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第十集

《公司的力量》第十集

00:00
25:38
《公司的力量》解说词(第十集)
如果不是广袤的海外市场的召唤,
也许现代公司根本就不会出现,
在地中海孕育、
从大西洋出发,
公司的诞生就是为了远渡重洋,
世界上很多个地方
都被那个热衷于征服与掠夺的
早期跨国公司拿来取作名号,
因为这个不光彩的起步。
跨国公司似乎一直不得人心,
它曾被视作侵略的工具,
引发了民众根深蒂固的恐惧,
但是。400多年来,
公司却从未改变向外的姿势,
天灾或是战火、
政治鸿沟或是文化差异,
都不能阻挡这与生俱来的冲动。

公司向往每一个市场、奔赴每个市场、连接每个市场,
近几十年来,
它以前所未有的样态和一如既往的力量,
穿越民族国家的疆域边界,
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
今天,当我们从公司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时,
全球版图可以由另外的线条来勾勒。
国与国的竞争,
人与人的关系
可以重新定义。

第十集 《地球无疆》

100年前,
欧莱雅只是化学家尤金·许勒尔
走街串巷、向美容师推销的一种染发剂。
100年时间里,
它一步步走出了巴黎的街道,
今天,欧莱雅在全球共有65家分公司,
旗下23个品牌在
33个国家都有销售。

“欧莱雅90%以上的营业收入是来自
发源地法国之外,
50%以上来自欧洲之外”。

英国《经济学人》)

“因为本土市场狭小,
德国公司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出口,
不断尝试开发国外的市场。”

胜家公司的总裁伯恩后来解释道:
之所以去海外建厂,
是因为南北战争后,
美元汇价的上升和美国国内工资的上涨。

20世纪30年代,
年轻的美国人阿曼德·哈默
穿针引线,游说福特公司
在苏联高尔基市建立起联合汽车厂。
当时,T型车在美国的市场正在萎缩。
亨利·福特虽然总说
自己不满意苏联的意识形态,
可还是被哈默的一句话打动了。
哈默说: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标志着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标志着人类的冷战结束了。
冷战结束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说:
过去妨碍出现全球市场,
这样一种政治的结构被打破了”。

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伯纳斯.李
创造了万维网,
多年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
网络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最先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这个词是我创造的。
20年前我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
完全没有预料到,
竟然会有这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出现。
”(大前研一 日本创业者商学院校长)

1993年1月,IBM公司弥漫着一片悲愤,
董事长兼CEO离任退休,
留下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蓝色巨人,
这家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
连年亏损已高达160亿美元,
公司股份一再下跌,
在媒体眼中IBM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坟墓。
1993年4月1日,
51岁的郭士纳接管公司,
将IBM从硬件生产商,
转型为服务型提供商,
让大象重新起舞,
9年后,50岁的彭明盛接替郭士纳,
IBM完成了全新蜕变。
“我们的董事长彭明盛,
刚刚到IBM上任时,
就预见到世界性的商业机遇,
是世界市场
市场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整体,
这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决定的,
因此,他意识到,
如果我们要在这方面降临先机。
如果我们要在这方面取得先机,
只要技术支持,
IBM就要先将自己进行全球整合,
我们称之为全球整合企业。”

2006年6月,彭明盛在美国(外交)杂志上,
高呼跨国公司已经过时,
全球整合企业时代正在到来。
通过全球整合,
IBM在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
从155全减少到6个,
财务系统从16000个减少到4100个,
采购中心从300个减少到3个。
这里是位于纽约州的IBM全球总部,
公司的全球支付中心远在万里,
全球支付中心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上海,
它和深圳的全球采购中心、
吉隆坡的全球财务中心、
马尼拉的全球人力资源中心、
布里斯班的全球客户服务中心
以及设在中国、瑞士、日本、印度
等六个国家的研发中心,
共同组成了IBM的核心。

从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
不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
更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这个大变局中,谁能勇敢地加入竞争,
谁就有可能占据先机。

就在IBM向全球公司转型的时候,
北欧的一家公司也走在了命运的拐点上。

1991年伊始,
诺基亚公司陷入危机,
这个拥有众多产业门类的
荷兰百年老字号濒临破产边缘,
然而,仅仅用了10年时间,
它就成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欧元的
世界知名企业。
诺基亚的骄人业绩,
不仅仅得益于技术领先和产业聚焦策略。1993年,
荷兰政府宣布取消对公司的持股限制,
诺基亚由此而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契机。
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
到2007年时,
诺基亚的股权结构中荷兰只占了9%,
它不再属于荷兰,
但却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因为诺基亚的成功,
荷兰连续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年度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在全球市场上,
开放的国家和公司得以相互成全。

“一个封闭的国家注定是失败的,
将会被创造力所打败,
创造力产生竞争,
使人们总是想竞争、想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这样的反思。
一个过分受到国家保护的经济,
是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
(皮埃尔·道克斯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教授)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公司,
历史性的机遇都稍纵即逝,
它只属于那些引领潮流的开创者。

用卫星和计算机系统管理
14个国家的6600多家商场
和数万家供应商,
沃尔玛在全球化时代实现了全球采购。
电脑公司和物流公司合作的
订单式生产、配送,不仅创造了
零库存的商业模式,
更让消费者真正变成产品的主人。

在网络世界里,
买卖双方不再需要面对面地讨价还价,
电子商务革命性地改变了
人类几千年来做生意的方式。

“全球竞争对消费者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来自全世界的生产者都在竞争,
看看谁能把产品卖给像你和我这样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
产品变得更好,
价格变得更低,
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就是消费者。”
(约翰·奈斯比特未来学家)

“时过境迁,情况发生了改变,
不平等的关系正在转成更加对等的关系,
现在比以前有更多的利润、
更多的就业、更多的研究项目和更多的技术注入东道国。
产品的价格也更加合理。”

全球竞争,
降低了整个人类的交易成本,
公司触角最大程度地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
于是,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
无数个普通人获得了分享现代文明成果的可能。

当搜索引擎让我们对地球上每时每刻的变化尽在掌握时,
在空间上,
人类确乎已进入了一个天涯咫尺的时代,
但是,这个时代也不乏咫尺天涯的故事,
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
天然的、长久的隔膜绝非轻易可以穿越。

2006年5月,
可口可乐迎来其神秘配方120岁的生日。
据说120年来,
掌握配方的不超过10人,
但是,生日的烛火刚刚熄灭,
这份神秘配方就陷入了严重的安全危机。2006年8月,
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可口可乐公司
要么公开配方,要么停止销售,
原因是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可口可乐部分软饮料中
杀虫剂的成份含量严重超标。
这并不是可口可乐第一次在印度遇到麻烦,
早在1958年可口可乐公司就进入了印度市场。
苦心经营近20年后,
它却不得不选择全面撤出。

“当时印度政府颁布了一项政策,
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
跨国公司认为这很不合理,
于是有一些公司决定撤离印度,
可口可乐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在全球拥有400家企业、
在跨国经营史上写下过辉煌履历的可口可乐公司,
这几乎可以算作一次滑铁卢。

“实际上,
我们在亚洲的业务早在1925年,
从菲律宾就开始了,
1929年时,
我们最大的国际市场是上海,
我们跨国经营的时间已经相当长。
很可能在跨国公司这个词出现之前就开始了。”

可口可乐和印度之间的
恩恩怨怨绝非偶然或者个案。
作为一个外来者,
跨国公司遭遇的尴尬也并不单单发生在亚洲。二战后,
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经济逐渐复苏,
但与此同时,
美国公司在欧洲控制了50%的半导体产业、
80%的计算机和95%集成电路生产,
为此,
不少欧洲国家担心在技术上沦为美国的附庸。

“跨国公司进入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带来关于竞争游戏规则的变化,
它会彻底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
在彻底改变当地经济结构的同时,
当然也会遇到抵制,
比如你提到的欧洲的情况,
很明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出现了抵制活动。”

跨国并购也风起云涌。
1998年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
和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宣布合并,12年后,
克莱斯勒又被收到意大利的菲来特集团麾下。昔日的大佬们忙于为21世纪投子布局,
同时,
一股新的力量也在悄然而快速地成长。

“我想在未来的10年、
20年或30年里,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
印度公司发展成为超级巨型公司。
那时,
你就会看到这些国家中
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中端市场
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性,
我认为,贸易将连接起整个世界。”

在中国南方,
一个年经的挑战者格外引人瞩目。
迈瑞公司成立于1991年,
十余年后,
它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
产品销售到了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资金实力比,
它远不如那些著名的对手
通用电气、飞利浦、东芝和西门子,
但它的持续创新能力却令人刮目相看,
被美国研究者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公司之一。

“我们每年将我们销售收入的10%,
投入当年的研发,
这比我们国际上很多大的竞争对手要高,
他们只有7%,有的只有6%,
也远远高于我们国内的竞争对手,
但是,你从它取得的成果来看,
我们一般的一个产品的研发投入3年就能把所有的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

2006年9月26日,
迈瑞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在此前的十多年中,
中国制造已逐渐遍布全球,
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满足于
只用廉价商品走向世界,
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个公司可以
轻轻松松地走进异国他乡。
在世界市场中,
无论挑战者还是被挑战者,
竞争的法则同样苛刻。

“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通过模仿
碰巧成为全球企业的公司,
世界需要的是创新!
需要那些可以为其他地区带来
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公司,
无论这样的公司来自发展中国家
还是发达国家,
因此,不要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
公司走向国际化
要带着他人不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东西。”

这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
要在竞技场上长久保持领先者的席位,
惟有创新。
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
公司已经开始上演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

1988年,
张明正和伙伴们用5000美元在美国洛杉矶创办了趋势科技公司,
以电脑杀毒软件起家逐渐在网络防毒软件领域成为全球第一。
让人们感兴趣的这是一家多国公司。

“你用人种来分,那我会跟你讲,我是属于中国人的公司;
那如果说,你今天问我的财务,那我会跟你说,我是日本的公司;
那如果说,CEO住在哪里,我会跟你讲是美国公司。”(趋势科技公司副总裁张伟钦)

要对抗超越国界的病毒,
就有了超越国界的公司。
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产物,
趋势科技提供了关于未来公司的一种新趋势!

“我们跟人家最大的不同,
就是我用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来创造出最好的智慧!”(趋势科技公司副总裁张伟钦)

这是来自爱尔兰的民间舞蹈《大河之舞》,
表演者来自近10个国家,
他们配合默契、精彩纷呈!

今天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活动的大舞台,
大家都可以登台,
扮演着某个角色,
台词甚至剧目并不雷同,
但没有人能演独角戏。

一幕幕新的商业狂欢正在上演,
不过,台下响起的并不只是掌声。
1999年11月30日,大约5万名工会会员、
宗教人士、环保主义者和土著人
走上西雅图街头,抗议全球化和跨国公司,
最终迫使正在举行的世贸组织中断,
时至今日,反对的声音始终没有消失过,
站在不同的立场,人们表达着不同层面的担忧。

“跨国公司和母国之间,
存在着技术流失,
就业下降等方面的矛盾”。
“我们的公司变得越来越强大,
某种程度上说比政府更加强大,
这可能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全球化意味着开放了疆土,
但实际上扩大了贫富差距”,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全球化市场,
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全球化的调控制度”,
“我觉得世界不是大同的,
不应该变得大同,
世界的风景应该变得更加多样化。”

也许,
对于一次滚滚而来的历史潮流
对于急速到来、并还在继续到来的新世纪,
任何斩钉截铁的判断都显得轻浮无力,
公司将继续与人类社会同生共长,
无论未来是福是祸,
世界都将共同面对!
公司将伴随着人类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无论世界沉寂或是喧嚣,
公司自有它独特的生命逻辑。

“我觉得将来,
国际性的企业会超越国家,
它们将牵引着国家向前发展”,
“如果公司或是组织想成为未来世界的一部分,就不能仅仅重复过去”,
“除非公司能继续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
否则就会是昙花一现”,
“我认为,一个社会的进步与青年人如何理解公司息息相关”,
“公司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社会问题,
因为除了他们,别人谁还能解决呢?”

没有人能够断言,
处于矛盾、机会、合作、分歧种种复杂境地中的公司,
最终将会走向哪里。但我们知道,
历史不会回头!

没有人能够预测,
在财富、权力、科技、文化等等的合力作用下,公司还有多少可以被激发的潜能。
我们只知道,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