成功带走了所有给她打工的”熟练工人”,从而救出1200名犹太人。下面,我们就一起就“帮助行为”展开今天的学习。
通过具体帮助行为来学习
斯托布的研究显示,不道德的行为会滋生不道德的态度,帮助行为能更好的促进后续的帮助行为。在对12岁左右的孩子的一系列研究中,斯托布和他的学生发现,如果儿童先被引导制作一个玩具,随后将其送给医院的其他孩子或者艺术老师的话,孩子们会变得更愿意帮助他人,孩子们也更愿意教更小的孩子玩游戏。
斯托布指出,当孩子们在做出帮助行为时,他们增进了帮助他人的价值观、信念和技能。帮助行为也有助于满足孩子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需要,从更大范围内的说,如果把“服务学习”和志愿者计划编入学校的课程,就可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公民参与度、社会责任感、合作以及领导能力。帮助行动还可以促进人们把自己看成“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人”,而这种自我知觉反过来又升华了帮助行为。
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
过度辩护效应研究显示:当对一种行为的反馈过度时,个体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为外部反馈(奖励)而非内在动机。因而奖励人们本来就会做的事情反而会削弱其内在动机。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对人们的良好行为给予恰到好处的反馈,也许可以增加他人从中得到的快乐感。
丹尼尔•巴特森及其助手实践了“过度辩护效应”,在几个实验中,他们发现,如果堪萨斯大学的学生在没有报酬也没有潜在社会压力的条件下,答应帮助别人,则会产生极强的无私感。当有报酬或者社会压力存在时,他们实施帮助行为后产生的无私感较弱。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引导学生将帮助行为归因为顺从或同情,随后,当请求学生们拿出时间加入当地的一个服务机构时,那些认为自己先前的帮助行为仅仅是顺从的学生中,有25%的人报名;而那些认为自己富有同情心的学生中,有60%的人报名。这是为什么呢?当人们疑惑“我为什么帮助他人”的时候,现实情境会让他们这样回答:“因为有人需要帮助,而我恰恰就是个有爱心、乐于奉献人”。那结果是最好不过的。
虽然把奖赏用作控制性作用时会破坏内在动机,但是一个意外的褒扬却能令人感到胜任和有价值。如果一个人被强迫去献血,那么这个人不太可能将自己的献血归因为利他主义。而如果这个人因为献血而被赞扬,那么这个人更可能怀着无私的自我形象离开并且还会再次献血。
为了使人们在困难情境下依然做出帮助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出一个人暂时性的积极承诺,使其得出自己乐于助人的结论,从而使其向他人提供帮助。
研究者先给第一组大学生发出号召献血的电子邮件,一周后再把献血车开到校园中,那么收到电子邮件通知的学生中只有5%的人出现献血行为。研究者要求第二组学生在接到“是否认为自己会去献血”的通知时,给予回复“是”,结果这些人中有29%的人作了回复,但实际去献血的只有 8% 。研究者要求第三组被试者在接到献血通知时,如果不打算献血就回复“不”。
结果有71%的人没有回复,没有说不,就意味着觉得自己是个有同情心的人。这样的想法使很多人在随后一周更容易被校园海报和传单的宣传所说服,后来这组被试者中有12%的人献了血,高于通常比率的两倍。
在多林斯基的实验中,也有把自己推断成乐于助人的人的情节。研究者在波兰弗罗茨瓦夫的街道上,拦住行人询问一条根本就不存在的街道在哪儿,或者问一个错误的地址。研究发现,被询问的每个人都试图帮助却又无能为力。当有人请求行人花五分钟时间帮忙看管他的重物或自行车,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答应帮忙,这个数字是那些没有获得帮助机会的人所给予帮助的两倍。
习得的利他主义
研究者还发现了一条推进利他主义的途径。此前有些社会心理学家担忧,随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逐渐为人所知,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这些发现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菲利普•津巴多的“英雄主义项目”旨在增强人们的勇气和同情心,他认为,成为英雄的第一步是 要认识到那些能够阻止你袖手旁观的社会压力。
阿瑟•比曼及其同事在蒙大拿大学学生中所做的实验表明,人们一旦了解了为什么旁观者在场会抑制帮助,他们在群体情境下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研究者让一部分学生听关于旁观者的冷漠如何影响个体对突发事件的解释以及责任感的演讲。
另一部分学生则听其他的演讲或者不听任何演讲。两周之后,被试者会被安排在路上遇见一个人摔倒或者趴在自行车旁边。结果发现,那些听了有关帮助内容演讲的人中只有四分之一停下来实施帮助行为,而接受了“启迪”的人中实施帮助的人数则两倍于此。
沃伦伯格是驻匈牙利的瑞典大使,他保护了成千上万名匈牙利的犹太人免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而其中的一个获救者就是当时六岁的艾尔文•斯托布,斯托布后来成为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正是那段经历使他决定以此作为毕生事业,也促使他去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犯下罪恶,有些人会袖手旁观,有些人会无私援助。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讲到了”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有效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感和价值观,进而增进我们的同理心,并助长更多的帮助行为,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良性互动和引导作用。
当“帮助行为”被过度的予以反馈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们自身的心理动机,只有恰当的反馈才会让帮助行为得到良性循环,同时,减少旁观者对我们自身帮助动机的抑制作用,可以更好的减轻我们的社会压力,并提高我们的帮助行为和“利他主义”。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欢迎订阅专辑,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提醒,我们下期再见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