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少年闰土》,接下来我将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想。
了解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少年闰土》是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善良的少年形象,表达了作者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编者之所以将这篇课文选编进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本文本身文质兼美外,更在于用经典美文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教会学生抓住具体场景和关键词句体会情感,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并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学情,结合本课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在作者心中的美好形象。
(3)学习抓住具体场景和关键词句体会情感,并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其中我把第三个目标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达成满意的教学效果,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班上的学情,我将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授课。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 品一品、 写一写,尽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后,接下来重点说说教学过程。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会抛出问题:谁还记得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 让学生说一说。顺势引出课题并板书。这样导入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里,我将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任务,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朗读要求:
⑴ 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扫清生字词障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⑵ 想一想文章讲了哪几件事?并尝试标出小标题。
学生充分自读后,我将趁热打铁,立马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重点指导“鹁鸪”两个字的读音,因为这两个字相对生僻,容易读错。在学生会认会读的情况下,指导生字书写,其中“撒、缚”两个生字是重点,因为这两个字笔画偏多、间架结构复杂,孩子们容易看漏写错,因此,我将采取先观察再书写,最后展示评价的方法进行书写指导。
(三)品读课文,思考探究
初读完课文,接下来是品读课文与思考探究。
第一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我会请学生把看瓜刺猹、初次相识、讲新鲜事这几个具体场景多读几遍,想一想: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并写下批注。
第二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我会让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抓住闰土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交流读后感受,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形成小组学习成果,选出发言代表。 第三步,集体反馈,点拨启示。这部分我首先就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全班反馈,指名让小组代表说说自己用了什么方法感受到什么内容并给出理由,教师相机指导。其中我会针对课后题三中的句子,让学生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写法的精妙之处。这里我会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感悟的,通过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交流阅读相结合,学会自读自悟,学会表达与分享观点。这样既关注文章表达内容,又关注其语言表达形式,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素养。
拓展实践,迁移运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母语学习一靠积累,二靠实践”。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学到了抓具体场景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那么学法是为了用法,接下来我设计了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照片中选择一张,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写,注意让学生用上刚刚学过的方法,写完后同桌互相点评、共同成长。 在课堂上,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己讲的时间,保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阅读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谈收获、谈感受,梳理所学知识并强化巩固。
到这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全部完成,但是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学完课文,我会推荐学生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故乡》的其他篇目,拓宽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面,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我会在课题下方写上看瓜刺猹、初次相识、讲新鲜事这几个具体场景,然后这边写上重点方法:抓具体场景,抓关键词句。这样的板书力求简洁大方、清晰直观,能帮助生学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