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与太监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杀,标志着持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彻底覆灭,史称“甲申之变”。“君王死社稷”也与“天子守国门”一样,成为明朝留给网络世界的名场面。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宣告了中原大地的改天换地。
然而,李自成作为目光短浅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缺乏定鼎天下的魄力和战略眼光。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农民起义军根据地外,清朝在山海关外跃跃欲试,蒙古各部在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虎视眈眈,东南沿海的郑芝龙等海盗力量兴风作浪。更重要的是,崇祯帝虽死,但明朝的火种却依然星火燎原,除了困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雄踞湖广的左良玉,明朝分布在南方的王公贵族纷纷挺身而出,先后诞生了弘光、隆武、鲁监国以及永历等小朝廷。
可以说,崇祯帝死后,中原大地一时间百花齐放、百舸争流,5方势力群雄逐鹿,明末也成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所谓的乱世。
但从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大一统”就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前赴后继追寻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乱世之后,必然分久必合,并最终诞生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那么,崇祯自缢后的各方势力,到底谁会成为笑到最后的力量呢?当然是清朝,毕竟历史教科书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
那么,明明其它势力也很强大,尤其是南明各政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却依然无力回天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
其它势力尽管很强,但清朝却掌握了夺取天下的几乎所有要素。
在静夜史看来,南明政权是最不可能一统中原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明朝真的深得民心,那么崇祯皇帝就不会被逼到上吊自杀这一步。
很多人看历史,总喜欢用现代的观点套用以前,并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虽然毛主席早就高屋建瓴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但具体到古代,尤其是明朝,民心的作用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虽然在小农经济立国的大背景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最终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颠覆了大明王朝。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在成为明朝掘墓人之前,经历了无数次的低谷,甚至好几次都差点儿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们最终能星火燎原,根本原因在于西北天灾的一发不可收拾,广大农民走投无路之下才选择跟随了“三年不纳粮”的李闯王。
而李闯王在入主北京后,这个所谓得民心的政权最终在42天后就匆忙撤退并一路败亡。
所以在静夜史看来,决定一个政权兴亡的,不是最广大的农民,而是另有其人,具体来说就是凌驾于农民之上的士绅阶层,包括地主、乡绅等群体。
作为皇权大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士绅阶层千百年来在专制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士绅阶层寄生在农民阶层,靠剥削农民阶层为生,充当着教书先生、讼师等角色,是基层社会的人上人;另一方面,大地主阶级需要士绅阶层维持对农民阶层的管理,所谓“皇权止于县政”。同时提供“孝廉”、“科举”等上升通道,强化士绅阶层对大地主阶级的忠诚。
这种中间地位的设定,决定了李自成们揭竿而起时面临的第一个敌人不是崇祯,而是士绅。等到天灾导致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士绅阶层失去生存土壤,最重要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对士绅的上司也就是大地主也相当无情,于是北方的士绅阶层纷纷改换门庭,明朝土崩瓦解。
只是,李自成虽然提出了“三年免征”的口号,但在早已一片狼藉的北方却没有生存下去的资本,更没有安抚士绅阶层的手段。于是李自成集团也开始拿士绅的上司开刀,一场风风火火的“追赃助饷”,让北京城内的王公勋贵们鬼哭狼嚎,也彻底得罪了士绅阶层,尤其是吴襄的“悲惨遭遇”,让观望中的儿子吴三桂直接投降了清军。
相比于严酷的农民起义军,清朝毫无疑问十分懂得“收买人心”,虽然清朝崛起之时,对东北的老百姓大开杀戒,但对投降的明朝士绅,尤其是范文程等人多有倚重,并形成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吴三桂的投降,就是清朝“爱护”士绅的最好证明。虽然后来清朝也卸磨杀驴,特别是乾隆皇帝编纂了《贰臣录》予以嘲讽,但这些带路党的前赴后继,毫无疑问是清朝迅速夺取天下的重要资本。
相比之下,南方的士绅阶层之所以仇视农民起义军的同时也痛恨清朝,并在李自成败亡后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斗争,支持了一个又一个南明政权,根本原因在于几百年的发展,早已让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也就是所谓的独立王国。
正是因为他们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更缺乏对大明王朝的家国担当,才让明朝最后穷得走进了死胡同。崇祯皇帝死后,他们拥立的一个个南明小朝廷,本质上是扶持了一个又一个傀儡,当傀儡想要大展宏图与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或清军死磕,这些自私自利的士绅就会立刻改换门庭,扶持下一个南明小朝廷。
因为利益集团的影响,南明只能固守无法反攻,最终在清军的猛烈打击下陆续败亡。尽管在清军这个共同敌人下,昔日与明朝不共戴天的农民起义军,很多甚至成为南明政权的重要支撑,但终归难以逆天改命。
南明局面如此,依附在边缘的郑芝龙就更不可能有所作为。郑芝龙的崛起,靠的是大航海以来西方与东方的远洋贸易,尤其是与日本的贸易,为郑芝龙积累了雄厚的实力。
但在1633年,也就是郑芝龙代表明军在料罗湾海战中大败荷兰舰队那一年,日本颁布第一次锁国令,从此德川幕府治下的日本全面闭关自守。不过凭借自身能力,尤其是拥立隆武帝之功,郑芝龙拥有了崇高的政治地位,这让郑芝龙有了称霸一方的实力。
然而,郑芝龙深知,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中原,自身的海盗背景根本就是不受士绅阶层待见的异类,再加上他本人没有问鼎天下的魄力,所以当清朝抛来橄榄枝,郑芝龙抛下隆武帝就马不停蹄地投降了,并被软禁后斩首。
郑芝龙的遭遇,深深刺激了儿子郑成功,并坚定了抗清的决心。然而,同样因为“不得士绅心”,再加上南明各方势力的各怀鬼胎,郑成功好不容易发起的北伐打到南京城下后功亏一篑,只能浮海东渡到宝岛据守,最终被清朝平定。
可以说,在“得士绅之心得天下”的情况下,紧握北方士绅的清朝,夺取天下并非偶然。
那么,同为北方少数民族,为何蒙古就不行呢?静夜史认为,一方面蒙古在与明朝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激烈对抗后,各部早已分崩离析,不具备聚沙成塔的可能性,更不可能形成拉拢士绅阶层的条件。再加上明末小冰期到来,蒙古在“俺答封贡”后却难以南下劫掠,只能在气候的打击下盛极而衰;
虽然同时期的清朝,发源地东北同样天寒地冻,但从唐朝以来,契丹、金朝以及明朝等王朝的经营,这里的农业化水平更高,再加上对朝鲜半岛的征服,清朝有更多异军突起的可能性。
所以同纬度之上,当蒙古一盘散沙时,后金异军突起,并在不断袭扰和掠夺明朝的同时,自东向西横扫蒙古。
虽然准噶尔汗国也曾极盛一时,但当1676年噶尔丹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准噶尔汗国时,清朝已经基本征服了江南,拥有了雄厚的财源,准噶尔汗国也基本失去了入主中原重现蒙古帝国荣耀的可能性。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蒙古的衰落,除了小冰期的客观因素,清朝和沙俄“东西对进”式的扩张,让蒙古彻底失去回旋空间,也是蒙古难以东山再起的重要因素。
所以,清朝统一天下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其占据东北的地理优势,以及收拢士绅阶层的手段,都为清朝的势如破竹提供了可能。
很多人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即便再不得士绅心,军队战斗力总是有的,山海关的一片石大战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打得难解难分就是证明。
然而,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与群众打成一片”,也就是混住的农民起义军却根本无法抵挡鼠疫的冲击,而满汉分住的清军,却因此躲过一劫。
所以,清朝夺取天下,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运气。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鼠疫、干旱等天灾,明朝能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解放思想,迈向资本主义社会,避免近代以来丧权辱国的悲剧。只能说,这种说法只能是异想天开,在士绅阶层依然作为社会结构主体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就是再萌芽1000年,也难以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胡说八道,自媒体就是鬼话连篇捕风捉影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